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監測維護與安全播出
時間:2022-10-22 02:32:40
導語:廣播電視監測維護與安全播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為了進一步保證廣播電視播出質量,需要加強監測維護技術與安全播出技術水平。通過進一步實踐研究,結合有效工作實踐,深入討論了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以不斷提高廣播電視播出水平。
關鍵詞:廣播電視;監測;安全播出;技術
在研究廣播電視播出技術與監測維護工作過程中,要結合有效技術措施,進一步加強實踐運用能力,以此才能保證工作效率,進一步為人們提供更加清晰流暢的電視節目。
1電視播出系統的組成部分
1.1供電保障系統。我國電視廣播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系統,保證電力資源充足。在傳統的應用過程中以模擬播放系統為主,對外電源進行雙備份,但現代化廣播電力系統中則是以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為基礎,優化播放系統。此類播放系統更加優化,在傳輸數據的過程中,若現場數據發生中斷,則可使用較短的時間進行整理,重新恢復現場數據傳輸,并在供電系統中引入UPS。此類系統在應用中,不僅可以保證電壓的穩定性、電流的不間斷性,同時可以排除干擾、凈化電源、適于在基層推廣,由此可見,在電視廣播系統應用過程中配置較高級別的UPS系統極為重要。1.2播出保障系統。常見的電視播出系統包括數據轉換器、硬盤播放器、光發射接收機、數據切換機等。任何一個零部件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播出保障系統出現運轉問題,因此在出現故障之前需要及時進行備份存儲,降低故障破壞損耗率,保證故障出現后系統可及時恢復正常。1.3監控保障系統。在設置監控系統時,需要對儀器儀表、監視器、維修設備等進行檢測,保證各設備完好無損,出現問題及時修復,保證系統電視的播放質量,控制畫面播放清晰度、真實度、及時性。
2廣播電視監測維護技術
2.1加強對廣播電視監測技術控制。在檢測廣播電視播放的過程中,需要對相關技術強化管理,采用相對應的檢測、監測技術,落實管理與措施,大大提升廣播電視的監測質量與水平。對此需要做到,第一:落實不同部門的監管職能,設立區域性管理機構與部門,自上而下管理有關機構,明確不同部門的管理職能,更好的落實區域管理計劃與監測措施;第二:政府強化資金投入、加大資金吸引,增加管理服務投入,不僅重視日常檢查與維修,同時還要注重技術的研發與升級,從基層部門提升監管水平;2.2進一步優化監測技術和監測設備。為更有效的提升廣播電視監測技術水平,應及時采用相對應的措施提升技術應用率,優化檢測設備,不僅滿足現代化監測需求,同時滿足地方監管需要。優化監測技術需要較多的操作環節,工作內容極為復雜,在業務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對電視廣播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因此,需要優化相關監測技術,保證并提升數據傳播質量,控制不同頻段信號傳輸的特殊性。通過監控技術及時發現廣播信號傳遞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關措施及時解決問題,定期檢查并更新設備,及時學習先進的監測技術,滿足現代媒體的基本需求,促進傳播技術全面發展。2.3大數據在廣電監測領域的應用。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對大數據應用廣泛,不僅可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同時可實現海量數據的傳輸。在廣電監測過程中利用大數據技術,不僅有利于全面收集、存儲、應用海量數據,同時有利于深挖數據背后的價值,促進廣電業務不斷發展與拓展。在廣播電視行業中應用大數據技術,有助于幫助電臺更好的分析客戶需求,了解社會不同人群的參考性意見,發揮數據廣泛性、透明性的特點,促進廣播電視向大眾化需求發展。大數據化技術發展不僅可幫助企業收集更多的信息資源,利用大數據技術幫助企業及時分析數據隱藏價值,為做出精準結論提供參考,幫助相關企業更好的掌握市場的變化,利用數據完善自身的不足,根據社會需求不斷調整,根據客戶調整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原有資源的優勢,促進廣電相關產業不斷發展,為廣電監測提供支持。2.4完善電視監測系統,加強中心數據控制。常見的電視信息傳播監測系統包括無線電監測、有線電監測兩種。常見的信號檢測形式為一對一模式,實現人工遠程監測,監測人員可利用監控系統觀看電視節目實現對信號系統的檢測,并根據播放情況及時調節節目頻道,或是應用實時點播的方式進行信號調整。在此過程中,監測系統可根據回放錄像資料實現播發預警。通過對近一周內節目的回放,對黑場、彩條、無載波等異常狀態進行自動報警,及時向檢測中心發送異常數據代碼。通過實時監測廣播電視信號,及時存儲、備份數據信號,為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提供操作參考。在廣播電視監測維護技術控制中心,需要不同子系統間相互配合,保證系統有較強可操控性,為實時監測提供良好的運行系統。并在此過程中,加強對中心數據的控制,全面分析數據,及時生成錯誤數據的代碼源,完成輸入、輸出操作,進而發揮預警系統的有效性。
3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
3.1統一監測監管平臺。在廣電總局的相關政策及要求指導下,通過對必要的節目內容、媒體頻道、廣播電視技術進行監測與檢查,為節目安全播放提供保障。對此,要做到統一化、協調化管理,重視協調節目播出效果與內容,并不斷促進向先進技術標準方向發展。構建統一的規范化監測與檢測標準,設置相關機構與有關部門相聯合,實施統一監管。制定完善的應急處理方案,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創新優化廣播電視各流程,縮減廣播電視技術之間的差異性,促進廣播電視在穩定的環境中安全、有效的發展。3.2構建可靠播出傳輸系統。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廣播電視技術向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時展,利用智能技術實現全覆蓋,通過互聯網實現有線、無線的轉化,與衛星傳輸技術等相結合,實現跨網絡服務。同時采用互聯網技術等實現跨終端數據傳遞,為跨平臺數據傳輸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對各類播控平臺的融合,利用網絡進行數據傳輸,促進廣播電視傳播向智能化轉型。在此過程中,可利用云計算、數據平臺等構件可靠的傳輸系統,結合現代ICT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保障傳輸系統的迅速性、便捷性、高效性,對廣播電視網絡實施可控化操作,進而保證廣播電視節目保持的高品質性。3.3及時維護播控系統。一般情況下,需要對廣播控制系統進行硬件維護、軟件維護等播控系統的分別處理。維護硬件系統時,需要做好應急錄像帶的存儲與備份,采用多路應急信號源的模式為服務器出現故障做準備,保證電視節目不出現播出延誤,通過應急硬件為零延誤提供安全保障。在維護軟件系統時,需要對硬盤數據進行維護,定期清理、存儲關鍵信息,注意對重要文件進行及時備份;維護自動播出軟件與字幕,避免出現隨機失誤、減少出現死機的概率,及時安裝防火墻,保障系統安全運行,定期重啟確保系統的穩定性;通過及時重啟、更換硬盤等方式維護視頻軟件的服務性能,并利用錄播等形式做好相關頻道的應急處理措施。3.4完善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3.4.1視頻信號的數字化模擬。網絡盛行時代,廣播電視信號及頻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相比于傳統的視頻信號模式,新型信號傳輸模式與網絡視頻技術相結合,向技術化、數字化、模擬化發展。數字經由取樣操作、編碼操作、量化操作向高效的、保真的、穩定的傳輸模式發展。數據傳輸的抗干擾性大大增強,頻率樣品連鎖載波能力增加,不僅可以保證視頻信號傳輸過程中的品質,同時可有效降低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噪聲問題,更滿足用戶的生活工作需求。3.4.2視頻信號的數字化處理。通過數字化模擬傳輸數據,可實現同步傳輸圖像、音頻信號,利用現代化數字技術,高速轉化視頻與圖像信號,通過數字信號形式實現不同信號之間的便捷轉換。在處理數字化信號時,需要進行分開處理,根據數據間的差異性分別為處理圖像信號、音頻信號,以及不同頻率信號實現對信息的區分,進而保證不同信號高質量傳輸。
總之,通過有效的技術運用,能夠提高廣播電視播出質量。結合以上研究,總結了具體的監測技術與安全播放對策,希望借此分析能夠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有效技術參考,從而進一步為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佟立剛.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技術維護管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9(8):215-216.
[2]馬彭浩.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維護管理對策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9(6):220-221.
[3]梅曉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維護與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9(3):118-120.
作者:齊宇丹 單位:黑龍江省穆棱市電視臺
- 上一篇:生理學教學對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影響
- 下一篇:烏魯木齊廣播電視集團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