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組網與模式研究
時間:2022-02-26 05:12:22
導語:地方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組網與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地面數字電視系統
地面數字電視普及能提高電視節目信號的覆蓋率,因為其是以數字形式進行傳播,也就是制作、編輯、傳輸等方面都是通過數字化的方法來進行。1.1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的架構。相比傳統的節目而言,其數字電視廣播系統就有著非常明顯的特點,更具有效性和可靠性,并且因為是以數字化模式進行傳播的,所以其安全性也更高,系統內部構架也更為復雜。地面數字電視的優點是能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覆蓋組網和工作模式的選擇。1.1.1信源壓縮編碼子系統。對于清晰、高清的電視而言,如果沒有通過壓縮編碼來對其進行處理,那么數字信號的碼率就會很高。如果想要讓信道得以更加充分的利用,能夠在信道內傳輸更多節目,就需要對數字信號進行編碼,通過壓縮的方法來增加信號數量。壓縮編碼子系統主要是從音頻、視頻和信號三個方面來進行壓縮,通過編制成二進制的方法來減少信號容量和體積。在這其中,對于視頻常常都是以MPEG2為標準來進行,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算法[1]。針對一些地面數字電視單頻網而言,其算法更加復雜,壓縮的標準也相對更高。1.1.2業務復用與傳送子系統。這兩個方面都是對已經完成壓縮后的編碼,包括視頻、音頻等進行整合,以數據包的方法按照相應規則來將其制作為統一格式。在央視電視廣播電視節目建設中,為了能夠讓信號得到進一步利用,會在這兩個系統中應用統計復用技術,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增加其節目數量,并且還能夠有效保證節目自身的清晰度。1.1.3信道編碼與發射子系統在衛星、無線或有線廣播電視系統中,沒有通過處理的編碼是不能夠直接進行擦混輸的,系統主要是對信號進行編碼以及調節,將以往完成調節后的信號通過發射裝置來進行傳輸。與國標地面數字電視和國外一些地區的數字電視區別在于,其編碼和調節技術各不相同[2]。我國的地面數字電視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要求來采取相應的模式,以便于能夠更好地提高信號傳播效率。1.2地面數字電視的特點。1.2.1抗干擾能力強。將傳統電視傳播與數字電視傳播進行比較能夠發現:地面數字電視信號傳播的范圍更大,內容更加復雜,而且自身還具備一定的隨機性。地面數字電視主要是通過編碼和數字技術來獲取相應的信號,并且結合覆蓋組網技術手段來有效克服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干擾問題。1.2.2傳輸效率高。地面數字電視傳播還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與傳統的電視傳播系統相比,其所能夠接收的電視節目更多。利用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實現4~10套標準清晰節目,或者是1~2套高清晰節目的傳輸。由此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寬帶速度之下,數字電視的效率更高。1.2.3支持單頻網。地面數字電視系統中,單頻網是一大特點,這是傳統廣播電視所不具備的組網方法。單頻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相同的工作原理,以相同的頻率發出信號,節目相同,保證了在一個區域內數字電視的穩定性。單頻網的優點在于,其能提高電視傳輸的效率,能靈活變通、節省頻率資源、降低輻射,所以數字電視才得以大范圍普及和使用。1.2.4支持多種接收方。式對于傳統的電視廣播,其傳播的模式并不多,只能固定接收信號,而地面數字電視則有所不同,其不僅能夠根據不同需求來進行調整,還能夠實現車載接收和便捷接收等。1.2.5提供高清晰度電視和信息多媒體服務。地面數字電視不僅僅能夠保證所提供的電視節目質量更高,而且能夠將自身作為信息傳輸平臺,為其提供多種信息服務,以更好地保證服務質量??偠灾?,在地面電視廣播發展過程中,將其數字化,不僅僅是傳統電視廣播升級的一種方法,更是對技術、節目質量等全面改變的一種模式[3]。這一系統的出現意味著電視廣播方面已經有很大的突破,通過利用數字編碼等技術,能夠讓地面電視廣播系統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2地方電視節目的地面電視覆蓋情況
2.1地方電視節目無線傳輸覆蓋網的情況。在傳統的電視節目的傳播模式之下,資源十分有限,所以在分配資源的時候只能按照等級進行劃分和覆蓋。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國家開始對地方電視進行統一規劃,對地方電視節目進行相關的調整,進一步提高地方電視節目的覆蓋率。2.2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覆蓋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雖然電視節目的覆蓋率在逐年提升,但是還存在部分地區得不到覆蓋,同時在覆蓋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可避免的問題。(1)有部分地區存在傳統的電視頻道數量多、新規劃的數字電視頻道也多的情況,這就不利于地方對于電視節目的統一處理,并且在模數同播階段,地面電視的資源已經非常有限。(2)山區地區若是要進行數字電視的普及,將會面臨很大的難題。由于山區占地面積廣闊,地形過于復雜,信息覆蓋難度大,對覆蓋網絡的維修難度也大,所以,要在山區建設數字電視傳播就要克服重重難題,以提高數字電視的普及度。(3)雖然國家政府已經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數字電視普及,但是由于部分地區經濟落后,貧富差距過大,地面數字電視覆蓋工程的難度進一步加大。(4)地方電視管理人員對于地面數字電視的管理缺乏專業的技術和知識,對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缺乏深刻的了解,并且因為其基礎設施并不先進,不能夠達到數字化、自動化等要求。與此同時,因為缺少對基站的維護,要如何提高地方部分地區的人才實力將會是數字化電視發展面臨的又一難題。
3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的覆蓋組網與工作模式
對于地面數字電視系統而言,其難點就在于組網和工作模式的選擇,根據一些地區的具體情況來對組網和工作模式進行分析。3.1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覆蓋組網。傳統的電視節目在傳播過程中需要多頻網進行操作,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同鄰頻的干擾,所以在對一定區域內的電視網絡進行覆蓋的時候要用不同的頻道進行傳播。由此可以看出,在同樣寬帶的情況下,數字電視的消耗最小,而所能夠傳輸的信號卻最多。一旦傳統的電視廣播開始應用數字化技術,覆蓋組網將會迎來更多的變化,除了可以因地制宜靈活使用多頻網、單頻網或者是同頻網等多種方式,還能節省資源,提高地方電視的傳播效率。多頻網一般適用于高山骨干等發射區和跨區域要求大功率的地區,這就要在頻率資源豐富的地區使用。單頻網和其他網絡相比更能節省資源,可以根據地方的實際需求靈活變化。單頻網一般要求發射的地區頻率和時間同步,并且單頻網會建設在頻率資源比較緊張的地區,或是地形復雜、人口密集的地區。同頻網則建設在農村地區,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和功率。同頻率在農村地區的實用性較強,其在農村地區的覆蓋技術也在不斷成熟。一般在農村地區都有天然的地形作為屏障,這能避免同頻網之間的互相干擾[4]。但是,一般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要將同頻網、單頻網和多頻網相互結合使用,這樣建立的覆蓋網才是實用、有效和高效的。3.2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工作模式。我國對于地面數字電視有明確的規定,對其內容有著相應嚴格的要求。因為載波模式、編碼頻率等相關內容各不相同,將其進行組合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至少能夠有300種以上的工作模式。我國未來要想更好地保障數字電視穩定發展,就要提高對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技術的要求。對于數字電視傳播系統而言,可以將其分為單頻、多頻和同頻三種網絡。其中單頻就是為了能夠減少傳播碼率,但同時其延遲也會有所增加,不過因為其自身具有很好的抗干擾能力,因此在建設覆蓋工程時,可以降低工程成本,保證信號覆蓋效果。這就需要地方電視的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在選擇工作模式的時候要從實際的工程建設角度出發,選擇實用性強的覆蓋網。3.3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技術架構。前端系統、傳輸鏈路和地面覆蓋網絡是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前端主要是由節目檢測、相應型號的編碼器所組成。對于一些市縣級的電視節目,就可以利用編碼器來對其進行編碼,然后將信號送入適配器中。根據其GPS授時器來插入SIP,并且及時對SIP進行校準。在完成對SIP的處理后,會利用光纖來進行擦混輸,各發射站在這其中通過調節頻率來獲取信號,然后通過適配器來了解SIP包中的具體內容。經過對節目的處理后,就可以將其輸入到發射機中,然后發射。
4地面數字電視的服務定位
地面電視廣播系統相對于有線、衛星等電視而言,其系統的基礎性更強,而且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更加廣泛,自身具備公益性、便捷性等特點。并且,這一系統也是作為為人們提供服務的重要方法,能夠為人們提供免費的廣播電視節目。我國對于這一系統主要是以提供服務為主,不管該地區是否已經覆蓋有線、衛星電視等,都會將其作為最基礎的系統,是一種必備的電視信號覆蓋方法。
5結語
在模數同播的階段,地面電視傳播覆蓋網開始受到各界的關注,國家開始出臺相關的政策保證數字化覆蓋網的順利建設,推進數字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為數字電視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在這其中有機遇也有挑戰,要如何正視這些問題,成為地方數字電視系統工作者目前的主要任務。在數字電視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各級數字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在數字電視覆蓋網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由于時代的發展,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發展要求更加穩定、可靠和安全,這就對電視傳播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覆蓋網和工作模式是目前國內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發展中的難點,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國內的地面數字電視的發展將會離目標更進一步。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工作者要加強對于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和工作模式的研究,定期收集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在不斷的研究和總結中完善地方數字電視的傳播系統,這將對覆蓋網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工作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要想為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電視節目和電視觀感,相關的工作人員就要密切關注地方的實際情況,及時掌握當地的數字電視系統的覆蓋網的規劃和設計技術,按照科學技術和規律進行恰當的規劃,保證國內數字電視系統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正強.模數同播階段地方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組網與工作模式研究[J].通訊世界,2018,336(5):46-49.
[2]鄒鳴.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覆蓋方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34(12):91.
[3]師楊.無線地面數字電視網絡覆蓋方案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11):125.
[4]樊菊萍.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覆蓋的分析及研究[J].電子世界,2018,547(13):69-70.
作者:胡平 單位:江安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 上一篇: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創新思考
- 下一篇:科技學術期刊建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