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課德育功能論文

時間:2022-09-11 11:49:00

導語:兩課德育功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兩課德育功能論文

摘要:“兩課”教學是高等學校實施德育的主陣地。增強“兩課”的德育功能,提高“兩課”教學的實效,一直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增強“兩課”德育功能的問題。

關鍵詞:“兩課”建設;教師素質;教學手段;教學模式論文

一、抓好“兩課”建設,把德育放在首位

“兩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常識教育的課程,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但長期以來,“兩課”教學在指導思想和主題要求上,存在側重書本、忽視育人的傾向,素質教育觀念淡薄,老師講課照本宣科,學生則帶著抵觸情緒聽課。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兩課”教學沒有面對現實,不能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只是死板地講授原理,自然不吸引入。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存在種種問題與偏差,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點是,大學生們對“特色理論”理解不夠,對市場經濟體制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改革出現的問題不能正確看待,以及他們自身對社會變化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大學生的政治理論教育,要把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教育與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教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與看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問題,提高對社會問題的鑒別力;另一方面,要以思想品德課為基礎,增開相關選修課,拓寬“兩課”內容,使“兩課”教學既有理論上的堅定性與徹底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從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幫助學生認識大學期間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用學科的魅力吸引學生。如果說語文是以激情來吸引學生、數學是以邏輯征服學生的話,那么“兩課”是以獨特的理論魅力來贏得學生的,它永恒的魅力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如果“兩課”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就成了純理論的清談,毫無用處。這就要求“兩課”教師必須有高度的理論修養(yǎng),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探索學生的心靈世界,尋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使“兩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程。

二、提高“兩課”教師的素質,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據相關資料顯示,現在的高校教師隊伍中45歲以下的教師占60%,中青年教師成為教師的主體。這部分教師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后進入高等學校接受本科或研究生學歷教育的。這支隊伍有比較深厚的專業(yè)知識,也有比較開闊的思維方式,對我們現在的教學內容、科研內容和學科建設內容,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學術視野也很寬闊。但“兩課”教師的職業(yè)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職業(yè),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而且還負有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他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人。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的教育思想。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強調教書和育人的統一,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為學”、“為人”和“為師”的統一。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不僅要靠手中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靠教師高尚的人格和品格。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于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美統一。教師的人格力量表現為健康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淵博的學識。一個好的“兩課”教師,下僅要在學術上有較深的造詣,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格上有感召力。高尚的師德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刻的,長遠的,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公務員之家

三、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教與學之間的矛盾是在教學過程中展開的,其表現形式往往因對象、時間、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它不是不變的,而是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教和學的這種動態(tài)特征,反映在教學方法上,就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問題。現代系統科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和相互配合,發(fā)揮其整體功能,達到的效果。

1.備課

備課不能僅僅停留在備教材上,而要既備教材,又備教法,還要備學法指導;要既備教學內容和要求,又備整個教學過程,還要備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形式;要既備知識重點、難點,又備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備課時,教師還要考慮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等問題。

2.教法

“活動式”的教學方式,就是在課堂上依據“兩課”的具體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以參與性、自主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活動。例如,采用沙龍式、講演式、模擬式、圖示音像引導式等多種形式的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改變“兩課”教學枯燥、平淡、空洞的理論說教和單純語言講解的教學方式,增強“兩課”教學的直觀性和說服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大單位時間知識傳授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評價

變單一的知識型考試為理論知識和行為測評相結合的綜合性考試。考試形式的多樣化會使教學別開生面。現行的單純知識型閉卷考試,不利于學生思想素質培養(yǎng),不利于強化“兩課”的德育功能,必須實行改革。“兩課”的性質、任務決定了它的教學是一個知行統一的過程,而考試改革的方向,必須能夠體現知行統一的要求。例如,把原為100分的試卷分改為30分口試、30分筆試、40分理論聯系實際的小論文的測評方法,實現知識、能力、覺悟各占一定比例的結構分數型考核。這種考試辦法能較好的體現“兩課”教學知行統一的要求,強化“兩課”的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孟昭秦.加強高校德育工作,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J].高教研究,2000(1)

[2]韓裕慶.“兩課”教學德育功能缺失與對策[J].教學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