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08-18 03:06:14
導語:小學音樂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導入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好的開始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必須要注重課程的導入,讓德育教育自然地滲透到音樂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少數民族歌曲時,如:《娃哈哈》、《草原就是我的家》、《侗家兒童真快樂》等,都可以在導入時放一些和少數民族有關的影像視頻。少數民族中有很多學生不了解的民俗習慣和美麗的自然風光,這一切對于小學生而言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所以讓學生了解“56個民族,56個家”,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這些民族成員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我們要民族大團結,祖國才會更加的繁榮昌盛。在教授學生革命歌曲之前,可以跟學生說一些和革命有關的小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如:教師在教授《義勇軍進行曲》時,作為學生對這首歌并不陌生,但是并不了解這首歌的含義,所以教師在導入這課時,可以有步驟、有層次的深入,通過一層一層的啟發和鋪墊,讓學生了解這首歌的創作時間、內涵以及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等。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名的革命故事,如:抗日小英雄王樸、的扁擔等。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為了歌頌這些為了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軍人,歌曲中所有被壓迫、被欺辱的中國人民都開始奮起反抗,進行民族自救,由衷發出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歌曲中所描述情景之間的差異,鼓勵學生樹立起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歌曲,思想品德也受到了熏陶,強烈感受到革命歷史歌曲所傳達出的濃烈感情和豐厚的凝聚力。
2.內涵的挖掘
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音樂教材中出現了很多反應學生健康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歌曲,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歌曲所具備的內涵。一方面,歌詞積極向上。如:《美麗的家鄉》歌詞充分贊美了家鄉的美好;《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熱烈歌頌了我們的首都,充滿了濃烈的北京氣息;《我們多么幸?!烦浞终故玖藘和⑸倌陫^發向上的精神面貌。這些歌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德育內涵,教師必須要用巧妙的手段讓學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受到歌曲獨特魅力的感染,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同時,學生也可以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如:教師在教授《螢火蟲》這首歌曲時,由于這首歌曲的歌詞非常美麗且生動,所以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讓學生展開聯想:美麗、寧靜的夏天夜色中,眼前出現了一群一群、一閃一閃的綠色螢火蟲,這些螢火蟲雖然只有非常短暫的生命,但是就在這短暫的時間里,都是不斷照亮周圍。對于其他類型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七子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從而提升思想美境界。教師要想充分挖掘小學音樂教材中獨特的德育內涵,就要在課程開始前對這首歌曲進行充分的了解,為日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注重拓展和實踐
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一定要進行課堂小結,對一節音樂課進行總結和回顧。進行小結時,要針對班集體所有學生,對本節課涉及到的音樂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突出重點內容,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讓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和音樂教學工作共同開展,培養具有高尚品格的音樂人才。教師在授課的同時還要注重音樂的實踐活動,如:教師在《我和小樹來比賽》音樂課程結束之后,學生們都希望可以為美化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植樹活動。讓學生到固定的地方去種下屬于自己的樹,美化環境,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音樂興趣小組,如:舞蹈隊、合唱隊、器樂隊等,這些興趣小組都可以是音樂課堂的拓展和延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歌唱比賽以及一些團體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養成嚴守紀律的好品質。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才能在教授音樂課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性情,豐富學生的生活,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們健康向上的成長。
作者:張彬 單位:河北省承德市橋東小學
- 上一篇:審計局踐行三嚴三實工作報告
- 下一篇:司法局踐行三嚴三實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