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2 11:33:09

導語:電商產業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商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按照全區優秀年輕干部能力素質培訓班教學安排,9月25日,全體學員實地參觀調研了大興安嶺電商產業園。全體學員通過深入了解電商產業發展現狀,課余時間查閱大量資料,并經過多輪集體討論,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電商產業發展形勢分析

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的突出代表,在促消費、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等方面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潛力,成為我國應對經濟下行趨勢、驅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是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快速擴增。2000年,中國網上交易額只有4000億美元,2013年至2017年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從10.40萬億增長到29.16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4%。2019年,據國家統計局電商交易平臺調查顯示,全國電商交易額已經發展到34.81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4%。電商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動力。二是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日漸形成。電子商務的崛起得益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人,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07億。同時,隨著在線支付技術與物流信息技術的普及,由電商交易服務、在線支付、倉儲物流等支撐服務業與衍生服務業,構成了日益完善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三是新消費模式引領電商快速發展。2019年我國直播電商總成交額超3000億元,特別是肺炎疫情的出現,讓這種新的消費模式更為凸顯。2019年底,國家啟動電商“十四五”規劃編制預研工作,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零售額達到10.6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對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貢獻率達45.7%,電商已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渠道。

二、我區電商產業發展現狀及啟示

大興安嶺地區電商產業發展較晚,但經過多年發展也取得了較好成果。目前,全區共建成電商產業園11個,入駐在孵企業178家,孵化出5個百萬粉絲網紅、42個十萬粉絲網紅、325個一萬粉絲網紅。近三年來,全區林下產品電子商務的累計交易額達到25.13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和網絡零售額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我區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示。啟示一,順應時代潮流,才能徹底走出轉型發展陣痛期。我區因林而生也因林而興,天然林全面停伐之后,一直在苦苦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電商打破了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的時空界限,加之我區擁有天然無污染的特色林下產品資源,正迎合著當前人們養生保健的主流消費理念。地委、行署充分認識到發展電子商務的重大意義,搶抓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興建了大興安嶺電商產業園,才有了25.13億元的銷售額。啟示二,政府搭臺引領,才能掀起電商發展熱潮。新產業的發展需要大膽嘗試,更需要政府的正確引領。地委、行署正是通過分三期建設電商產業園,一期重點培養個體創客,二期重點扶持大學生創業,三期重點發展電商網紅經濟,才有了近200家電商企業、近400個網紅的出現。啟示三,重視專業人才,才能讓電商產業篤行致遠。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電商產業發展必須有足夠的技術人才、銷售人才、管理人才,否則發展將無從談起。地委、行署正是看準了這一關鍵因素,出臺政策吸引人才回流,加大專業人員培訓力度,設立了電商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全面開展電商人才“百千萬”、網紅人才“十百千”培養工程,才會有現在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啟示四,重視產品營銷,才能形成產業良性循環。“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區采取線上線下雙向發力的方式,線下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博覽會,在揭陽市建成2個大興安嶺綠色食品旗艦店;線上建有淘寶、京東大興安嶺館和北極珍品匯電商平臺,先后與國內知名企業三只松鼠、百草味、浦發銀行等域外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累計訂單達3000萬元,讓大興安嶺品牌刷足了“存在感”,賺足了“影響力”。

三、我區電商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區電商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讓我們看到了林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希望,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區電商產業仍然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思想認識有偏差。人們普遍對電商認識較為模糊,認為電商就是淘寶、京東、拼多多,缺乏對“互聯網+”的深度理解,沒有把電商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來看待。還有的認為電商就是互聯網,只要會上網就行,實則“電”只是手段,“商”才是目的,缺乏對產品、銷售等各環節的充分認知很難發展壯大。二是人才短板難克服。我區條件艱苦,不僅人才短缺更面臨著缺人、缺人才、缺智力支撐的“三缺問題”。在電商產業發展上,產品開發、包裝設計、銷售渠道及團隊管理等方面,急需引進高端人才,也只有高端人才,才能把我區電商產業引領上高端的發展軌道。三是產業規模還不大。據商務部2018年統計,全國電子商務的區域結構中,東北地區僅占1.6%,具體到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雖然我區的電商龍頭“電商產業園”三年實現25.13億元的銷售額,但與三年GDP總量來比較的話比重很低,很難承擔起支柱產業的作用,距離產業轉型任重道遠。

四、我區電商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通過參觀調研和查閱資料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電商打破了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的時空界限,已經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響著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當下與未來。特別是我區正處于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快電商產業發展步伐。一是樹立“互聯網+”思維。建議邀請國內知名電商專家給全體干部進行深度的電商產業發展培訓,充分認識發展電商產業就是發展實體經濟,推進電商發展就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理念,從思想上、觀念上樹立互聯網思維。領導干部應樹立“電商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興安興”的發展觀念,增強使命擔當,扎實推進電商發展的基礎配套,做好全局謀劃,頂層設計。二是做好電商產業發展規劃。建議以國家制定《電商“十四五”規劃》為契機,組建班子或委托專家盡快制定《電商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和《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措施》,按照設立一個電商發展基金、培育多個“一地一品”網貨產業鏈、孵化多元電商團隊主體、搭建一群O2O平臺的構架,來發展“互聯網+”經濟,用足、用好國家扶持政策,形成未來五年我區電商產業發展的整體思路。同時,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打造,形成龍頭企業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并同步建設商品質量檢驗檢測認定中心,推進“三品一標”建設,確保網貨品牌質量。三是構建完整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是產業融合的橋梁也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發展電商產業必須從整合物流開始。建議學習先進地區成功經驗,政府出臺物流發展支持政策,依托本地有一定基礎與實力的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由企業負責直達林場、村鎮的物流配送網點建設,將分散的物流配送服務進行整合,形成集中倉儲、統配統發、線路清晰、覆蓋城鄉的統一物流配送體系,真正打通雙向物流“最后一公里”。四是多措并舉發展電商產業。建立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的電商創業、就業指導與技能培訓服務體系,壯大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管理人員隊伍和電商運營團隊,多層次多渠道引進、培育、孵化網紅企業和電商達人。強化資金扶持力度,設立農林產品銷售補貼、平臺建設、品牌打造、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專項資金,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引進社會資本、風險資本,打造電商與物流集聚區,有效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多向流通格局。出臺電商行業管理辦法,加強對電商經營活動的監管,引導電商從業人員組建行業組織,加強自主管理,打造興安電商誠信品牌,促進我區電商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