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德育建設思考

時間:2022-04-21 11:25:38

導語:初中班級德育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班級德育建設思考

一、初中德育管理的途徑

(一)突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情理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心不應只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兒時的內心冷若冰霜,來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為了培養人的心靈的豐富性、多樣性,教師的最大悲哀莫過于眼看著原來天真活潑的、對世上萬物充滿熱情的生命,在學校“教育”的塑造中變成只對“知識”懷有“單純”好奇心的“機械人”。所以,應當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改變“重智輕情”的理念,突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情理性,著力培養“多情善智”、德能兼備的“普通人”。第一,曉之以理。教育者應當將理論上的引導、行為上的要求以及思想上的升華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既定事實用更為恰當和民主的方式為他們講道理,使得學生明白對錯區分以及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應做;哪些事情應該贊同,哪些事情又應該反對。而以理服人的前提則是站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這樣的說教才會更具有說服力和生命力。堅決杜絕假話和空話,否則極容易適得其反,憑借真理讓學生折服和信任。第二,動之以情。逆反心理的消除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個互動過程,而師生的關系狀況對此結果顯然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我們經常可以預見這種情況,同樣的道理和知識,不同的教師去講解,學生的接受和理解顯然是不盡相同的。對于有的教師講解,學生能夠不自覺的就集中精神去聽,有的教師講解,學生卻自顧自的毫無興趣,這即是源于師生關系的不同。融洽的師生關系顯然是能夠促進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關心、愛護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以此為基礎開展的消極逆反心理消除工作顯然是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的。第,染之以儀。逆反心理的疏導和消除工作既要依賴于真理的力量,同時也更可以依靠人格魅力的感染,即所謂的“師儀”,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師儀的作用更大于說教工作。為人師表,則是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展現正確的一面,教師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極為有效的,他能以自我的良好形象和作風來帶動和感染學生,以身作則,遠比一味說教來得更生動形象,更具有說服力。實例:張某是初二(3)班的一個“德困生”,雖然他的學科成績都較好,但卻是德育“困難戶”,很多時候都過于張揚“個性”,不在乎他人感受,甚至和老師頂嘴。針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對其進行一味的“耍嘴皮子”教育,而是與其建立起平等的雙向溝通管道,在得到了他的信任與尊重后,再從“情、理”出發,引導他進行自我反思,凡事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慢慢地他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陷,逐漸改正了自身的毛病,終于成為一個懂得謙讓、尊師愛友的“品學兼優生”。

(二)尊重初中生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體性

斯賓塞在《教育學》中指出:“記住你管教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心理學》指出:一個人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健全的上進心和羞恥心。因此,這種上進心和羞恥心對人們具有了很強的督促、約束作用,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都有成為優秀者和管理他人的愿望與能力。所以就初中的德育管理工作而言,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才能使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延續,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個“永久自治”的人。第一,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解開孩子們心靈枷鎖的唯一鑰匙便是愛,所以,我們應該用心與智慧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初中生是一群心智、性格各方面都還處在成長階段的一個群體,針對這樣一個群體,我們唯有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與交匯,引導他們正確的走向,方能在人生的起步階段不至于行差踏錯,這也是每一個教師,每一個班主任的應有責任。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盡量少一點“機械”的管理,多一點“慈母”的溫馨,讓心“零距離”,建立一個班級溫暖的“家”,這樣建立在心靈溝通之上的教育,也才是優質的德育教育。第二,通過德育活動實現德育教育。學校德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實踐的重要內容,適當、正確的引導能讓孩子們理性地、智慧地走向成熟。引導中要讓學生切記:親近不等于無禮無尊,快樂不等于無拘無束,個性不等于目中無人,自由不等于為所欲為。適當地控制自我,拋卻某些虛無的欲念,唯其如此,學生才能健康成長。筆者認為,在引導中,恰當的參與德育活動,能讓德育思想充分滲透學生心田。如調查“學校教育設施狀況”,調查“一周環境質量”,舉辦“我愛祖國”演講,開設“小法庭”,這些豐富的課余生活,在“減負”的同時,擴展了學生知識的視野,發展了個性特長,使學生在親身感受中,無意識地培養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這種方式中還可以檢驗德育的實效性,便于及時在實際表現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鞏固德育成果。第,注重德育管理的“人本”性。作為教師,一定要保持好心態,懂得如何調整和控制自身的心態,要去溫暖孩子,用愉悅、寬容的心態去對待教育。實例:李某是初三(2)班的一個男生,在學習上不存在很大困難,但性格較為尖銳,易與同學發生沖突,而且有吸煙等不良行為。針對這個問題,我著重運用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性原則,讓其他學生一起來幫他糾正壞習慣,平時將他多安排到一些社團的活動中去,加大他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讓他感受到一種來自團隊、來自班級、來自同學之間的溫暖與樂趣。久而久之,他越來越愿意與周圍的人進行溝通、分享,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就越來越融洽,不再發生沖突,真正成為了班級團隊中的一份子。

二、結語

初中德育管理體制是中學德育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學德育工作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之下,我們應當注重初中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這一方面是抓好班級建設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只有學生擁有了較高的德育素質,才能保證其真正的成人、成才,才能為我國的未來發揮出更大的正能量。

作者:章自達工作單位: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高湖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