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6-04 08:50:36

導語: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醫患、護患糾紛的發生率也在不斷提高,給醫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1]。普外科因為病種復雜、急癥手術多等,導致潛在的危險因素也比較多,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導致糾紛。為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方法進行研究探討,筆者對我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00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對照組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4.9±7.2)歲。觀察組男120例,女80例;年齡24~77歲,平均年齡(45.2±8.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管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以常規護理管理模式開展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以風向管理模式開展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對患者的病床輪子、護欄、等定期進行檢查;加強對危重癥患者的心理護理,對患者及家屬存在的疑問應耐心回答。②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集中學習、培訓;對新入院患者進行綜合性風險評價;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及交際能力。③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本科的實際工作,制定風險防范方案,如預防患者滑倒、墜床、燙傷、靜脈導管堵塞、感染、脫出等,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并掌握。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風險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以我院自制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滿分100分,按照得分分為[2]:十分滿意:得分85~100分;一般滿意:得分60~85分;不滿意:得分<60分,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對所得數據以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例數(n)、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風險及護患糾紛發生率

比較結果。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比較結果。見表2。兩組患者皮膚損傷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臨床新生兒護理工作中,靜脈留置針則是一項十分重要且關鍵的技術。近年來,經相關研究發現,對新生兒采用頭皮靜脈留置針與手背靜脈留置針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發現應用頭皮靜脈留置針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明顯要高,且留置時間較長,與手背留置針比較則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穿刺和封管技術進行改進之后,留置針的穿刺成功率得到進一步提高,且降低新生兒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對新生兒來說,尤其對于早產兒和低體重患者,其的靜脈十分細小且血管壁薄,因此在留置針過程中則很容易導致患者管壁發生機械性損傷而導致患者皮膚出現局部發紅等情況而發生靜脈炎。腋靜脈則為大靜脈,其的位置恒定且管徑較粗,同時其的走向直且血流量大和流速快[4]。當輸入藥物之后,其則會隨著血液快速進入到患者循環中,這樣則能夠減輕藥物對患者局部血管壁所產生的刺激,降低靜脈炎等并發癥的發生[5]。此外,腋窩下留置針則能夠難以被患者抓脫,存在較高的安全性。但是,由于腋靜脈距離患者心臟較近,因此要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免發生感染。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時要采用碘伏在距離穿刺點5cm以上處消毒。此外,對新生兒患兒和家屬實施人性護理,增強患兒的配合性。經此次研究后,結果發現觀察組新生兒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留置針管的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新生兒患者皮膚損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因為選擇新生兒腋下靜脈置針,其的部位較為隱蔽,難以脫落,容易讓患者家屬接受。

作者:苑曉華 單位:內蒙古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