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維修措施

時間:2022-07-14 10:41:35

導語: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維修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維修措施

摘要:介紹了公路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現狀,分析了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問題的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從細化管理指標、增加保養力度、人力資源管理三個角度提出了較有針對性的運維管理措施,以提高了管理效率與維修水平,促進公路工程的全要素生產率。

關鍵詞: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維修

近年來,通過大型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不僅提升了公路工程項目施工方面的“基建能力”,也完善了我國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短板”,發揮了具有中國“制度優勢”的特色,將我國公路工程施工方面的物質生產效率提升擴展到了更大范圍的效用生產效率層面。尤其是配套推進了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運維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與維修水平,促進了公路工程的全要素生產率。

1公路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管理維修現狀

當前,公路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中增加了技術經濟管理,將機械設備管理工作與全生命周期理論基礎上的公路工程生產建設產業鏈條進行了對接,形成了全過程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方案。從特征方面看,更加注重全程性、全方位性、全要素性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具體而言,在不同的施工建設環節,制定了與分項目施工實踐中相匹配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方案,加上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有效實現了實時監測、高效管理、實時維修等措施[1-2]。但是,由于機械設備,如壓路機、攤鋪機等在實際的應用中,受到公路工程分段施工等限定,因此,在總項目方面的系統性管理與配套性的管理維修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配套的制度規范條例細化、評估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的配套應用相對不足。整體上的機械設備管理內容已經相對完整、技術經濟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已經獲得應用,仍需要從精細化管理的層面,對其中的管理體制、維修保養、安全檢測等工作進行細化指標方面的處理等。

2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影響因素

2.1管理體制不完善

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在新型公路工程產業鏈條中,被納入到了統一生產管理之內。然而,在具體的管理機構設置、管理制度規范、各項管理機制方面,仍然存在細致性不足的問題,由此也導致了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比如,在職能與責任的對應性設置方面,部門管理雖然有明確設置,但是將職能與崗位責任的匹配相對較弱。因此,當公路工程在實際的分段施工實踐過程中,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人員,受到“點多線長”與“頻繁調度”的影響,極易導致混亂、偷懶、松散等現象,從而影響施工進度安排與質量控制管理。

2.2重運維與輕保養

由于公路工程項目施工時間緊、分點多、施工銜接緊密,因而在實際的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普遍存在使用過度現象。如壓路機、攤鋪機等,基本上均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在這種工況之下,不僅降低了機械設備本身的使用壽命,也使機械設備在實際使用中發生了各類零部件的磨損、老化等問題。若不進行及時維修與更換,則容易引發設備故障。但是,根據近年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經驗表明,一直存在的“重運維管理、輕常態化保養”問題,未能獲得有效解決,因而也造成了設備故障頻發、運維成本持續增加的問題。

2.3人才的配置不足

新時代的公路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方面,雖然增強了技術經濟管理與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綜合素質型人才的缺乏,以及相關人才的配置數量、配置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在實際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過程中,導致了一人身兼數職,各管理人員都在看管機械設備,管理效率卻無法提高的矛盾現象。尤其是在租賃與購置兩種不同的機械設備使用方式下,管理人員也存在“輕租賃設備,重購置設備”的管理與維修,給公路工程實際的施工進度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同時也阻礙了機械設備發揮其作為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

3提升公路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措施

下面分別從細化管理指標、增加保養力度、人力資源管理三個角度展開分析。

3.1細化管理指標,加強權責對應

首先,應該按照當前的機械設備故障與問題清單,對應地細化公路工程的機械設備管理指標,這樣,能夠使影響因素與管理內容實現有效的對應,可以通過克服相關影響因素,完善管理內容,提高管理效用。其次,為了保障管理體制的完善性,需要運用管理指標,逆向檢驗當前機械設備的管理制度規范條例與各項管理機制。并在完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應用“權責制度”,以具體的分項目、崗位職能,匹配設置對應的激勵機制、獎懲機制,確保客觀的管理標準與主觀的管理責任相結合,共同促進管理效用的提高[3-4]。

3.2實施防治結合,增強保養力度

目前,需要從全生命周期的長遠角度,考慮對機械設備故障與問題的預防。這樣,就利于補足“重運維管理,輕維修保養”方面的“短板”,從而將預防管理和管理維修結合起來,推進防治結合原則的應用。根據當前保養不足的問題,建議按照設備故障與問題清單、管理指標,實施全面性的常態化保養,尤其應該將保養與故障檢查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較好的使保養過程與安全檢測過程形成密切對應關系,一旦發現潛在隱患,即可以通過保養措施加以預防。既可以降低機械設備與維修時的運維管理成本,也可以真正建立起預防性管理方案。

3.3推進人才培訓,提升安全檢測

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實踐中的人才數量不足與質量不高,是導致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相對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議運用現階段公路施工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結合全生命周期理論限定下的公路工程新型產業鏈條,積極推進全面性的機械設備與維修知識培訓,確保在健全其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安全檢測方面的業務技能培訓。比如,機械設備的安全監督、安全指標檢查、安全操作指導等,盡可能將機械事故控制在安全范圍之內。并運用其培訓后的專業技能,為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提供標準化管理,保障整個公路工程設備與人員的安全等。再如,通過培訓過程的檔案管理,實施能力評估,再按照能力將人才配置到具體的項目與崗位之中,推進“材盡其用”等。

4結語

我國公路工程施工中,擴增了市場在其資源優化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一方面,通過吸收“系統控制理論”與“產業鏈思維”,強化了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在公路工程施工各個環節的指標化應用;另一方面,運用“工業設計思維”,擴大了對施工機械設備運維管理的研發設計投入,為我國新時期公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同時,借助安全管理與施工技術之間的資源融合,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項目管理方案。因此,建議在新時期持續推進機械設備管理方面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研發,為我國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向全球市場輸出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林新.機械設備管理中機械修理維護的意義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20,14(2):283-284.

[2]司鵬剛.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湖北農機化,2020,8(8):112-113.

[3]徐振軍.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與機械成本控制對策[J].中國設備工程,2020,16(1):55-56.

[4]馬江橋.地鐵工程建設標準與其造價的關聯性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7(4):220-221.

作者:張卓 單位: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