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在現代企業商務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5-08 11:42:24
導語:經濟法在現代企業商務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法的設立和實行在社會經濟活動規范和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法治國家,經濟活動相關法律法規可以對社會經濟的各方參與主體進行協調及出現利益沖突時起到調節作用,從而促進經濟市場穩定、有序性地提升,對威脅經濟穩定的風險要素進行防控和消除。企業需要在經濟法的約束和指導下進行商務管理,充分了解經濟法并以此為依據進行經營管理的規劃,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本文結合經濟法的作用,重點就現代企業商務管理中經濟法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經濟法;現代企業;商務管理;應用
與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改革的深化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但與此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對于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必須要加以約束,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通過對各方經濟活動主體的規范營造有序的經濟環境。探討經濟法在商務管理中的應用對于現代企業的經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經濟法的特點
經濟法作為現代社會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應當符合社會一般價值取向,追求公平公正和經濟效益。其中公平性是經濟法的基本特點,無論社會經濟活動參與者處于什么階層,觸犯法律都應當接受制裁。經濟法制定是為提高參與者的經濟效益、維護經濟市場的穩定性而服務的,因而效益可以視作經濟法的追求目標。國家宏觀調控是經濟法發揮作用的主要形式,經濟法通過國家調控承擔一定的市場調節作用[1],以達到社會經濟參與主體協調和各類經濟目標的滿足。經濟法作為公法范疇的內容卻作用于私法領域,因而在實行過程中不能單純依靠公法實現,需要采用公法化的私法作用形式。通過對企業和其他經濟參與者行為的干預和調節,可以避免經濟主體發生違背經濟活動規律和規范的行為,對市場的調控作用進行補全。需要注意的是經濟法只是輔助,并不可完全取代市場機制。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應當基于市場經濟的規律,而不可過度干預,對于復雜的市場經濟活動某一環節的變動往往會帶來巨大的影響。經濟法為國家對經濟市場的宏觀調控提供了依據,可以針對性地對不合理的經濟活動進行打擊,提高經濟市場的規范性。
二、經濟法對于企業商務管理產生作用的依據
(一)經濟法作用的形式
經濟法對企業商務管理活動的作用方式也就是國家對市場機制進行矯正和調節的方式,在實際的法律實踐和經濟市場活動中除了直接參與部分經濟環節之外,還可以通過社會保障、經濟政策、行政市場管理等手段踐行經濟法。國家利用經濟法可以對市場中的各方主體進行協調,通過平衡各方利益達到經濟市場平衡的目標。我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國有企業等形式,以市場自我調節對存在缺陷進行彌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經濟活動的穩定性。經濟法的重點是對市場機制和國家干預進行結合和協調,通過對市場的共同調節作用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經濟法的產生
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是經濟法產生的主要原因,當制造生產業取得革命性的技術進步時,市場的交易活動數量不斷增加,容易出現各類的混亂行為,而市場自身的調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單純依靠市場調節作用容易導致不公平事件的發生,經濟效益也無法實現最大化,通過經濟法可以對市場經濟活動進行約束和規范,從而避免市場的混亂[2]。保障穩定也是經濟法的重要作用。
(三)國家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是經濟法作用的重要形式,改革的深化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激烈的企業競爭使得經濟環境也日趨復雜化,這時國家就必須要采取一定的調控策略對市場調控的不足進行解決,構建秩序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和共同繁榮創造有利的條件。對于商品交易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活動具有復雜性、多元化等特點,國家宏觀調控也必須要符合規律且具有針對性,而經濟法則恰恰為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的發揮提供了依據和指導。
(四)經濟活動的特點
經濟法的核心在于規范經濟,而經濟作為抽象的概念,現實中的經濟活動形式和參與主體均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經濟環境的主體繁多性、經濟關系的復雜性以及經濟資源的龐大性都是經濟法制定和實行需要考慮的內容。經濟法對于市場經濟的全體參與者具有廣泛適用的特點。
(五)經濟法的范圍和強制性
經濟法的適用范圍廣泛,對于現代企業商務管理而言經濟法會直接作用于縱向和橫向的經濟活動,經濟法不單單是一堆文字信息,作為國家規范經濟的法律具有強制性,當出現違反經濟法的行為時,無論其個人意愿和企業意愿為何,都必須要接受懲罰,經濟法促進了企業商務管理活動有效性的提高。
三、現代企業商務管理中經濟法的應用
(一)促進企業改制的順利實行
企業為了適應市場自身的經營范圍、經營活動和管理模式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創新,對于現代市場條件下的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可以在經濟法的指導下進行解決。例如對于股權結構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過股權結構的優化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改造中容易出現組織結構、股權結構等問題,對于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經濟法體系中的《公司法》則對企業的改制問題擬定了細致明確的條文對其進行規定,為企業改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指導和規范。此外對于企業改制中不平等股權導致的股東利益受損問題,也有相關的法律條文對股東權益進行保護,體現了經濟法追求公平和效益的雙重目標。
(二)保護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
所有權和經營權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經濟效益實現,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經營權和所有權進行被動或者主動分離,所有者會通過職業經理人的聘請實現管理權的轉移,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的混亂性,進而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例如職業經理人可能會由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目標,在經營權之下利用職務之便去占用攫取企業的公共利益,由于企業所有者無法對企業的組織架構和經營活動進行不間斷的監控,給經營者侵害自身利益創造了條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或者是正確處理該類事件,經濟法的相關法律對于企業的經營權的范疇和經濟犯罪行為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控制了企業資產被侵害的事件。
(三)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
除了有形的設備、物資等資產形式之外,知識產權也是現代企業的重要資產,近些年來國家和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并制定和調整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對于企業的市場競爭進行了限制和約束,明確規定了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其他企業核心技術的行為的違法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的公平競爭,對于誠信經濟環境的構建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我國經濟法體系中的《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將企業的核心技術保護列入其中,當企業的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利用法律武器通過上訴追回損失懲治犯罪。知識產權的涵蓋范圍較廣,企業的商標、核心技術、宣傳文案、企劃活動等均可以涵蓋在內,但是近年來出現了利用知識產權相關法案提前申請商標并訛詐企業或者個人的不良現象,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可以對其進行約束和懲治,因而經濟法需要根據市場表現和經濟活動主體的表現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3]。
(四)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應用
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發展普及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我國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對企業的電子商務管理活動進行約束和限制,促進了電子商務企業的健康發展。法律中對于電子商務交易雙方的責任和權益進行明確,并通過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對電子商務活動的參與主體進行約束和保護。綜上所述,經濟法的實行有利于對市場活動的參與各方的利益進行協調,從而維護經濟環境的穩定性,推動企業對效益和公平的目標的追求的實現。在企業商務管理活動中,經濟法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明確的企業管理活動和營收利益的權責劃分以及電子商務活動保障等形式,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永丹.淺析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與功能[J].法制與社會,2019(36):14-15.
[2]李劍.反壟斷違法還是管制逃避?——基于79號指導性案例的研究[J].南大法學,2020(01):152-166.
[3]吳俊彥,唐文軍.“法商融合”助推企業規制管理與發展[J].法制與社會,2020(24):146-147.
作者:何燊燊單位:浙江新希望律師事務所
- 上一篇:經濟增加值在企業經營績效評價的應用
- 下一篇:云計算電子政務平臺設計研究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