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成本管理系統構建及措施研討

時間:2022-11-09 05:53:00

導語:醫院成本管理系統構建及措施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成本管理系統構建及措施研討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和醫療體制改革,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與挑戰。醫院要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必須在保證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醫院的成本支出最小化。加強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開展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這不僅有助于醫院增強競爭能力、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同時也可以為上級管理部門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和醫院補償機制提供參考依據。目前醫院成本管理的難點在于:醫院領導和職工缺乏成本意識、核算對象(末級)不能確定、人數和工作量等基礎數據欠缺、分配參數無法確定、分攤流程不準確、沒有科學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控制沒有落實到責任人等問題。為了克服困難、加強成本管理,我們引進和應用了成本管理軟件,同時,探索構建適合我院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積極開展醫院全成本核算。

1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框架

市場上的成本管理類軟件很多,我們通過考察比較,認為北京望海的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信息系統軟件較為成熟與完善。它遵循醫院財務會計制度,按照預算支出科目確定成本項目,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運用分項逐級分步結轉法分攤成本,并將成本核算定位在能生產(提供)最終醫療產品(服務)的科室(即臨床科室),這些原理都與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基礎理論相一致。同時它能夠實現與財務管理系統和醫療信息系統等(HIS)軟件對接,形成數據共享的完整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這也與我們構建的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框架基本一致。因此我們通過該軟件,搭建我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為了方便實施,將成本管理系統劃分為幾個子系統:

(1)全成本核算系統:采集相關數據,進行全成本核算。

(2)成本管理系統:根據全成本核算結果,分析成本變動原因,控制成本,提供管理評價。

(3)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系統、床日和診次成本核算系統、病種成本核算系統:針對不同核算對象,細化成本核算。

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

2醫院全成本核算系統基礎工作

(1)建立成本核算機構與人員配備。建立成本核算領導小組,負責成本核算工作順利開展。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組,負責成本核算的具體實施。建立信息系統實施項目小組,負責成本軟件項目實施。同時財務部至少設置一名專職成本核算員,負責成本核算與分析等工作。信息部設置成本系統維護人員,負責成本數據的維護和備份等工作。

(2)配置成本核算系統所需硬件設施。包括服務器、客戶端電腦及必要的局域網環境,并做好與財務管理系統、HIS等軟件的數據接口。

(3)確定成本核算對象和代碼。成本核算對象即醫院科室,包括臨床服務類、醫療技術類、醫療輔助類和行政后勤類4個大類。在此基礎上根據科室性質劃分明細類別,確定末級成本核算對象,編寫統一代碼。如我院普外科門診代碼為“10.04.01.01.01”,表示“臨床-外科-普外科-門急診-門診”;財務會計室代碼為“40.05.01”,表示“行政-財務部-會計室”。另設公用成本代碼“AAAAAA”歸集沒有特定對象的成本。

(4)區分成本費用性質并分類。將醫院成本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等,便于以后成本核算與分析。如直接成本直接計入核算對象,間接成本分攤計入;成本分攤時,變動成本根據工作量或內部服務量等參數分攤,固定成本根據房屋面積或人員比例等參數分攤。

(5)確定成本核算項目和代碼。成本核算項目原則上與預算支出科目一致,從而保證成本核算資料與財務會計核算資料口徑一致,便于檢查核對、比較分析。按照成本核算項目,明確責任部門,實行成本項目上報歸口管理,保障成本數據及時準確上報。

(6)確定醫院收入項目和代碼。以收費項目編碼為基礎編制收入項目字典,對新增項目經常檢查維護。

(7)確定基礎數據和分配參數。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準確統計各科人員、房屋面積、固定資產總值、水電煤消耗等科室數據。向醫輔部門和后勤部門收集內部服務量和工作量等統計數據。通過HIS系統取得門診、住院流量數據和各科收入。

(8)規范信息傳遞和工作流程。財務部負責收集整理成本核算的原始記錄和憑證,建立成本憑證和資料的傳遞程序。醫院各部門間相互配合,共同建立規范、暢通、及時的成本信息傳遞渠道。

3醫院全成本核算的分攤方法與流程

我們根據醫院業務流程,按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則,將全院各科成本按照分項逐級分步結轉的方法進行分攤,最終將所有成本分配到臨床服務類科室。具體分攤方法如下:

(1)第一級分攤:公共成本分攤,即對不能直接計入核算對象(科室)的當期成本,統一歸集,作為公共成本,根據人員比例或房屋面積等參數進行分攤。

(2)第二級分攤:管理成本分攤,將全院行政后勤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計入科室的成本和分攤計入的部分,根據人員比例進行分攤。

(3)第三級分攤:醫療輔助成本分攤,將醫療輔助類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計入科室的成本和分攤計入的部分,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以內部服務量為參數進行分攤。

(4)第四級分攤:醫療技術成本分攤,將醫技類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計入科室的成本和分攤計入的部分,根據收支配比等原則進行分攤。科研教學科室成本不再參與第四級分攤。

全成本核算的分攤流程如圖2所示。

4醫院全成本核算系統實施成效

全成本核算系統的實施運用,對醫院各個方面的管理都起到積極作用。

(1)有利于財務部門加強成本管理。通過全成本核算系統,財務人員可以隨時查看醫院成本數據,并能找到對應的財務數據與原始憑證。每月結賬后產生全成本核算報表,真實反映醫院全部收入、成本與結余情況,財務人員通過報表分析,查找成本變動原因,找到成本控制點。

(2)有利于科室主任加強科室管理。通過分析全成本分攤表和成本分類分析表等報表,科室主任可以了解其科室成本構成,通過調整收入結構和成本結構,提高科室效益。

(3)有利于醫院管理者加強經營決策。管理者可以通過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了解醫院成本動態,通過成本數據和成本報表綜合評價醫院人、財、物等資源的利用情況,并找到管理疏漏,加強資源控制和決策判斷。

(4)有利于醫院內部的考核分配。通過在獎金分配績效考核中引入成本數據,既能督促科室重視和加強成本管理,又能建立起科學的醫院內部分配機制,并把成本控制落實到具體責任人。

5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后續工作

在實施醫院全成本核算系統過程中,財務部門和管理部門共同發現問題、查找原因,積極采取措施穩步推進系統實施。成本管理工作不再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而是整個醫院形成統一整體,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我們欣喜地看到醫院全成本核算系統成功實施并初見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最終目的是構建實施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還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思考解決,比如:

(1)加強資產管理。建立物資管理部門,對衛生材料、設備和基建物資等統一由物資管理部門負責招標采購、考核管理。

(2)調整經營觀念。醫院資源的使用率要和業務量相配比,努力提高人員、床位和設備等資源的使用效率。

(3)準備后續模塊。通過全成本核算系統運行,完善成本基礎數據,積累成本歷史數據,收集成本分析參數,準備實施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