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德育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10-12 10:25:23

導語:小學語文德育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德育現狀及策略

[摘要]小學語文學科滲透德育的過程中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德與智的綜合發展。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德育教學實踐,以“現狀”及“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圍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這一話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應對策略

語文學科兼具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學科特征,學生在接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其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并努力向積極的方面發展,這對學生的成長很有幫助。我針對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現狀及其應對策略展開初步分析與探討。

一、小學語文教育德育滲透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德育滲透存在如下兩個突出問題:(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德育觀念淡薄縱觀教學現狀,我們不難發現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德育教育觀念較為淡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是走馬觀花地將文本中心思想灌輸給學生,卻并沒有認真挖掘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德育教育資源,更談不上采取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了;另外在應試教育的情況下,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語文考試中所獲得的分數,卻很少去考慮學生是否真正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樹立了端正、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忽視了學生德育發展的需求,顯然,這并不利于實現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兩者的有效融合。(二)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脫節小學生德育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富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語文學科進行的,但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意識這一點,在給學生做德育工作時經常舉一些與語文課程內容脫節的例子,白白地浪費了寶貴的語文教學時間不說,也使得語文人文性較強的學科特征并未得到充分體現。可以說,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脫節,也是致使小學語文始終無法獲取良好德育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小學語文教師加強德育教育的應對策略

針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認為我們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一)教師要自覺樹立德育教育的教學理念。赫爾巴特曾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見,道德教育之于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有鑒于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自居樹立德育教育的教學理念,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德育教育風格,以及制定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德育教育形式,這對以后自身教育技能的提升以及學生的長遠性發展,無疑都將是一種共贏的局面。此外,特別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教學反思是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的保證。有鑒于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實踐中一定要善于反思總結,在反思中進步,在總結中完善自己教育上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反思自己語文德育教育中的得失,不斷總結和汲取語文德育教育經驗和教訓,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技能,從而為學生實現知識與道德情感的均衡、協調發展服務。(二)緊扣語文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其教學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語文是一門兼具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學科,教師應當平衡這兩點,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與人文情感的雙重教育與滲透”。由此出發,小學語文教師要想獲得預期中的理想德育效果,就不能想當然地進行德育內容灌輸,而應當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在貼合語文教學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有策略、有針對性地滲透德育教育。例如,《釣魚的啟示》這一篇敘事性文章,主要闡述了“我”11歲時跟著父親去釣魚并從中獲得了對人生有益的啟示。那么,究竟是何“啟示”呢?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帶領學生積極挖掘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德育素材。對此,我便鼓勵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并針對父親要求“我”放掉鱸魚這一事件發表自己的認識與看法。學生的發言熱情格外高漲。有的說“反正周圍沒人,即使不放也不會造成什么影響”;有的說“即使沒人發現,但是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父子倆選擇放掉鱸魚是正確的”;還有的從實際生活入手找出了相似的誘惑“過馬路時遇到了紅燈,但馬路上除了自己沒有別人,這個時候是選擇闖紅燈,還是靜靜等著綠燈;在放學的路上,撿到了一個錢包,里面有不少現金,空蕩蕩的路上只有自己此外再無別人經過,這個時候是選擇想辦法尋找失主,還是自己偷偷撿起拿走……”如此一來,在熱烈的討論過程中,師生一起不僅挖掘了語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內容———面對生活中的誘惑,我們要依道德的標準進行抉擇;而且也深化了對于本篇課文的認知與理解,效果一舉兩得,很好地實現了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兩者的完美融合。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帶著學生在課堂上領略、體驗語言知識的美,同時,更應當將其中所蘊含的豐富人文內涵有意識得傳輸給學生,引導其解讀人文精神所在。這樣才能將語文教學的精髓傳承給學生,才能讓優秀的語文知識在一代代學生身上開出德育新花。

參考文獻:

[1]楊亞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初探[J].學周刊,2017,(36).

[2]王艷平.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7,(29).

作者:闞洪梅 單位:山東省泰安高新區天寶鎮前寺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