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美國際貿易法律風險防范與應對
時間:2022-12-06 10:24:25
導語:淺談中美國際貿易法律風險防范與應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額的逐年增長,中國的進出口企業不僅要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更需要應對國際貿易中出現的法律風險。而國際貿易糾紛的法律風險重在預防。中美之間由于未締結民商事雙邊司法合作條約,互相承認與執行判決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從事中美國際貿易的企業更需謹慎。
關鍵詞:國際貿易;仲裁條款;無單放貨;法律風險;信用保險
2017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總額超過4.1萬億美元,其中對美進出口超過5800億美元,占14.1%。最近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級,3月22日中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政府將在每年向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關稅。擬征收關稅的商品清單,將涵蓋1300種產品。4月2日,中國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水果、豬肉及其制品等7類128項輸華商品加征15%~25%的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研究是否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征收額外關稅。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6日作出強硬回應,稱中方必定予以堅決回擊、必定采取新的綜合應對措施,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堅決捍衛中國的利益。截至今日,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可能會對中國5000億的出口商品加征關稅。中美貿易爭端并不是一個新話題,過去一直存在。最近十年,中國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影響到了美國全球經濟霸主的地位,美國勢必會通過各種手段進行打壓。當然,中國也不會坐以待斃,因此中美貿易爭端會長期持續下去,只不過激烈程度會因各屆美國政府的政治策略不同而有所變化。
1風險與應對
中美貿易爭端愈演愈烈,在這樣貿易戰的風浪中,中小出口企業,猶如一葉葉扁舟,勢必會受到損害。如何才能躲過暗礁、險灘順利抵岸,是中小出口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應當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對美外貿風險?應當如何改變貿易策略來保持外貿的發展?中小企業無法改變國際政治環境,但是能改變自己。下面,筆者從國際貿易實務的角度,給出一些建議,供外貿出口企業參考。
2簽訂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并約定仲裁條款
在國際貿易實務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糾紛。如果協商無法解決,一般只能通過法院訴訟或者仲裁機構仲裁來解決。由于中美之間至今未能締結民商事雙邊司法合作條約,中美之間僅是通過“司法禮讓和互惠原則”來互相承認與執行對方的民事判決。中國法院的判決首次得到美國的承認,是《湖北葛洲壩三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中方企業與美國羅賓遜直升機公司因飛機墜毀引發的糾紛》一案。該案發生于1994年,訴訟周期長達17年。一直到2011年,美國法院才對湖北高院判決予以承認和執行。2011年7月,中方企業才拿到了美方企業數百萬美元的賠償款。中美之間的企業如果發生國際貿易糾紛,通過訴訟的途徑來解決,程序復雜,耗時長久,費用巨大,能否最終得到承認和執行的結果無法預料。然而,中美兩國均是《紐約公約》的成員國,能夠互相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但是,如果要通過仲裁機構仲裁的話,前提必須是貿易雙方約定了仲裁條款并且選擇了仲裁機構。目前,很多中小企業法律風險意識淡薄。仍然有很多企業,不與外商簽訂買賣合同,僅憑外商的訂單書(P.O.)或者向外商簽發形式發票(P.I.),就開始操作訂單。一旦發生貿易糾紛,由于沒有貿易合同及仲裁條款,根本無法啟動仲裁程序。因此,筆者建議,從事中美國際貿易的企業,務必簽訂正規的國際貿易合同,并且約定明確的仲裁機構,以通過仲裁來解決中美企業的國際貿易糾紛。截至2018年2月,中國與外國締結民商事司法合作雙邊條約一覽表,如表1所示。
3謹慎選擇出口貿易術語和支付方式
3.1貿易術語。目前,國際貿易實務中常用的貿易術語為FOB,CFR,CIF等。早在2000年外經貿部已經發文,建議外貿出口企業盡量選擇CFR或者CIF貿易術語交易。但是,仍然有很多企業,報價的時候還是使用FOB術語。使用FOB術語交易,一般由外國客戶向指定貨代訂立海上運輸合同。這就給了一些不良外商與非正規貨代操作無單放貨有了可乘之機。鑒于,實務中美國客戶一般居于強勢地位,特別是很多拼箱的貨物基本上為了清關的便利,一般都要求使用FOB術語。在此情況下,筆者建議出口企業首先要核實貨代的資質,是否已經在交通部進行了登記,另外務必要求貨代企業出具保函,保證如果發生無單放貨需承擔賠償責任。3.2支付方式。國際貿易貨款的支付方式,盡量選擇前T/T或者信用證。如果選擇即期D/P,最好預收較多的定金。選擇T/T支付方式,務必核實T/T是否實際到賬。需待貨款實際到賬后,再安排電放。筆者發現有部分企業,過分信任客戶,僅憑客戶的銀行電匯水單,就安排了貨物電放。最終,發現客戶的電匯水單是偽造的,而貨物已經被客戶提走。如果使用信用證付款方式,務必注意審核信用證中隱藏的軟條款。有些客戶開立信用證的時候,會故意制造一些隱蔽性的條款,這些條款賦予了開證申請人或開證行單方面的主動權,從而使信用證隨時因開證申請人或開證行單方面的行為而解除,達到打折扣款或者拖延付款甚至騙取財物的目的。發現軟條款,務必及時通知客戶修改,如果客戶拒絕修改,則堅決拒絕生產或者出運貨物。
4謹慎選擇船公司并盡量選擇憑指示提單
提單制度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提單是承運人交付貨物的物權憑證。我國法律規定,承運人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損害正本提單持有人權利的,正本提單持有人可以要求承運人承擔賠償責任。我國法律還規定,不管是記名提單還是憑指示提單均是物權憑證。但是,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規定,承運人有理由交貨給托運人在記名提單上所指定的收貨人,承運人向記名提單的記名人交付貨物時,不負有要求提貨人出示或提交記名提單的義務。2002年,最高院也通過《萬寶集團廣州菲達廠訴美國總統輪(APL)船公司無正本提單交貨糾紛案》的再審改判,認可了美國的上述法律規定。因此,從事中美貿易的企業,可以選擇使用中國或者非美國的船公司來避免上述風險。當然,如果一定要選擇美國船公司的話,也盡量要求出具憑指示提單,拒不接受記名提單。從最大程度上,規避無單放貨的風險。
5盡量投保出口信用保險
中國信用保險制度自1988年創辦以來,為推動中國的出口貿易,增強中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保障出口企業的收匯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中國從事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主要有兩家,一家是2001年成立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另外一家是2013年獲得批準的中國人保財險公司。從事中美貿易的企業,可以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將貿易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如果出險,一般可以獲得貨款80%左右的賠付。投保之后,企業可以爭取更多的貿易機會,降低收匯風險,避免外貿壞賬損失。此外,企業還可以將出口信用保險的保單權益轉讓給銀行,從而獲得融資貸款。因此,筆者建議,有條件的企業,盡量為出口貨物投保信用保險。
6結語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一帶一路”(TheBeltandRoad)倡議的推進,中國廣大出口企業將獲得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或者正在走出國門。到東南亞、非洲等地的發展中國家投資設廠,再從這些國家將貨物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跨境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日益發展,也將從一定程度上規避美國貿易關稅壁壘的影響。出口企業只有練好內功,不斷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品牌競爭力,提高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才能更好的應對國際貿易競爭。
參考文獻
[1]司玉琢.海商法專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涉外律師在行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3]外交部網站.我國對外締結司法協助及引渡條約情況[EB/OL].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tytj_674911/wgdwdjdsfhzty_674917/t1215630.shtml,2016-07-11.
作者:季建平 單位:江蘇華元民信律師事務所
- 上一篇: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完善
- 下一篇:大學生司法實踐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