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元素在大宅門主題曲的應用
時間:2022-05-17 09:07:48
導語:京劇元素在大宅門主題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趙季平因影視音樂被人熟知。他擅長根據劇情,選擇合適的民族音樂元素,將其融入到音樂創作中,碰撞出別具一格的視聽效果。《大宅門》是其電視劇音樂的代表作之一。加入京劇元素的音樂與京味兒十足的劇情和諧交融,尤其是電視劇同名片尾曲《大宅門》,為電視劇的成功增色不少。
【關鍵詞】電視劇《大宅門》;主題曲;趙季平;京劇元素
2001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的《大宅門》是趙季平被觀眾熟知的電視劇配樂作品之一。該劇講述了百年老字號“百草廳”一個家族產業的興衰史以及中醫藥世家白家三代人的恩怨情仇。由于故事的發生定位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城,因此這部劇充滿著濃濃的京味兒。當時也正是京劇盛行、發展最輝煌的時期。劇中的背景音樂和片尾主題曲,更是大量運用了京劇打擊樂與管弦樂和一些完整的京劇曲牌。京劇獨有的伴奏樂器——京胡,經常在劇中出現。楊九紅是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之一,是一名睿智、堅強、具有反叛精神的青樓女子。窮盡一生想求得白家的接納,可是至死還是被深深的宅院拒之門外。每次她出場,都有一段精美的京胡獨奏,選自京劇曲牌《柳青娘》,刻畫了一個風情萬種的姨奶奶形象,同時也烘托了她悲苦的命運,并增強了整部劇作的京劇韻味。
一、歌曲創作分析
片頭曲是一首短小的純器樂曲。雖篇幅短小,但是也有一個完整的引子。高亢激越的京劇武場打擊樂和舒緩平和的西洋管弦樂共同構成了一個引子,并形成鮮明的對比,剛柔并濟的旋律特征在一個短短的引子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引子結束之后,是京胡奏出的一段觀眾比較耳熟的京劇曲牌,配合弦樂隊從引子里延續下來的一個柔和的長音作為伴奏。最后這頓音樂也沒有一個完滿的終止,而是以減弱的方式過渡到正片,令人回味無窮、蕩氣回腸,地將觀眾帶入到即將要發生的故事中。片尾曲是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歌曲,也是劇中唯一一首聲樂作品。這首歌曲很特別、很有記憶點。因為它是一首“戲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聲樂形式,也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這首電視劇同名主題曲屬于戲歌中的京歌。從歌詞和旋律其實不難聽出,這是主人公白景琦的“人生主題曲”。打從孩提時期開始,白景琦就是一個任性、叛逆、頑劣,天不怕地不怕的少爺。再長大些以后,更是玩世不恭,做事常常出人意料,甚至做惡事、橫行霸道。致使他的母親白文氏最終忍無可忍,將他趕出家門。他便開始獨自闖蕩世界,并真正干出了一番名堂。他對人有情有義,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永不言棄。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對民族、最國家那份最厚重的感情。這些性格特征使白景琦這個人物生動飽滿、栩栩如生,是一個真正的頂天立地的好兒男。這首歌也如同白景琦一般,充滿了硬朗的陽剛之氣。從歌曲的曲式結構來看,這首歌曲的調式是民族調式,加變宮的六聲A徵調式。曲式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aba)。唱腔主要借鑒了京劇的“西皮”唱腔。西皮唱腔剛勁挺拔,高亢明亮,曲調較之二黃唱腔更加歡快,一般表現激情、豪放、堅定的情緒內容。音樂一開始是一連串快速的京板鼓節奏和胡琴奏出的一個長音,并加入了裝飾音的一種—先滑音。奠定了歌曲充滿豪情而又悠揚的基調,這就是歌曲的引子。音樂正式開始的曲調是深沉、舒緩的。主要伴奏樂器還是京胡,輔以交響樂隊。板式也運用的是散板,節奏自由,音樂情緒沉著、大氣。第一與第二個樂句是對稱的上下句關系。過門這段旋律的音樂情緒突然開始高漲、激昂。旋律上運用的是京劇西皮的行弦。行弦是演員在動作表演、對話或念白時的襯托音樂,一般是一小段簡單旋律的重復,這段間奏是對此進行了加花變奏。而節奏上是運用了武場打擊樂的鑼鼓經《急急風》。
二、歌曲演唱分析
演唱方面,劇中主題曲演唱者是歌手胡曉晴。整體采用老旦的唱腔,音色高亢,演唱基本使用真聲。共鳴腔體較靠前,以鼻腔共鳴為主,高音需要真假聲結合去演唱。“京歌”的演唱與京劇演唱雖然還不一樣,但也有許多的共通之處。尤其是對咬字的要求都十分高,做到字正腔圓、清晰歸韻,才能唱出京劇原本的韻味。歌曲由一個較高的音開始,第一句的“笑”字和第二句的“門”以及第三個樂句的“魂”都加入了倚音,要運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去控制好氣息,在樂句之間快速地、不留痕跡地換氣,平穩地演唱倚音。并且第三句句末在唱法上還引用了京劇中的拖腔,這時氣息要準備充足,并在“世”和“魂”最高音的兩個字上穩住氣息,以便用較重的音開始演唱拖腔的部分,讓京劇元素得到更好的體現。歌曲中還經常使用顫音,大多為上行二度的慢顫,強調旋律的韻味。顫音在演唱中務必要放松喉頭,自然流暢地演唱,否則聽起來聲音會不穩定,顫抖,影響歌曲整體的效果。
最后一個大樂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區變高,保持聲音集中。節奏也緩下來,流暢又細膩,因此要求氣息的通暢。最后這個大樂句仿佛是對主人公白景琦波瀾壯闊、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的概括。
參考文獻:
[1]趙季平電影音樂作品研討會文集[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趙世民.樂壇神筆趙季平[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李佳音 單位:青島大學
- 上一篇:江蘇省人力資源發展的新常態
- 下一篇:諜戰電視劇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