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財務本質淺談論文
時間:2022-04-23 03:29:00
導語:現代財務本質淺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本文主要從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標志;“財權流”是現代財務本質的恰當表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財權”概念是一個與“產權”相似的經濟學范疇、公司是否擁有獨立自主的法人財產權與公司是否能獨立理財在涵義上是協同的、現代財務與傳統財務相區別的根本標、企業不是獨立的產權主體、我國的傳統國有企業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財務及其活動、財權是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根本標志,也是企業是否真正開展財務活動的標準、一種理論的推進,往往是一個“揚棄”的過程,而不是全盤否定、“財權流”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表述,貫穿了財務基本理論的始末等。具體請詳見。
在我國,財務本質理論的討論由來已久,主要有貨幣收支活動論、貨幣關系論、分配關系論、價值運動論、資金活動論、本金投入與收益論等幾種觀點,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財務的某些特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推進了財務本質理論的建設。本文試從現代產權理論入手,從與“產權”相近的“財權”角度,對現代財務的本質作一初淺的探索。
一、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標志:
財權
1.財權的基本內涵“財權”概念是一個與“產權”相似的經濟學范疇,它表現為某一主體對財力所擁有的支配權,包括收益權、投資權、籌資權、財務預決策權等權能。這一支配權顯然起源于原始產權主體,與原始產權主體的權能相依附、相伴隨。隨著產權的分離,財權的部分權能也隨著原始產權主體與法人產權主體的分離而讓渡和分離,這樣原始產權主體在擁有剩余索取權的同時,也擁有收益權這一財權(當然是產權的權能);法人產權主體在擁有占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等產權權能的同時,也擁有了與此相聯系的收益權、投資權等財權(當然也是產權權能)。這樣對獨資企業而言,由于產權沒有分離,企業在擁有完整的產權的同時,也擁有全部的財權。對于產權分離的現代公司而言,財權隨著產權的分解而分解,公司只擁有部分的財權。在嚴格的法人治理結構下,法人產權主體所擁有的產權權能具有獨立性,公司的財權在其擁有的范圍內也具有高度的獨立性。公司是否擁有獨立自主的法人財產權與公司是否能獨立理財在涵義上是協同的。由此,理想的財權在獨資企業是獨立的,在公司制企業也應是獨立的。同產權一樣,財權同樣應具有可分性、可明晰性和獨立性等特征,否則便成了與模糊產權關系相伴隨的模糊的財權關系,或稱模糊的財務關系。作為財產權的產權,它從兩個方面對財產實施管理,即實物形態的財產和價值形態的財產,如占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等基本上是從實物形態對財產實施產權管理,我國目前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所實施的職能基本上處于這種狀態。而財權側重于對財力的配置,也就是從價值形態上對資金(本金)進行配置或支配。也就是說,在財權歸于產權的內容中,主管價值形態的權能,并構成法人財產權的核心內容。如收益權以及收益分配權、籌資決策權、投資決策權、資金使用權、成本費用開支權、訂價權等。
2.現代財務與傳統財務相區別的根本標志。在我國傳統的國有經濟中,國家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唯一所有者,企業作為經營者只有有限的管理權,國家政府融行政職能、經濟調控只能和所有者職能于一體,造成了國家與企業的行政關系和經濟關系混淆不清,國有企業的內部無論原始產權還是對生產要素的支配、占有、使用權都統歸于國家所有者,企業不是獨立的產權主體。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法人產權得以提出和確立。企業產權的擁有者就是產權主體,當企業所有產權的邊界都十分清晰時,市場經濟的主體才能真正形成,企業才能成為既有內在動力,又有行為約束機制的經濟實體。與產權制度相適應,我國傳統的國有企業實質上屬于沒有財權的“財務”,企業財務是財政體系中的基礎部分,成為國家駐廠的“核算員”,一切按計劃行事,“??顚S谩薄ⅰ叭纹胶狻?,企業沒有獨立的財權(也沒有法人產權)。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的傳統國有企業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財務及其活動,至少可稱為無財權的“財務”。那時所謂的“財務活動”是與會計活動融為一體的(會計無需財權),因此,在沒有財權的前提下,要對財務和會計作出區別是十分困難的,理論界關于“大財務”或“大會計”的分困難的,理論界關于“大財務”或“大會計”的爭論也就不足為怪了。隨著企業產權主體地位的確立,企業也相應取得了自己獨立的財權,企業有權在法人產權的范圍內獨立行使投資權和收益(分配)權等各項權能??梢哉f,獨立財權的確立,是現代企業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根本標志,是企業是否真正開展財務活動的標志,也是財務區別于會計的重要“法碼”。
二、“財權流”是現代財務本質的恰當表述
依上所述,財權作為一種與現代產權思想相適應的財務觀念已經滲透到現代財務的一切領域和一切方面。這在學術界已經引起了重視和共鳴?!皬奈鞣截攧盏难芯績热輥砜矗趯θ谫Y政策、財務結構、投資規劃、利潤分配、公司改組等一系列財務基本問題的分析闡述中,始終滲透著‘權力’問題,完全可以說是‘價值’與‘權力’的綜合考察,如果單純從‘價值’來論述財務問題,會將其引入歧途”。而且,“單純以‘權利’論‘權利’,或者單純以‘價值’論‘價值’,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研究結論,也不利于發展財務理論,服務財務實踐。財務管理不是簡單的對資金運動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資金運動的管理實現產權管理,是‘價值’與‘權利’的結合”。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是“資金運動”還是“本金運動”都只是一種價值的運動。如果說,“價值”是從財務活動的現象中或從“物資流”中抽象出來的帶本質的東西的話,那么,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某種支配這一價值的“權力”則是隱藏在“價值”背后的更為抽象、更為實在的帶支配能力的本質力量,而且這一“權力”與該“價值”、“價值”與相應的“實物”都是附于一體的,只是前者比后者更抽象、更接近事物的內在本質。為此,我們提出關于現代企業財務的本質表述:
財權流。
1.財權是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根本標志,也是企業是否真正開展財務活動的標準。因此,用“財權流”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有利于體現財務區別于其他事物(尤其是會計這一最相近的學科范疇)的矛盾特殊性,更有利于體現現代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本質特征?!氨窘鹜度肱c收益論”可以作為任一時期的財務本質的一般表述,但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就很有必要把“本金論”背后帶支配力量的矛盾特殊性體現出來,“財權流”的表述符合了這一要求。
2.一種理論的推進,往往是一個“揚棄”的過程,而不是全盤否定。“財權流”的本質表述是在吸取了“本金論”、“資金運動論”等“價值流”的優點并考慮到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權思想下得出來的。所謂的財權,是一種“財力”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權力”的結合,即“財權”=“財力+(相應的)“權力”。這里的“財力”表現為一種價值,是企業的財務資金或本金,而相應的權力便是支配這一“財力”的所具有的權能。這樣,用“財權流”來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表述,一方面可用“財力”的流動來替代“本金”、“資金”等“價值流”,發揮它們在本質理論上的優勢,而且隨著商業信用的發展,企業“應收”、“應付”項目已十分普遍,這些項目與其說是資金或本金,不如說是一種“權力”或“財力”,這樣,用“財權流”來表述或許更加貼近現實。另一方面,通過“權力”的流動來體現一種在現代企業制度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生產關系”。也就是說,與財力相伴隨的“權力”的流動過程,實質上就是處理權力雙方“財務關系”的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資金運動論”及“本金投入與收益論”在字面上不能反映財務關系的缺陷。從產權角度看,一組產權的交換或流動,實質上包括著一組價值的運動,也體現了一定的權、責、利的關系?,F代產權經濟學表明,“物質商品的交易實質上可以看成是這些物品所有者的一組權利交換,這一點是產權實際存在的原因。尤其對于一個復雜的交換過程來講,產權的思想意味著權利的交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而交換實際上可以分解成不同的人擁有的不同權利之間的交換。”阿爾欽教授干脆說道:“產權不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們之間一些被認可的行為性關系。”
3.“財權流”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表述,貫穿了財務基本理論的始末,在現代財務的理論體系中占據著核心和統馭地位。我們不難理解,有了獨立財權的企業才能成其為財務主體,也才能有自己的財務目標,獨立地處理企業與外部環境的財務關系,并獨立行使企業的財務職能。
總之,用“財權流”作為現代財務的本質表述,既充分體現了“本金本質論”的優勢,又反映了“本金本質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性,注重了“價值”與“權力”的高度融合。如果說,在傳統的企業制度下,不講財權的財務活動還能稱之為財務的話,那么,在企業擁有充分的法人產權和財權的現代企業制度下,在“法人治理結構”比較完善的前提下,如果脫離“財權”來談財務,就很難體現現代財務的本質特色。因此,“財權流”是現代財務的恰當表述。
- 上一篇:村級財務憑證規范村務公開論文
- 下一篇:貧困學生家庭救助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