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息時代電子檔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4 04:25:00

導語:關于信息時代電子檔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信息時代電子檔案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必然要產生大量的電子檔案,電子檔案是信息社會發展的產物,加強對電子檔案管理的研究,是目前檔案工作者的一項緊迫任務。

關鍵詞:檔案管理電子檔案優越性開發和利用規范措施

0引言

電子檔案是指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由計算機系統處理和存儲的機讀材料和其他載體形式的記錄,電子檔案的形成、存儲和管理與傳統的紙質檔案所用技術方法不同,檔案工作者必須要對此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做好電子檔案的管理工作。

1電子檔案的優越性

1.1直接減輕了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時效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當下,現代網絡系統不但為歸檔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徑,免除了立卷歸檔、檢索查找的困難,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歸檔質量和檢索速度,而且將文書檔案管理人員從手工直接建檔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實現微機處理后,就可把按“卷”立卷歸檔,改為按“件”整理歸檔。由于實現隨機管檔,就可將過去的集中立卷,改為平時隨時整理立卷。這樣,集中的工作量,就變為分散的工作量,提高了立卷管理水平,從而達到檔案管理工作及時歸檔的目的,便于檢索利用。

1.2微機管理有利于遺漏文件的補漏增缺傳統的文書立卷方法遇到文件收集不齊或漏交歸檔時,補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改為微機網絡管理,文檔用微機按“件”整理歸檔。可隨時補漏增缺,使文檔不形成存積,這時,只需按一下鍵盤,修改一下檔案目錄就萬事大吉了。微機管理省時省力,可以給工作人員以充分的時間去提高業務水平。

1.3微機管理更有利于文檔的保密過去查閱檔案時是整卷提供利用。利用者只是利用卷中的一份文件,卻能夠看到整卷檔案內容。這是不符合文檔管理的保密要求的。微機管理將其改為單份文件提供利用,利用者就無法接觸其他無關的文件,從而達到了文件保密的要求。

1.4微機管理有利于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檔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而要提供可利用的檔案,就必須有高質量高水平的文檔卷宗。但是傳統的文書立卷工作是人為的紙張立卷,立卷人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操作,其對立卷標準掌握的尺度很難做到完全統一,這必然影響到案卷質量水準,從而給今后的利用工作帶來了許多不便。同時,歸檔工作還占用了檔案人員的絕大部分時間,致使檔案管理人員的編研工作幾乎處于空白的境地,這又制約了管理人員的水平提高。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的檔案利用,也是被動式的。文書檔案管理進行微機管理,檔案人員就可以從繁瑣的整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檔案編研和二次信息開發利用上來,從而提高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利用的效率,使文書檔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務時,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時效價值。

2電子檔案的整理、開發和利用

2.1電子檔案的整理。在電子文件轉化為電子檔案后,由于計算機可以按需求隨時將電子檔案的單份文件從任何角度進行分類、組合,可以任意組成各種案卷。因此,“案卷”這一基本單位將從電子檔案的整理工作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件”這個基本保管單位。電子檔案整理的主要任務也從對案卷的整理而轉為對光盤磁介質的整理;即對接收來的脫機保存的光盤數據進行編目、排架,或者是定期將電子文件保存系統中的電子檔案制作光盤備份,同時對光盤進行編目、排架等。公務員之家:

2.2電子檔案的開發利用管理。電子檔案的獨特性決定了電子檔案的開發和利用比傳統檔案更加快捷、方便,更具實用性。一是開發平臺的選擇。系統的目標是將各檔案管理單位的數據通過網絡連為一體,便于共享數據資源,因此應選用分布式數據庫管理系統作為開發平臺,同時在檔案管理單位所在地建立數據庫,本地數據直接上機存取,既節約了經費,又方便了各單位互訪數據。二是硬件要求。各檔案單位的計算機在處理大量各類檔案信息的同時,又要互相進行數據通信,所以硬件必須具備相應的需求條件。三是數據庫模式設計。數據庫的模式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設計的目標既要滿足當前的應用需要,又要滿足可預見未來的應用需要,既具有良好性能,又易于修改和擴充。四是應用程序設計。設計數據輸入、查詢、事務處理、報表處理等應用程序。五是數據的備份及故障恢復。檔案數據是珍貴的數據資源,為避免出現系統對數據資源的破壞,應用系統必須能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以便于數據信息被破壞后的恢復。六是數據庫的安全性保護。電子檔案利用必須在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所謂安全性保護就是防止非法使用數據庫。在一個系統中,安全性保護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檔案數據庫。這就需要對用戶使用數據庫提供鑒別方法,即使用權鑒別,也要由計算機確認合法性。例如:設置口令等,對存取控制權的鑒別,檔案本身的保密程度不同,開放程序也不同,應對獲準使用系統的人員及其訪問數據庫的范圍加以限制,對不同的人員予以不同使用權限。檔案管理者可根據電子檔案內容的密級程度,確定提供利用載體的方法,使用者按照使用權限使用載體拷貝,由計算機確認是否合法,并按期回收,同時通過網絡傳輸電子檔案,互聯網的開通方便了檔案部門之間信息的相互交流,同一份材料可以同時為多人利用,也可以直接到檔案單位電腦上查詢權限范圍內提供的相關內容。電子檔案的開發利用應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采集、綜合統計的功能對整個過程進行分析、統計、找出規律,探求新的方式與途徑,加強計算機軟硬平臺建設,滿足用戶需求,最大限度開發利用電子檔案,與此同時,還要注意確保檔案資源安全利用。

3規范電子檔案管理的幾項措施

3.1加強電子檔案歸檔制度建設各檔案管理單位應根據電子檔案管理規范,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電子檔案管理制度,規范電子文件形成、積累過程的管理以及歸檔責任、檢查鑒定等一系列工作環節,做到有章可循。制定電子檔案制度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注意劃清歸檔過程中各級各類人員的責任;歸檔時機應適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歸檔電子文件的責任簽署應明確;注意電子文件的動態管理問題。

3.2從電子文件的源頭抓電子檔案的質量為進一步加強電子信息的管理,對電子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和工程圖紙等文件集中制作。為檔案部門增配必要的設備,建立一系列服務手段是加強這一工作的必備條件。

3.2.1檔案室設立圖紙與文件集中處理系統,對審查完畢的電子文件進行統一收集,按要求形成紙質文件。

3.2.2設置專門場地對紙質文件進行集中審鑒,以保證紙質文件與相應電子信息的一致性。

3.2.3電子信息由檔案部門集中積累,并在項目階段結束時,在項目組的配合下統一按“電子檔案管理辦法”集中整理歸檔。

3.2.4為便于操作和管理,建議進一步規范電子文件形成所使用的軟件平臺,因工作需要必須使用特殊軟件的,有關人員應按“電子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將軟件一并歸檔。

3.3要嚴把電子信息歸檔關,做好電子信息動態管理一是在電子信息歸檔時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對電子信息進行檢查、鑒定、驗收,除有關歸檔責任簽署之外,還必須發揮電子檔案專家咨詢組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二是做好電子檔案管理中的電子信息管理,使歸檔的電子信息跟蹤科研生產變化,也即做好電子檔案的更改補充工作,實行動態管理。不能將電子檔案管理停留在管好幾張光盤的初級階段。

4結語

電子檔案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現代檔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因此,還要不斷研究電子檔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管理和技術上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以實現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電子檔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雪妍.《淺談電子檔案的管理》[J].蘭臺世界.2006(15).

[2]張文亮.《關于電子檔案管理的思考》[J].云南檔案2008(9).

[3]趙晏.《淺談加強電子檔案管理》[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12).

[4]夏利宏.《新形勢下電子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