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隱性德育模式探究
時間:2022-04-04 09:05:34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隱性德育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微信、微博等自媒體走進了高職院校,“95后”網絡“原住民”變成了手機黨,吃飯、走路,甚至課堂上都時刻關注著手機消息推送。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思政德育模式受到了極大沖擊,如何應對自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創新思政德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是高職思政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自媒體;高職院校;隱性德育
1幾則案例引發的思考
案例一:大學生建微信群,每天線上打卡督促背單詞近日,湖北大學有一群學生自發組建了一個微信群,相約每天完成背單詞任務,并將任務完成情況上傳至群里互相監督。湖北大學2016級應用統計學的張某每天堅持背50個新單詞,“加入活動的同學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規定每天背單詞的數量。在群友的相互監督下,大家背單詞的積極性大增?!被顒影l起人、湖北大學2016級檔案學專業學生王某介紹,每個參與成員必須繳納18.8元的“押金”,連續堅持背25天單詞,會將“押金”如數退還,“如果一天沒有簽到打卡,我們會從押金里扣除一部分費用,活動結束后以微信紅包的形式獎勵那些堅持背單詞的同學”?!俺撕贝髮W的學生,我們也吸引了中國海洋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生?!蓖跄掣嬖V記者,從1月25日活動開始到2月2日,已有27人加入微信群,每人每天堅持打卡,從未有人偷懶。案例二:女大學生利用微信詐騙獲刑3年通過電信網絡方式,一名在校大學生多次詐騙他人財物。因犯詐騙罪,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一萬元。法院調查顯示,這名湖南籍女大學生胡某去年4月至7月期間,在微信朋友圈“手機話費可以100充200”“交納少量手續費即可領取數千元不等且不必還款的貸款”等虛假信息,引誘被害人加其為好友,后以幫助利用平臺漏洞領取不用還款的貸款,或以幫助低價充話費為由,騙取被害人30元至200余元不等的費用。通過以上案例可知,自媒體如同一把雙刃劍,給大學生的未來帶來契機,也為高校思政工作帶來挑戰。同時,促成了各種隱性德育資源的形成,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對相關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可以有效增強高職院校德育的實效性。
2自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實施隱性德育的優勢
隱性德育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概念,相對于顯性德育而提出的。相比較于傳統的面授“灌輸式”顯性德育,隱性德育則是將教育理念潛藏在受教育者的社會實踐中,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受教育者以愉悅、主動的姿態去接受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而在自媒體的背景下,其為高職德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切入點,可以有效地彌補顯性德育的不足。2.1突破傳統教育的時空桎梏。顯性德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思政課面授的方式進行,而高職院校教學時間僅有三年,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得校內理論課時間進一步壓縮。離校實習期間,輔導員老師礙于空間的桎梏,無法持續地進行思想輔導。因此,對高職院校而言,期望依靠課堂教學讓學生接受系統的思政教育,提高廣大學子的思想意識頗有難度。正因為德育的時空缺位與斷裂,導致近年來高職學生誠信意識不容樂觀,在校期間遲到、曠課、考試作弊比比皆是,畢業后頻頻跳槽、毀約屢見不鮮。如何填補顯性德育的時間空缺,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一線工作人員,要求高職思政工作者必須創新德育模式。而在自媒體背景下,隱性德育恰好解決了此困境,其可以利用自媒體作為載體,讓高職教育者突破時空的限制,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獲取思想教育,具體模式見下文詳述。2.2符合高職學生的個性特征。首先,隨著經濟的發展,“95后”高職學生大多家庭環境比較優越,且多為獨生子女,鑄就了這一代年輕人自我意識強、渴望平等與獨立的性格特征,傳統自上而下的“灌輸式”思政教育模式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筆者通過和所在院校的學生訪談了解到,即使老師在思政課堂上講述的理念是對的,但是說教式教育模式卻讓他們內心厭煩,從而拒絕認同講授的內容,導致思政課堂的實效性大為下降。而隱性德育卻恰巧避開這一點,其通過含蓄蘊藉的方式傳播價值理念,讓思政教育更接地氣,從而增強了受教育者的內心認同感。其次,高職學生較本科學生來說,理論成績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筆者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了解到,很多高職學生寧可出去從事苦、重、累的兼職也不愿意坐在教室上課。可見,對高職學生的教育重在實踐,要把握課下時間,通過高職學生熟知的自媒體平臺持久地、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三觀的形成,達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最后,這一代的高職學生可謂是網絡“原住民”,看紙質書不如看電子書,現實的世界不如網絡中的“二次元”,面對面聊天聚會不如刷朋友圈、發語音……總之,虛擬的網絡世界更具有吸引力。與其急功近利讓他們徹底放下手機,遠離網絡世界,不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變“堵”為“疏”,利用網絡自媒體去開展隱性德育,從而循序漸進的培養“95后”“手機黨”健康的生活習慣,影響他們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2.3有利于把握當代高職學生真實思想動態。自媒體門檻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發聲主體,傳播自己的意識形態,獲得外界的關注。大部分自媒體非實名制,又完美地隱藏了發聲者的真實身份,讓自媒體人既可以獲得被關注的滿足感,又不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自媒體平臺這一特征正好契合了大部分高職學生自卑卻又渴望認同的內心需求。如前文所述,大多數高職學生都是高中時期老師眼中的“差生”,長期被否認帶來的挫敗感讓他們普遍內心自卑,恐懼或者不愿在人前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95后”年輕人樂于表達自我、渴望認同的性格特征讓高職學生希冀通過一種能隱藏真實自我的渠道去展示自己。自媒體恰好提供了這一平臺,筆者通過訪談發現,一些平時比較內向的高職學生卻樂于在微博上抒情明志,在師生懇談會上不愿發言的同學卻樂于在校園貼吧上提建議。雖然通過自媒體平臺的表意有些主觀色彩,但卻是學生的真實想法。高職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使思政工作更具針對性。同時,還可以借助自媒體與學生互動,拉近師生距離,更好地開展隱性德育。
3自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隱性德育現狀
為了了解自媒體對高職學生隱性德育的影響,筆者以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高職院校為對象展開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學生自媒體使用情況、自媒體使用目的、自媒體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自媒體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利弊等多個方面。通過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力求找到自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機遇和挑戰,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完善和創新筑牢基礎。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58份,有效回收率為93%。筆者挑選幾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3.1隱性德育載體多樣化。(1)你使用過以下哪些自媒體(可多選)()以上數據表明,自媒體在學生群體中有較為普遍的接受度。除了極少數性格極其內向的學生,大多數高職學生及班級都開通了自媒體,而QQ、微信因其即時性和互動性已成為受眾最多的自媒體平臺。這也意味著,隱性德育可依托的載體也更加豐富,QQ空間、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都可以作為隱性德育的平臺,甚至近來被詬病的抖音,如果利用得當也可以作為思政教育的陣地。3.2隱性德育對象思想狀況復雜化。(4)你每天使用自媒體的時間是多少?(單選題)()由數據可知,高職學生對于自媒體的依賴比較重,每天在自媒體上花費的時間大部分都達到3小時以上,這樣的學生超過總調查人數的一半以上,占比是52.7%。能夠控制在1-3個小時的學生是少數,但也有1.4%的學生因為來自偏遠地區或者手機、電腦等設備問題,不習慣或者不便于使用自媒體,從而每天使用自媒體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過度沉迷自媒體容易讓人迷失,與現實社會脫節而導致社會經驗不足,從而影響人的辨別力。高職學生大多自控力較差,容易沉迷于網絡這個看似“虛擬”“自由”的世界。據筆者訪談了解到,部分高職學生曠課原因不是為了出去玩,而是躺在宿舍玩手機,有的學生甚至看抖音視頻可以看一整天,寫作業就在網上直接粘貼復制,吃飯就用手機叫外賣,嚴重者可以一個星期足不出戶。在這種情況下,自媒體使人與網絡的關系產生錯位,從而對學生的思想狀況產生消極影響,本應由人控制的網絡卻反控制人,使學校教育主要對象——學生思想狀況復雜化,讓本有章可循的教育工作難度增大。3.3隱性德育環境復雜化。(5)你認為自媒體里的內容可信度大約是多少(單選題)(通過以上數據可知,絕大部分的學生對于網絡自媒體的內容是持將信將疑的態度的。但即使如此,高職學生仍然會關注自媒體輸出的信息,并且更多關注的是娛樂八卦,而對國家時事、自身學習發展類等主流媒體內容則關注較少。加之目前對自媒體的監管尚存在漏洞,使得自媒體平臺信息魚龍混雜?,F今環境下,各種思想意識的公眾號層出不窮,部分自媒體甚至推送暴力、色情、謠言等不法信息以博得關注,使得隱性德育環境更為復雜。在這種魚龍混雜的網絡環境下,如何引導高職學生汲取正能量的信息,識別負面消息,是高職思政工作的重難點之一。
4自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隱性德育途徑
4.1打造網絡榜樣,實現自我教育。教育的最高點是自我教育,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逼鋸娬{德性涵養要依靠“自得”。因此,與其讓學生去關注網絡大V、各路網紅,不如利用自媒體樹立學生自己的網絡榜樣,實現學生群體的自我教育。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為了發現和培養受學生歡迎的“校園名人”,彰顯榜樣力量,學院近年在年終都會舉辦“經貿星光燦爛”頒獎盛典,對先進典型進行表彰。今年在自媒體背景下,采取了學生自薦———自媒體平臺事跡宣傳———網絡投票的方式,讓學生自己選出心目中的先進典型,彰顯榜樣力量。并且先進典型也采取了貼近學生的新型稱謂,例如學習STAR、文明STAR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發現和培養了受學生歡迎的網絡榜樣,同時也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實現自我教育。4.2打造校園自媒體品牌,搶占網絡思政陣地?!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F今,大多數高校都開通了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但是學生對其關注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校園官媒形式呆板,內容無趣,無法吸引廣大學生的興趣。因此,只有打造接地氣、有影響力的校園自媒體品牌,才能有效地占領網絡思政陣地。4.2.1豐富形式、提升吸引力。自媒體要發揮德育的作用,首先本身就要具備吸引力,才能建立穩定的受眾群,以利用其傳播正能量,開展思政教育。高校自媒體面對的是青年學生,其關注校園自媒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信息查詢獲取和互動。因此,開發滿足學生需求的功能,是吸引用戶的主要措施。以微信公眾號為例,高職學院可以開發貼近學生生活的功能版塊,如成績、課表、圖書查詢、失物招領、舊物交換、快遞外賣等實用功能,亦可以開發表白墻、照片墻、生活趣事、友情佳話等情感交流功能,做到“實力圈粉”。4.2.2語言生動、提升親和力。校園自媒體要發揮隱性德育的作用,需要通過當代高職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表達,用生動詼諧、接地氣的語言去吸引學生點開標題,其語言可以更加生活化和口語化。以我校湖科青年微信公眾號為例:為了教育高職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校官網微信利用如今學生熟知的網絡游戲用語“吃雞“(意獲得第一),推文《在學習中吃雞,我從不擔心掛科》,通過模擬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校內如何一步步完成學習任務,最終取得好成績。這種類似游戲攻略的學習教育語言生動,親和力強,耳目一新,被高職學生欣然接受。4.3加強網絡監管、凈化德育環境。自媒體背景下隱性德育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需要對自媒體平臺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網絡監管。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保障。首先,學校各相關部門要把控好消息傳播來源,完善校園網絡監管體系。同時,了解學生的關注點,適時對其進行干預引導,打造好校園官媒,做好學生自媒體引路人。其次,重視家庭素養教育。經筆者問卷調查,大多數學生使用自媒體都是為了方便和家人聯系,因此家長可以利用自媒體加強與子女互動,利用微信朋友圈等功能傳遞正能量,加強親子關系,將家庭教育的重點從“日常生活習慣培養”提升到“培養孩子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核心能力”上來。最后,加強社會監管。各自媒體企業應該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對運行平臺信息的監管,屏蔽過濾不法言論、不良視頻,對不負責任及不良視頻的主體及時封號。同時,政府應加強對自媒體的立法工作,對低俗、不健康內容的自媒體平臺追究法律責任。另外,社會公眾亦應共同監督,不關注不轉發不良消息,讓為博得眼球、蹭熱度而低俗消息的平臺無生存空間。只有通過各方的協作和努力,方可為自媒體背景下的廣大學子提供一個和諧向上、純凈健康的德育環境。4.4提升教師網絡媒介素養,做好隱性德育引路人。高校教師作為思政教育的主力軍,其網絡媒介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自媒體背景下隱性德育的成效。因此,只有提升教師網絡媒介素養,構建熟知自媒體傳播規律的師資隊伍,才能利用自媒體做好隱性德育。首先,要加強認識,重視自媒體在思政教育的作用。高校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手段,將自媒體平臺作為思政教育的新陣地。其次,提高敏感度與應變能力。高校教師應加強對自媒體信息的攝入、了解、識別、分析,進而對學生進行引導。尤其對于高職學生,政治理論水平較低,網絡輿情判斷力不高,更需要高校教師協助其辨別、認清事實。了解學生關心的自媒體熱點,認真研究輿情對其影響并及時采取有效引導措施,做好自媒體的“把關人”。再次,提升自媒體技能,寓教于網絡。高校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增進與學生的交流,例如利用微信朋友圈、QQ空間適時推送正能量軟文,及時關注學生網絡動態,利用班級群,或者私聊加強與學生互動,將隱性德育貫穿點滴之間。最后,應根據教師工作狀況和高職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開發實訓課程,通過研討會等多種渠道開展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將技術培訓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孫秋雁.自媒體時代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0).
[2]繆勇,高萍.自媒體“微時代”對大學生行為方式的影響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4(5).
[3]黃莉.發展高校德育中的隱性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7(19).
[4]陸曉莉.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4(29).
作者:邵師齊 單位:湖北廣播電視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 上一篇:中職學校德育課工匠精神滲透
- 下一篇:多媒體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