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和方法
時間:2022-11-14 05:19:12
導語: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是任何企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職位,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需要一大批綜合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優秀會計人才。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主體作用,深刻認識到會計成本管理教學的重要性,探索一條全新的教學路徑,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文章立足于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現狀,對科學、高效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有所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現狀;教學思路和方法
當前企業正處于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財務管理的創新已成必然趨勢,對會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較弱,無法滿足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為充分發揮高職院校陣地優勢,實現會計人才預期培養目標,便需要找出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滿足企業和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幫助其更好的完成就業。
一、加強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的必要性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以及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社會需要更多的高素質、實用型會計人才。面對這種情形,高職院校應切實擔負起人才培養責任,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以培養多層次的會計專業人才為終極目標,幫助會計專業學生構建完善的重視體系,學習新的會計知識和方法,并提高實踐教學力度,強化會計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基礎,確保教學的高效性及實用性。由此可見,加強會計成本管理教學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高職院校必須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以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教學方法落后。基本是采用滿堂灌、填鴨式方法,對理論知識和會計技能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反復計算訓練,學生缺乏對全工作過程的深刻認識。第二,教學內容陳舊。開展教學時仍然沿用原有教材,沒有擺脫大學本科教材的影響,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脫節嚴重,實踐應用性不強,無法突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特點,同時也沒有根據新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及要求,對課本內容作出調整。第三,實踐教學不足。在安排會計成本管理教學課時時,實訓教學所占比重較少,無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動手操作機會,學生的實戰能力較弱,無法滿足會計崗位工作要求。第四,考核不夠合理。基本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沒有將過程評價引入其中,考評結果存在嚴重的片面化問題,只能反映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無法得知其實踐應用能力,難以保證考核的客觀性和有效性。第五,師資力量薄弱。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隊伍中,大部分老師都沒有會計工作經歷,雖然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實際工作能力較弱,并且雙師型教師建設力度不足,也沒有聘請企業會計人員作為兼職教師。
三、高職院校會計成本管理教學的思路和方法
為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便需要加快會計成本管理教學改革,探索一條科學、高效的教學路徑,轉變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法。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開展成本會計管理教學時,應引入多種教學手段,并加以靈活運用。比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選取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案例,讓學生進行成本核算、分析及控制,體現出教學的實用性。同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與同學展開討論,解決會計成本管理問題。此外,還可以選擇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教學方法,提高對電算化教學的重視力度,讓學生掌握先進的會計知識及技能。
(二)整合優化教學內容
首先,應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教學內容進行合并,并根據新會計準則規定,增加或者刪減部分教學內容,如刪除《中級財務會計》中的會計目標、基本假設等理論知識等。其次,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根據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具體工作要求,以及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所造成的影響,對會計成本管理教材做出科學調整,與社會和行業接軌,提高會計專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實踐教學力度
一方面,科學安排教學課時,適當增加實戰課所占比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檢驗并鞏固理論知識學習成果,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加以靈活運用,提高自身會計成本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應完善實訓室基礎設施,真實模擬會計工作崗位,使用與實際工作相同的憑證、賬簿,要求學生對人工費、材料費、生產費等進行計算與核對,編制會計成本管理賬目,在實訓過程中強化自身的操作技能。
(四)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采用多種考評方法,構建完善的考評機制。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對其進行動態考核。同時,完成階段性教學后,設計多個實戰項目,讓學生完成會計成本管理相關工作,并給出具體案例,要求學生采用電算化方法,進行成本核算、賬簿編制、報表制作等,考察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再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作為學生的最終考核結果,確保會計成本管理教學考核的全面性、客觀性。
(五)重視師資力量建設
第一,高職院校應鼓勵會計專業教師自主學習,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定期對其進行集體培訓,學習并掌握新的會計知識和技能。第二,可以聘請優秀企業的會計人員,到學校與教師分享工作經驗,并加強與已經執行新會計準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老師爭取更多實踐機會,增強其教學指導能力。第三,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企業會計人員,作為兼職教師,補充教師隊伍力量,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確保會計成本管理教學質量。要培養更多優秀的會計人才,加快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職院校便需要積極推進會計成本教學改革。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立足于教學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深入分析,創新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會計成本管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強化學生的專業素質及職業能力,實現預期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開展提供會計人才保障。
作者:張茜 單位: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房地產工程管理與項目成本管理對策
- 下一篇:價值鏈視角下星級酒店成本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