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類型電影的類型融合
時間:2022-05-13 04:53:19
導語:淺談中國類型電影的類型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羞羞的鐵拳》作為開心麻花影業2017年的喜劇力作,成為當年國慶檔的票房黑馬,引起了不俗的反響。無論是本土元素的融合,荒誕元素的展現,還是內容的戲仿與拼貼,類型融合為國產喜劇電影制作帶來了創新與突破,《羞羞的鐵拳》也成為了跳躍“喜劇類型化”的代表與先驅,其別具一格的劇情設置,和獨特的人物塑造,不僅創造了票房收益,也通過自身的融合發展推動了國產喜劇電影又一個發展高潮的到來。
關鍵詞:國產喜劇電影;類型融合;《羞羞的鐵拳》;創新突破
一、引言
作為電影藝術語言體系中自成一派的表現形式,類型電影的創作風格不斷的變化發展,卻仍然在商業電影市場占據著不可小覷的地位,觀眾對其的喜聞樂見與市場的剛需也使得類型電影自身不斷的融合突破。而縱觀中國喜劇電影的創作發展歷程,初期大多以詼諧的戲劇藝術為藍本,簡單地將舞臺劇本搬演到熒幕之上,編導的創作意識和文本風格都帶有獨特的中式韻味,呈現出鮮明濃郁的小品化傾向。然而隨著時展與觀眾審美取向的不斷變遷,國產喜劇電影也逐漸顯現出“類型融合”的特點,而這一表征也在信息選擇多元化與新媒體當道的氛圍下愈演愈烈。《羞羞的鐵拳》作為開心麻花團隊從舞臺走向熒幕的第三部作品,有了之前兩部力作的鋪墊,《羞羞的鐵拳》憑借其自身扎實的劇本和獨到的表現形式,成為當年國慶檔的票房黑馬,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而作為當代國產喜劇電影的新范式,其創作風格與影像表達所呈現出的類型融合也為喜劇電影的發展帶來了創新與突破,這種順應時展與審美變遷的“類型泛化趨向”也逐漸構建起新時代中國喜劇電影新的文本創設特征。
二、本土元素的藝術融合
郝建老師在《類型電影教程》中給出的定義是:喜劇是一種用引人發笑的方法來表達人類自信心和超越精神的電影戲劇類型。換句話說,喜劇電影的創作目的和欣賞需求都應歸結于幽默,喜劇電影的核心表達就是“笑”。但處在當下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僅僅以引人發笑作為喜劇電影唯一的價值訴求已遠遠不夠,想要追上發展迅猛的電影業的腳步,不斷創新藝術形式,提高影片兼容性,才是贏得觀眾喜愛,實現影片內在價值的可行途徑。“開心麻花”團隊從一開始就專注于其最拿手的純喜劇創作,多年舞臺劇的創作經驗使其創新意識一直“在線”。開心麻花的系列電影中類型元素融合隨處可見,如《夏洛特煩惱》的“喜劇+穿越”,《驢得水》的“喜劇+黑色荒誕”,再到《西虹市首富》的“喜劇+勵志”,這種實驗室型的喜劇電影創大眾文藝作思維,也成為開心麻花系列電影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羞羞的鐵拳》同樣展現了本土化類型的元素雜糅,“喜劇+體育+靈魂互換”的故事情節講述了以“打假拳”為生的拳手愛迪生與女記者馬小因一次意外電擊而互換身體,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誤會與情感糾葛的合家歡式喜劇。影片以“揭露體壇黑幕”為背景,展現強烈的諷刺內涵;穿插“性別互換”“上山學藝”的梗,增添幽默效果。同時《羞羞的鐵拳》的喜劇包袱簡單又不浮夸,首先演員都非動作電影出身,雖沒有良好的先天優勢,但經過風格化處理后卻更加平易近人,并沒有特意突出“動作元素”在電影中的分量,將其與喜劇情節完美融合。其次影片中出現的“UFK”“吹黑哨”“打假拳”等這些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現象,也為影片帶來了真實感,增添沉浸式觀影感受。而“上山學藝”這一武俠小說中常見情節的運用,也為現實題材的影片加入了些許“夢幻感”,也更有利于喜劇橋段的建構與發揮。
三、戲仿與拼貼的敘事風格
“戲仿”也被稱作“戲擬”,通過對原有經典作品的顛覆性模仿,扭曲原有意義,已到達“陌生化”效果,使觀眾在強烈的感官落差中獲得審美趣味。而這種敘事手段也將喜劇電影從“舞臺化”的創作中徹底解放,豐富的敘事元素也再次更新了喜劇類型電影的創作手段。《羞羞的鐵拳》中不乏對經典橋段的致敬,如前段艾迪生與馬小互換身體后,借用女性身份進入浴室達成偷窺欲望的情節。快速剪切的零散鏡頭配合的是外國經典歌曲《Y.M.C.A》,歡快激昂的旋律配合舞臺表演式的夸張鏡頭畫面,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被進行了一次狂歡式的符號化解讀,向觀眾傳達了艾迪生此時“重獲新生”的心理狀態。在隨后的救護車的劇情中,《好運來》與副主任的心肺復蘇相對照,帶有幸福寓意的歌曲與人物慘烈的狀態相對比,通過扭曲歌詞原含義與副主任違背常識的身體反應,兩者的落差感造成的雙重陌生化效果,帶來了不一樣的喜劇“笑果”。而拼貼的敘事方式則打破了故事影像的連貫性,將鏡頭碎片分割,剔除不必要的片段,將余下的進行創作重組,這種連續的陌生化十分符合喜劇的表現形式。影片開頭比賽讀秒的劇情中,用四根手指表示四秒,三號球衣代表三秒,兩根火腿說明還余下兩秒,創作者用相似的物體和畫面代表了單純的讀秒畫面,從而消解了原有敘事時間的連續性,加入與故事本意毫無關聯的畫面,信息堆疊造成的“荒誕”視覺效果也為影片增添了夸張的喜劇氛圍。與之相似的敘事手段在整部影片中還有多處體現,如副主任與吳良對峙是,故事省略了副主任挨打的情節,鏡頭從室內轉向室外,全景中直接出現副主任被扔下樓的場景;馬小三人上山學藝,掌門讓艾迪生打自己,這時的畫面并未拍攝艾迪生的面部表現,而是全程都由掌門主導鏡頭,話音剛落,艾迪生的拳頭就打擊到掌門的腹部,同時畫面的時間出現了暫停。以上兩段放棄了部分畫面以完成拼貼,不同于常規的敘事方式,使得劇情發展快于觀眾的思考時間,前后劇情呈現鮮明對比從而達到反轉的夸張效果。
四、荒誕元素的充分運用
“荒誕”作為一種審美形態,是西方社會信仰與理想崩潰后人類表現的一種狀態。隨著華語電影創作范圍的不斷拓展,喜劇電影的創作逐漸開始涉及“荒誕”元素,并迅速形成一種新的喜劇電影創作模式。而與以往“無厘頭式”的荒誕喜劇片不同的是,《羞羞的鐵拳》除了密集的笑料與夸張的表演外,一些打破常規與現實邏輯的情節在帶來視覺幽默的同時更是在引導觀眾不斷反思社會與自身。1.超現實的荒誕情節。《羞羞的鐵拳》的故事展開將超現實風格發揮到了極致,馬小與艾迪生在雷擊下跌入泳池,通過接吻完成了“靈魂互換”。這些違背基本生理常識,在現實生活中絕對不會發生的情節將觀眾從刻板的真實社會中抽離出來,通過電影這一“造夢”藝術展開了一場荒誕而又癲狂的視覺旅行。同時故事進一步創造了“卷簾門”這一與拳擊沒有任何關聯的元素,通過拜師學藝磨煉搏擊技術,其本身就帶有一定的荒誕意義,而掌門創造的各種招式:車流發廣告練輕功,紅鯉魚與綠鯉魚練反應,熬鷹練耐力等等,這些不著調的訓練方法使觀眾不禁產生疑問,艾迪生真的能夠提升技術贏得比賽嗎?作為影片中段的高潮部分,導演將主角能力提升的故事環節脫離現實進行創作,并為安排常規的搏擊訓練,而是另辟蹊徑將荒誕想象融入情節發展,使其在擺脫現實沉重感的同時,恰到好處的展現了嬉笑怒罵的喜劇精神。2.諷刺的荒誕主題內核。開心麻花電影中的故事內核大都來源于現實性題材,通過荒誕的敘事手段將其隱藏的內涵表現出來。由于荒誕“游離縹緲”的藝術形式,導致觀眾無法直觀的掌握主題內核的表現,但喜劇這種利用象征與隱喻進行創作的敘事體裁給了其表現的舞臺,在看似夸張與嬉笑怒罵的情節中,個體與群體的情緒得以安全的釋放,是觀眾以“旁觀者”的身份體驗影片的荒誕滑稽,感受隱喻背后的理性思考。相較于前幾部作品,《羞羞的鐵拳》對于諷刺主題的展現則較為平和,主要以底層小市民的視角反諷體壇權錢交易的黑暗與復雜。同時艾迪生為了報復馬小,直播“鐵鍋燉自己”的橋段,也是在隱喻目前直播行業的混亂景象,為了點擊量不故一切的癲狂之舉,更是發生在現實世界中的“荒誕景象”。其實喜劇電影的荒誕呈現,不僅僅只是為了博觀眾一笑,更是引導觀眾在歡笑中進行深刻反思與拷問。
五、結語
《羞羞的鐵拳》通過多種類型的雜糅為國產喜劇電影打開了創作新思路,無論是本土化元素的融入還,戲仿與拼貼的后現代敘事手段,亦或是現實的深入思考,都成為開心麻花系列電影的獨特美學特征,也為喜劇電影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樣本。
參考文獻:
[1]郝建.類型電影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359-361.
[2]王志敏.現代電影美學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23.
[3]劉立洋.論電影中荒誕的表現——以《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3(14):1-2.
[4]管筱斐,王志成.電影語言視角下現代體育電影藝術表現手法——以《羞羞的鐵拳》《摔跤吧!爸爸》等電影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8):188-190.
[5]劉宜東.《羞羞的鐵拳》:戲仿拼貼下的良心回歸[J].電影文學,2018(09):102-104.
作者:黃雨桐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 上一篇:電視劇性別話語機制與女性性別生成
- 下一篇:歐洲電影流派人文精神主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