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
時間:2022-05-14 10:02:24
導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新課改要求,小學生語文教育要重視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操,要通過教學活動能夠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和諧發展。在進行語文教學的語言訓練時,就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建立起初步的是非觀念,受到良好的教化?!吨行W德育規程》指出:要把各學科蘊含的德育資源充分開發出來,把各學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受到德育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把德育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只有這樣,素質教育的精神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2.學生發展客觀需要?,F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大多是由爺爺奶奶帶著。這中隔代教育,對學生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比如,學生的自理能力較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生的內心較為自私,心里只想著自己,不想別人,缺乏愛心;學生好逸惡勞,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生的是非觀念淡漠,喜歡意氣用事等等。家庭教育的不健全,使得學生在成長中會出現很多問題。要改變這種狀況,學校就要狠抓德育教育,但現在的情況是,在許多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只重視學生的學習,不重視學生的思想,對學生管教得多,疏導得少,德育教育抓得不夠,不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因此,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需要狠抓德育教育。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舉措
1.利用插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F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的插圖,這些插圖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利用好這些插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插圖配以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育。
2.利用故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利用這些故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通過《誠實的孩子》中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通過《幸福是什么》中的故事,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幸福,體驗生活中的幸福,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通過《三個兒子》中的故事,使學生能夠體驗到父母的不易,體驗到父母在養育自己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從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孝敬父母,體貼關心父母是自己應該做的,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是一種美德。
3.在朗讀學習中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古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我們應該知道。其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時不需要教師說多少,講多少。教師只要把有關素材找出來,引導學生不斷朗讀,學生就可以在朗讀過程中受到德育教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朗讀一些聲情并茂、文質兼美的佳作,使學生體驗到祖國文學的音韻美,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情致美,思想的高尚美,以此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4.在創設情境中滲透德育教育。語文是一種情景的藝術,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驗文章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要做到這點,離不開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師要通過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體驗文章的情境,受到思想教育。比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的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第一,雨來的家鄉有什么特點,他的家鄉美嗎?第二,雨來的生活環境怎樣,文章是怎樣描寫雨來的生活環境的?第三,雨來為什么掩護李大叔?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文章的中用大量篇幅描寫蘆花村的美是有目的的,是為了說明雨來家鄉的美,正是這種美使雨來敢于與敵人作英勇的斗爭,在面對敵人的誘騙、威脅、甚至是毒打時,雨來都是不屈不撓,具有高尚的民族氣節。通過問題創設使學生在深入了解文章的同時,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通過有效措施,挖掘文章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此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有關知識,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是與非,善與惡,不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得到完善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發展的客觀需要。
作者:王姝工作單位:山東省茌平縣棗鄉街小學
- 上一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演講稿
- 下一篇: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總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