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8 03:01:49
導語: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為了落實課程思政,本文以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為例,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根據專業導論課程內容,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積極挖掘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元素,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專業自豪感、資源節約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
關鍵詞: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016年參加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在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上海大學首先跨出實施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第一步,首創“大國方略”特色課程在全國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2017年了實施綱要,并要求將上海在高校“課程思政”方面的取得的經驗向全國推廣。[3]“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不同,不能把兩者概念混淆,但是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過程中,兩者缺一不可,屬于同向同行。[4]為了開展“課程思政”,把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專業課課程過程中,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將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課程作為本專業的試點課程,組建專業導論課程教學團隊,積極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專業導論中,實現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5-6]
1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概況
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為面向大一新生的專業基礎課,是該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采礦工程是艱苦專業,再加上前幾年家長對煤礦的印象較差,造成全國采礦工程專業的學生基本上有轉專業的想法,尤其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就擔負起向學生介紹采礦工程專業是干什么,目前行業發展到什么水平,學了采礦工程專業有什么用,畢業了能去干什么,希望通過這門課讓學生對采礦工程專業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也擔負起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環境保護意識、愛國情操、社會責任意識、專業自豪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等任務,因此專業導論課開設了以下幾部分內容:采礦工程簡介及安全現狀分析、中國煤炭的開采歷史、煤的形成及分類、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采礦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采煤工藝概述和礦用設備概述。
2采礦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目前存在的問題
筆者所處的高校屬于地方型應用本科高校,專業課老師授課的出發點在于授課教的知識在工作崗位上是否能夠用到,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認為課程思政就是“思修”“馬原”“近現代史”和“毛概”等思政課程,[7]老師們對課程思政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認為課程思政就是思政課程,專業課中應該只講專業知識,很難融入思政元素,因此大部分老師也沒有去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思政元素。
3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與思考
3.1課程價值目標
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課程思政的價值目標是充分發揮專業導論課的專業知識及思想價值的引領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教育的內容利用PPT及課中潛移默化等手段,讓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學習這些內容,并積極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人生規劃融入采礦事業中去,樹立起良好的愛國精神、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專業自豪感、資源節約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
3.2思政元素的融入點
3.2.1采礦工程簡介及安全現狀分析本章主要講述采礦工程專業的重要性、專業簡介和安全現狀分析;根據主講內容可以提煉以下幾個思政元素:(1)通過介紹殲20、運20、航母、原子彈、電力、化工材料等與采礦工程專業的關系,突出采礦工程專業對國防、電力、化工、建筑的作用,讓學生產生專業自豪感和認同感,促使學生形成愛國、敬業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通過介紹貴州省煤炭發展史,對比新中國成立前貴州省煤炭開采落后現狀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省煤炭行業發展歷程,提煉從煤炭行業發展看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方面的卓越成就;從貴州省煤炭發展史,看我省煤炭行業發展的歷程,將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到講課過程中,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3)通過介紹采礦專業的開采對象主要有三大類:金屬礦床(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等)、非金屬礦床(金剛石、石墨、自然硫、硫鐵礦、水晶、剛玉、藍晶石等)和能源性礦產(煤、石油、天然氣、頁巖氣、可燃冰),改變學生對采礦工程專業的片面認識,認為采礦工程專業就是挖煤的,告訴學生看待事物不要片面,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看到事物的本質。(4)通過介紹近10年來煤礦事故的發生率變化情況,讓學生了解我國煤礦的安全系數近10年已經提高了20多倍,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改變學生的第一印象(煤礦不安全),告訴學生無論是世界還是我們自身都是不斷發展的,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從而取得進步。人生更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困難但又是不斷前進的過程。(5)通過介紹采礦工程專業領域院士的艱苦求學史,從這里可以延伸到“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教育學生要努力學習,只有現在努力了,將來才能收獲成功。3.2.2煤的形成及分類本章主要講述煤的種類、煤的形成過程;根據主講內容可以提煉以下幾個思政元素:(1)通過講述煤炭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了解煤炭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促使學生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2)通過講解煤炭的形成過程(泥炭-褐煤-煙煤和無煙煤),讓學生知道煤炭的每個過程都需要經歷很漫長的一段時間,告訴學生事物的發展是規律(量變引起質變),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將來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有美好的生活。生活是由點點滴滴組成的,我們要做到“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3.2.3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本章主要介紹煤炭的開采歷史、礦產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根據主講內容可以提煉以下幾個思政元素:(1)在講述中國煤炭的開采歷史時,充分介紹煤炭資源開采發展史的艱辛歷程以及先輩們為煤炭事業發展所付出的努力,讓學生有歷史認同感和專業認同感,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少玩游戲,積極投身到采礦行業中去,報效祖國。(2)在講授中國資源開發現狀及前景分析時,充分介紹我國礦產資源的現狀,告訴學生雖然我國有很多種礦產資源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我國人口比較多,人均資源擁有量很少,讓學生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3.2.4采煤工藝概述在講述采煤工藝時,介紹三種采煤工藝,充分對比三種采煤工藝,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發展對煤炭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從這里可以延伸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教育學生要充分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努力學習,不要虛度光陰,報效祖國。3.2.5言傳身教言傳不如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有時一句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政治素養和人文素養,在上課以及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應該向學生傳播正能量,引導其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4結語
本文針對采礦工程專業的特點、授課對象、培養目標及課程思政的要求,設計了5部分內容,在課題組的共同努力下,結合講授的內容,挖掘出了相應的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導論課程內容中,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參考文獻
[1]辛國江,丁長松,周燃犀.關于理工科專業課課程思政的一點思考——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導論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105):273-275.
[2]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3]趙鳴歧.高校專業類課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原則、任務與標準[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5):86-90.
[4]邱仁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理論闡釋[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6):109-113.
[5]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6]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22(2):98-104.
[7]曾造,曾兵芳,趙高禹.化學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20,38(3):143-149.
作者:李回貴 許國勝 趙明洲 蘇德國 單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礦業工程學院
- 上一篇: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巖土工程的應用
- 下一篇:城市地下空間巖土工程安全技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