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學德育元素研究
時間:2022-07-04 09:09:50
導語:高職英語教學德育元素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職的教育工作不斷持續發展,隨之人們對其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高職英語是高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科目之一,在應試教育和德育教育共同發展的背景下,掌握英語知識,不僅可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還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培養學生的內在素質,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好英語基本知識外,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習的提升。本文深入地研究德育元素融入高職英語教育及滲透方法和途徑,旨在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德育教育;滲透方法及途徑;跨文化
隨著我國會議的召開,主席明確提出:“將德育教育融入教育中,是教育發展的關鍵內容,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方案的推動下,我們的高職英語教學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高職英語教學的課堂不再是單純的給讓學生學習一種語言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在學習語言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養的陣地,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傳授學科知識,也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我國教育一直強調需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高職英語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傳統的應試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知識是十分廣泛的,教育不應該局限在書本上,還需要通過實踐發展,將德育元素滲透在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培養高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提升培養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高職教育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德育元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教育核心素養是個體在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英語學科教育的核心素養是在英語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整合學生的情感、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使學生們具備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關鍵能力的表現。英語學科教育的核心素養是由學生學習能力、語言能力及德育品質等要素組合而成的。教師傳授英語知識的價值是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礎。而英語學科知識育人的價值,是指在學生除了在學習知識和交際能力之外,還要提高學生能力、情感、態度、品格、自身責任等方面。因此,高職教師教授英語的目地不僅要提高學生對實際英語的應用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即德育素養。文化素養中所蘊含的情感、品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特質,也是德育教育的基本要素。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元素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必要措施。
二、將德育元素滲透到高職英語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和諧協調的環境是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德育元素滲透的重要條件在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學的設計應該符合學生的需求,應該充滿正能量,鼓勵學生去追求真實、善良、美好的事物,有必要充實對高職英語課堂生活的關懷和信任,使課堂充滿愛與誠實,包容與同情,審慎與自律,合作與幫助他人等一系列民主價值觀。在高職英語課堂中,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建立和諧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出民主、和諧、輕松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師是一盞明燈,一把鑰匙,一棵茂盛的大樹,也是傳播者,是道德楷模,是中國夢的奠基者,教師賦予學生們的是關心與關愛。對于學生的失誤,教師應該用寬容的態度去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看待學生。在教學及生活中,教師都應注重每一名學生心理的變化。平等的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是高職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應該要求學生在受到他人尊重的同時也尊重其他同學的成果。無論是課堂還是生活,都應該真誠地幫助學有困難的同學,在彼此的幫助中,獲得德與智的共同進步。(二)內容豐富高職英語教科書的內容非常豐富,設計行業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教材中所涉及的題材較廣,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衣、食、住、行等這些教學內容都滲透了德育元素。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接受了德育教育,樹立了正確的思想道德觀。高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有利于教師將德育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之中。例如,教師可以知道學生采用協作學習(TeamStudy)的方法,讓學生在一起學習,相互查找錯誤并改正,這種團隊形式的協作學習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因為他們在對自己學習成果負責的同時,也要為他人的學習成果負責。學生們會意識到個人與小組之間的依賴性,也是一種滲透德育元素的重要教學形式之一。德育元素的滲透不能只局限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將這些德育元素拓展到學生的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德育實踐的探索。比如,在介紹西方的感恩節(ThanksGivingDay)的過程中,就可以將德育元素融入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帶著感恩的心在感恩節這個特殊的西方節日去感謝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比如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等,這樣,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也接受了德育教育。(三)高職英語的教材章節設定一般都是結合時代的潮流話題編制,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英語是一門跨文化語言學科,想要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就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度。想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需要讓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內容,對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在教學過程中,高職英語教師融入的德育元素可以引導學生接受多樣的文化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地研究英語教材的內容,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英語知識點中,向學生傳遞知識及德育。例如:在“我的中國夢”中,明確指出:共筑中國夢,需要每個人都參與到其中,包括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構建宏偉的藍圖。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四)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現階段,社會發展需要綜合性人才,學生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量,還需要具備高素質高品德。教師亦是如此,教師綜合素質高,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才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融入德育內容,讓學生傳承良好的文化傳統,發揮自己的優勢,養成良好品德。首先,教師要用自己良好的師德修養引領學生的思維方向。教師自身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淵博的知識,熟練的英語教學方法,新穎創新的教學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們應該善于把握時機,適度地引導,讓學生順其自然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其次,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們可以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在此過程中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透德育元素的內容,其中涉及保護環境與珍愛動物、世界與環境、學校生活與個人關系等方面。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這些教學內容,結合人性的關注、當下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等內容,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進行引導。學生們通過學量相關課文及文章從而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和積極向上的情感,提高與人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同時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學生們對跨文化理解,開拓視野,提高素質,增強愛國情懷,增加社會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積極自我調試及自我提升意識、品質和潛能,包括學習的觀點、態度、興趣、愛好、動機、習慣、品德、方法和途徑等等。英語教師們可以通過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課堂氛圍從而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從而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并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從而引導學生們進行討論、圓桌會議、調查訪談等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要求及其個性的差異。學生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思考及主動交流或辯論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自主能力、問題意識、批判思維及合作精神。另外,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實現互幫互助,有助于加深學生彼此之間的友誼。只有在民主、寬榮、和諧、美好的教學氣氛中,德育教育的目地才能得到實現。(七)通過課外活動和第二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文化和道德品質的核心素養不僅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一些情感態度和文化成就、生活觀和價值觀,高職英語教師還應該利用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文化情感與態度、文化認同感與鑒別力。開展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們對英語語言學習的持續興趣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更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思維道德品質是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高職英語教師應將學生學英語的思維方式培養提升到奠基學生能力基礎、開拓學生長遠發展的高度。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高職英語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思維的生成性、開放性和批判性的同時,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和與學生的交流中進行德育元素的滲透。
三、結束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德育元素的滲透是依賴于時間的積累的。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更是逐步的、潛移默化的,硬灌、勉強,不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相反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讓學生厭惡。因此,在高職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做到細心,善于發現學生各方面的特點,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把握時機,適時適度地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的熏陶,并將這些德育元素真正變為自己的道德意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義高主編.當代世界教育思潮與各國教改趨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3]吳亞萍.德育在大學英語課文教學滲透[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08,124-126.
[4]余明蘭.制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及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12).
[5]王智玲.寓德育教育于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之中[J].濰坊學院學報.2006,01,146-147.
[6]朱瑩.淺析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1.11.
作者:王維佳 單位: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素質教育學院
- 上一篇:網絡環境小學德育研究
- 下一篇:中職德育工作挑戰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