資源管理課程德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5 11:29:00

導語:資源管理課程德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資源管理課程德育教學論文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不僅培養管理的理念,更要培養較強的實踐能力。如何培養和增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何將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與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人力資源管理人才,一直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者積極探討的問題。針對這樣的課程特點,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封閉的、注重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成為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案例教學;人力資源管理;探討

Abstract:Humanresourcemanagementnotonlycultivatespeople’smanagerialnotions,butalsodevelopstheirpracticalability.Ithasalwaysbeenthemajorconcernfortheeducatorsinthisfieldthathowtodevelopandenhanc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whoaremajoring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dhowtocombinethebasicthoeriesandthepracticesintoanorganicwholetodeveloptalentsadaptingtothemarketrequirement.Forsuchkindofcharacteristicsofthiscourse,wemustchangethetraditional,closedandtheory-emphasizedteachingmethod.Caseteachingbecomesanimportantmethodtodevelopmanagerialtalentswithinnovationalspiritandpracticalability.

Keywords:caseteaching;humanresourcemanagement;thespiritofmovatin;poacticalabibtg

傳統的以教師“填鴨式”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要求。因此必須對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借助于案例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通過案例分析和案例討論,使學生在一種“創造性的環境中”培養操作性的能力。我們認為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缺憾,從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特點與作用

(一)案例教學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具有顯著的不同,其特點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自主性:案例教學法將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轉換,改變以往課堂講授法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做法,使學生成為主角,有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的才能,自覺地學習。

2.親驗性:通過案例使學生了解到真實、具體的現實問題,而并不只是書本上純理論的堆砌,并且能夠及時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思考、分析問題。

3.交往性: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自由組合成案例討論小組,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啟發,開拓思路,有助于相互溝通與學習。

4.實踐性:案例教學是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應用能力與自身素質得到鍛煉與提升。

(二)案例教學的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若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就要注重案例教學法的靈活應用。如果只是憑借一本教材按部就班進行理論教學,離開真實的企業實際,離開現實性的案例研究,可以說,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習,就只能是淺嘗輒止、管中窺豹,難以掌握其精髓,也不能滿足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人才實用性和創新性的要求。案例教學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案例教學有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理論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一方面,由于從中學校門到大學校門,學生的實踐能力嚴重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欠缺,使部分教師苦于枯燥理論的講解卻達不到理想的授課效果。而案例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可以將理論知識寓于案例之中,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研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第二,案例教學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案例,可以幫助學生從具體、生動的實際出發,從特殊個案中歸納分析出一般結論,案例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眾多案例,都來源于復雜的管理實踐,通過對工作場合過去實際發生的或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的分析和討論,啟發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案例教學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通常,我會讓學生自由組成案例討論小組,每組由6~8人組成。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案例教學法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討論完畢,每個小組都會派代表發言,闡述觀點,有時還會有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針對要點問題的不同觀點、不同方案他們會進一步探討、爭論。這有助于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同時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的能力。

第四,案例教學大大縮短了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案例教學,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具體而又逼真的人力資源管理情景,對于沒有直接接觸過或很少接觸過企業,對實際工作了解甚微,又缺乏社會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無疑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符合現代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案例教學實踐我發現,課上參與案例討論的同學比以往回答問題的同學數量明顯增多,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的。

[HS(2]二、案例教學在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HS)]

雖然案例教學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在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中依然存在問題。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大方面:

第一,案例非本土化。通過我國各高校的案例教學實踐發現,大多數關于人力資源管理的真實案例來自國外企業的實踐。在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案例搜索時就會發現這樣的問題,頻繁出現的無非是摩托羅拉、麥當勞、肯德基、通用電氣、IBM、微軟、沃爾瑪等此類公司的案例。然而我們都知道,對于人的管理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基礎之上的,“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本土真實的案例才能反映出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才能夠使得案例教學工作對于分析解決我國企業的實際問題更具有針對性。

第二,教師和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目前在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大多是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具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經驗的比較少,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也大多是高中生直接進入大學學習的。這樣,教師和學生雙方都不具備對于企業的感性認識,案例分析缺乏與實際情況的聯系,難以激發思維火花,止于對概念、原理等概括性知識的闡釋和套用,對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進行創新思考等能力的培養都很不利。

三、提升案例教學效果的途徑與對策

我們就從參與教與學活動的雙方分別進行分析。從教師的角度,關鍵是抓兩點:一是抓案例的質量;二是抓教師案例教學能力的提高。從學生角度,也要抓住兩點:一是抓學生課前的準備;二是抓學生課堂的表現與參與。

(一)從教師角度提升案例教學效果的途徑與對策

首先,案例的選擇必須是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的,并且是與本課程幾大板塊密切聯系的案例,最好是與中國目前實際相結合的現存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案例。但卻發現介紹跨國公司或國內知名大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案例較多,而介紹國內普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際的案例較少,而且通常情況都是通過案例來介紹一般性的理論或原理,能夠運用理論或原理深入分析并解決問題的很少。因此,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高校應考慮廣開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好能編寫一些本省的或本地區的大家平時耳熟能詳的地方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做法作為案例,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校應該積極主動與企業建立聯系,通過師生的企業實踐活動來完成案例的編寫與應用。

其次,教師案例教學能力的提高是改善案例教學質量的又一關鍵性因素。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有意創造一種開放的氣氛,借助于提示、設問、反問、引起爭論等方式使學生各抒己見,注重鼓勵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的觀點分享和交流。同時,應注意多種手段的應用,譬如:案例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結合,案例討論與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結合起來,這樣可增強案例的可讀性與趣味性。這對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對那些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企業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進行必要的案例教學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本教研室的教師之間,經常開展案例教學的經驗交流。此外,還可考慮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到案例教學環節中來,比如聘請企業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經理和人力資源部長作為指導教師來共同進行案例教學工作,解決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都缺乏企業運營實踐導致的純粹紙上談兵的問題。

(二)從學生角度提升案例教學效果的途徑與對策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參與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老師和全體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看法的確需要鼓足勇氣,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礙。而正是由于膽怯、怕丟臉,使許多同學放棄了主動發表意見的想法。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找出對某一問題的唯一正確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概念、原理、方法分析案例,使其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將自己置身于管理人員的地位,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有時,由于缺乏、甚至沒有學生主動、自愿的發言,使案例教學變得十分被動和尷尬,強制提問代替了自由發言,課堂討論變成了老師的自言自語,自問自答。因此,能否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又一個關鍵因素。

總之,案例教學是現代教學方法創新的產物,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盡管現行的案例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案例、課堂組織、教師的素質、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參與程度等都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們相信,通過教師和同學們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不斷改進并完善案例教學方法,進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