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主持人自媒體之路

時間:2022-06-10 03:01:21

導語:廣播電視主持人自媒體之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主持人自媒體之路

【摘要】在數字經濟同各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主持人如何趁勢而上,發揮自身優勢,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應掌握自媒體運作傳播規律,把握數字經濟所帶來的機遇,采取積極精準的發展策略,打造自媒體平臺中的大V賬號。

【關鍵詞】廣播電視主持人;自媒體;傳統媒體

近年來,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迅速發展,衍生了許多自媒體人,帶貨直播、開箱視頻、教學科普視頻等等已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廣播電視主持人開設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由于廣播電視主持人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同時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所以前期獲得的關注度能持續增長,但是直播蜜月期過后,新鮮感消失,往往會遇到粉絲群擴大停滯、持續熱度下降的瓶頸。而廣播電視主持人如何突破瓶頸,如何適應自媒體平臺值得思考,很多人認為廣播電視主持人應該具備更高的綜合素養、更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快的反應能力。但筆者認為,“大而全”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小而精”反而可能是更具生命力、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一、自媒體作品傳播特點

(一)內容原創度

自媒體作品同樣具備傳統媒體作品的屬性,即作品原創度。原創度是自媒體賬號生命力的體現,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礎。雖然在自媒體平臺中,觀眾關注的似乎往往并不是自媒體作品是否為原創,而是內容是不是好看、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很多自媒體作者沒有意識到原創的重要性,相互抄襲現象比較多。但是,當一個話題、一種形式火了以后,就會立即出現大量跟風模仿的作品,觀眾對該類作品的興趣就會慢慢消失,從而將目光投向別處。此外,自媒體平臺監管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如果原創作品時申請了“原創”標簽,其他同質化作品就會被限制或傳播。如傳統媒體在自媒體平臺對自己原有平臺(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發表的作品進行二次時,常常會因作品已經被其他賬號且認證,自己反而不能以“原創作者”的身份進行。

(二)作品內容質量

廣播電視主持人在進行自媒體作品的制作和時,不要一味地追求標新立異,自媒體作品要想持續、更好地吸引用戶,增強用戶黏性,作品的內容質量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作品的題材選擇、表現形式要“小而精”,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垂直度,要有精準的定位。同時,作品內容要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能正確引導用戶群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吻合。

(三)自媒體賬號活躍度

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傳播方式受限于電視、收音機等傳播介質,而自媒體時代,手機、平板電腦等傳播介質逐漸小型化、便攜化、智能化、網絡化,而且自媒體具備入駐容易、快速的特點。自媒體賬號的活躍度,即賬號每周、每月發文的數量以及頻率,直接影響著自媒體作品的曝光度,更高的曝光度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賬號。以抖音平臺的“四川觀察”為例,其首條作品于2019年3月5日,截至2021年3月16日,兩年間共了9967條視頻,平均每天約14條,憑借較高的更新頻率和龐大的視頻數量,“四川觀察”迅速實現彎道超車,收獲了4100萬粉絲。因此,自媒體作品的曝光度是賬號的立身之本,自媒體平臺對自媒體作品的推送,取決于自媒體賬號內容的持續穩定輸出,這樣才能夠在受眾注意力短暫的情況下,保持粉絲數量的持續增長。

二、廣播電視主持人自媒體發展對策

(一)利用行業優勢,實現原創作品的第一時間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如果一味秉持“大而全”的作品內容定位,很容易在追求內容無所不包的過程中失去先機,產生被其他同類型作品消耗熱度、后關注度不高的問題。相較于其他自媒體人,廣播電視主持人具有更豐富的內容題材、更成體系的制作團隊。因此,廣播電視主持人應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在內容及制作方面的優勢,對自媒體作品進行專業化打磨,在專業化、垂直度上下功夫,使自身成為自媒體平臺中優質原創內容的第一者,利用內容真實、消息準確、迅速的優勢打造權威自媒體人的角色。

(二)形成個人獨特風格,專業且不生硬

廣播電視主持人同其他自媒體人相比,帶有明顯的“播音腔”,這本來是較高專業素養的體現,但是在自媒體平臺上,這種風格往往會讓受眾產生距離感。自媒體平臺上的信息龐大繁雜,需要更清晰的梳理、更專業的解析。因此,在傳統媒體作品向自媒體作品轉變的過程中,廣播電視主持人應該通過個性化的表達,對傳統媒體作品進行靈活多樣的二次展示,充分發揮廣播電視主持人的專業優勢,以權威而不高冷、專業而不生硬的作品風格,為受眾留下獨特的印象。形成具有強烈個性特色的“小而精”的自媒體賬號,有助于廣播電視主持人形成鮮明的個人標簽,縮小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三)內容持續輸出,保證賬號活躍度

如前文所講,自媒體作品的曝光度與賬號的活躍度息息相關,而廣播電視主持人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除了內容選題豐富這一傳統媒體行業轉型中自帶的優勢以外,在曝光度上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廣播電視主持人自身的影響力大,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增加作品的曝光度。此外,在保證內容持續輸出的情況下,要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不同時間推送相應內容,如針對上班族、學生族、老年人群等,就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相應內容,保證目標人群閱讀的最大化。同時,也能讓受眾更熟悉并掌握自媒體賬號規律,增強受眾黏性。在“人人都是內容生產者”的環境下,廣播電視主持人應協同作戰、精細化運營,更好的發揮第一手信息的優勢,打造更多“小而精”的自媒體大V賬號,更好的堅守傳統媒體人的職業操守,利用傳統媒體的專業優勢引領自媒體時代的輿論導向。

參考文獻:

[1]謝斌.自媒體時代下傳統廣播電視播音員的挑戰與應對[J].今傳媒,2019(4):130-131.

[2]謝華平.新媒體優質內容生產與分發策略[J].傳媒,2019(10):43-45.

[3]段蕾.自媒體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亂象及對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8):94-97.

[4]程炎林.自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特征[J].聲屏世界,2015(11):31-32.

[5]李奇.自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特征與發展[J].傳播力研究,2019(3):138.

作者:王旖旎 單位:烏蘭察布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