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管理策略
時間:2022-10-06 11:17:34
導語:淺談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工程機械設備的采購價格關系著工程整體成本,所購入的機械設備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機械設備采購并不是像字面意思那樣,只是購買工程所需的設備的那么簡單。本文首先指出在質量監管不夠嚴格的市場環境中,采購方一味追求壓價而降低成本的做法是造成采購質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其次表明工程機械采購要遵循適時、適價、適地、適量等原則,最后對如何加強采購管理提出了更為詳細的建議。
關鍵詞: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管理;策略
機械設備自身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施工質量。以往企業會選擇對機械設備進行租賃來滿足自己的生產需求,但是設備租賃常常會由于其服務落后、管理復雜和資金不可控等原因,給企業帶來諸多的麻煩與問題,因而如今大多數企業在自身資源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時,會選擇自行采購機械設備。但是機械設備的采購費用并不是個小數目,采購過程中如何甄別選擇供應商,如何在保證設備質量的前提下,壓低采購成本,又成了如今每個企業都要思考的新問題。
一、影響工程機械設備采購質量的因素
影響工程機械設備采購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對其進行簡單分類的話,我們認為可以從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方面對采購質量失控作出解釋。所謂內部原因,主要是指企業采購人員的質量意識不充分,在采購過程中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節省成本,增加利潤,而對于機械設備的質量考查的不夠仔細,在采購環節為了控制成本而去買質量不佳的機械設備,非但不會為企業增加利潤,還會由于設備質量問題導致工程出現停工、返工等一系列問題。而影響采購質量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當前市場經濟相關的機制還不夠完善,對工程機械設備的買賣的市場監管不夠嚴格,一些生產銷售廠家鉆市場空子,出售一些質量不一又不易分辨的機械設備,對采購人員造成影響。
二、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管理的基本原則
對于工程機械設備的采購,需遵循適地、適量、適價、適時這四“適”原則。其中適地,是指選擇與離工程所在地距離比較近的供應商,因為雙方離得比較近的話,對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等問題的溝通上會更加及時,同時也能夠減少運費。適量,是指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采購數量要符合工程實際生產需求,要是購進的設備不足以支撐生產需求,就會影響工程進度,而如果太多,超過了實際所需的話,不但會浪費資金,還會導致庫存增加、設備積壓,在存儲管理上也造成一定的影響。適價,就是指機械設備的價格要適當,太低質量無法保證,太高增加成本。而適時,就是指對于工程機械設備的采購,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要根據工程所需進行采購,采購過早或造成庫存積壓,采購過晚又會影響工程的正常進行。
三、工程機械設備的采購管理策略
(一)采購設備之前的準備。做好采購前的準備工作,可以大大減少采購工作中出現的失誤,保證機械設備的質量。首先,企業中的技術人員要根據相關技術要求,對工程機械設備采購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出提示,并提前做好預備方案,實現風險的規避。其次,為避免資金浪費與庫存積壓,在采購前要提高對機械設備通用性的重視,考慮不同供應商提供的設備之間是不是可以相互銜接,如果有些供應商提供的設備只能自己獨立運行,與其他設備之間沒有通用性,就可能造成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要將機械設備零件本身是否可以互換作為參考條件,盡可能地減少庫存中需要進行備件的數量。最后,為了保證所購的機械設備實際應用,降低后期對機械設備的維護難度,采購人員還要有購買國標件的意識,在購買時避免選擇那些非標件的機械設備。(二)選定合適的商家。如何從眾多生產銷售工程所需機械設備的商家中選擇最適合的合作伙伴,這是比較困難的一項工作,需要采購人員前期做好充足的市場調查,掌握目標商家市場報價、商家資質、成立時間、主營產品、資信規模、客戶調查、所銷售的機械設備的技術參數、數量等信息,并對其真實性進行考察。另外采購人員平時也要多留意相關行業信息,經常會有一些不良商家,可以直接將被曝光的不良商家拉進黑名單。我們可以選擇在行業和社會上名氣比較大的商家進行合作。另外,還需要認真比對同檔次、同品類的商家,例如打算購進滑移裝載機,市場名氣比較大的、同品類、同檔次的商家也比較多,比如我們國貨浣熊、徐工,國外的還有卡特等,他們的裝卸功能實際上都非常優秀且不分伯仲,但是從配置上看,可以明顯看出各品牌商品的優缺點,因此在選擇商家上,我們要對其進行多方面的比對和考量,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商家。(三)確定采購方式。采購人員在評估完所需購入的機械設備之后,就要開始考量技術含量、性價比、購買渠道等條件,對采購方式進行最終的確定。有詢價采購的方式,這種采購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比較廠家報價,從中進行選擇。還有競爭性談判,就是將幾家有意愿的廠商聚集起來,大家一起對采購事宜進行談判,招標人從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家。競爭性談判和邀請招標采購的方式比較類似,后者也是向有意愿的幾家廠商發出邀請函,讓他們應邀前來投標,再從中做出選擇。而公開招標,就是提前不限定供應商,使招標面向全行業,凡是對招標公告有意的供應商都可以來投標,招標人再從中選出最佳人選。在招標環節,我們需要避免出現招標環節失真的問題。即采購方為了保證招標過程所謂的公平,會找一些不同檔次的產品放在一起比較價格,可是這樣的做法就讓招標變得沒有意義,因為如果出現了低價,我們也不敢貿然的接受。在招標過程中,有時會用到低價原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低價,并不是投標廠家自己給出的報價,而是采購方自己對綜合成本預算出的低價,而且低價原則也只是適用于利用率比較低的設備。如果需要采購的設備比較復雜或者利用率比較高,就不能只看中其是否低價,而應該著重考量其售后服務、品牌、技術性能,這些方面如果比較優秀的話,其價格相應就會比較高。除了以上四種方式之外,有時還會直接選定供應商,而直接選定的供應商則是之前合作過的,感覺他們的售后服務、產品質量等都比較滿意的,如果他們這次給出的價格可以接受,采購方就會直接從那里購買,省去甄別商家等一系列的麻煩。(四)簽訂設備采購合同。當通過招標活動,確定了中標人之后,就要進入到簽訂采購合同的環節。首先需要對中標方發放中標通知書,告知中標方在一定時間內,在合同中寫明設備的質保期、價格、時間以及設備的型號、數量等信息。特別是對于機械設備的質保期,要給出準確具體的說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些設備缺陷并不會馬上顯現出來,往往是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后,才開始出現故障,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已經超出了質保期。所以在制定合同內容時,要重點明確設備核心部件的質保期限,最好可以延長質保時間。另外,在合同中要附加一些資料,比如產品的合格證以及一些技術資料,其中產品合格證,主要是為了應對業主檢查、質檢部門抽檢,如果一開始沒有提供合格證,遇到檢查再去找廠商要的話,就會浪費許多時間,帶來諸多的不便,而技術資料則主要是為了為后期機械設備的維護節省時間和成本。(五)安裝驗收。之前在簽訂合同時,就要對設備的驗收程序做出明確的約定,等真正到了驗收環節時,供采雙方就可以對照合同開始驗收。對于機械設備的驗收,主要分成初步驗收和質量驗收兩大部分。所謂初步驗收,就是采購方根據合同約定,核對機械設備的配件、型號、外觀、數量、包裝等信息,如果與合同約定內容有出入,就要要求供應室及時作出調整。在機械設備眾多信息都核對無誤之后,便要安裝與調試設備,使其處于運行狀態,檢查其電氣系統、液壓、動力等是否正常,確定其可以滿足工程施工所需,一切正常之后,便算結束了初步的驗收,可以進入質量驗收環節。所謂質量驗收,就是檢驗設的性能,例如對壓路機的頻率、振幅等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當發現設備的性能與合同要求不符時,可要求供應商進行調整。之后保證所有購入的機械設備的基礎信息與技術性能、質量都能滿足工程施工需求、符合合同約定之后,才能確定合格證明,也就是從簽訂證明的這一刻起,所采購的機械設備便開始計算了質保期。(六)售后服務。售后服務是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處于工作狀態的機械設備,會出現一定的消耗和磨損,需要進行定期檢修與維護,因而需要采取強制保養的原則。要遵循使用說明,在一定時間內對油品的數量、品牌進行更換,如果在更換時碰到了操作人員沒有辦法解決的困難,可以向機械設備的供應商尋求幫助,讓其派來技術人員幫助我們完成相應的維修保養工作。當然在采購合同中,最好還要雙方在機械設備的售后服務上達成共識,明確雙方對應的責任,避免日后出現問題雙方拒不認賬的問題。另外供應商還需要派遣工程師幫助企業人員掌握機械設備使用技術,減少由人為操作造成的機械設備的損壞。
四、結語
工程機械設備采購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采購環節中處處隱藏著可能造成采購質量出現偏差的問題,需要采購人員增強質量意識,遵照適時、適地、適量、適價等原則,甄選價格合適、質量過硬的設備進行采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企業節省生產成本,保證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孫曉燕,孫爍.淺談水利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與養護[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7):21-23.
[2]馬健.維修保養技術在我國建筑工程機械設備領域中得到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5):121.
[3]張明會.淺議煤礦設備招標采購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5):41-42.
[4]劉傳明,傅向民,曹慧,等.工程與物資采購之界面問題探討——淺談特種設備招標采購中的資質設置[J].石油石化物資采購.2015(08):56-57.
[5]許三鵬,李素真,呂志芳,等.淺談裝備制造企業機械設備的招標采購[J].中國設備工程.2013(07):51-52.
作者:丁潔 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
- 上一篇:執法局脫貧攻堅自查報告
- 下一篇:電子商務平臺物資采購管控及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