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研究

時間:2022-10-15 06:07:29

導語: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意識到要想爭奪國內外經濟市場,就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以此來提高各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面對這樣的市場發展現狀,我國的企業也必須重視這個問題,以確保企業的長久發展。但是在目前對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的管理方面,我國的企業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缺少政策支持、投入不足等等影響著其發展,因此必須對其風險管理體系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研究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想在市場競爭尤其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僅僅依靠技術和產品創新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知識產權方面的競爭。但是在其管理體系中,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需要解決。那么法律風險是指在法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實際表現出來的行為不符合法律的要求,從而有可能出現與法律相違背的不利行為,也就是說法律風險是一種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在面對經濟快速發展的現狀的時候,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應對法律風險,對法律風險進行科學的控制與管理。

一、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政策支持與引導

縱觀一些發達國家,比如日本和美國,他們確定了知識產權的發展戰略以后,根據國家實際的情況又頒布了一系列指標或者法案,對其企業構建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現有的相關政策已經不能滿足企業以及國家發展的需要,缺乏一套成熟的發展戰略。

(二)防范的意識淡薄

在知識產權競爭方面,我國參與的比較晚,相對來說處于劣勢地位,尤其是在國家競爭中,容易被其他發展較好的國家侵犯自己的權益,因此我們在建立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往往會以報復為主;另一方面,我們對法律風險防控的意識非常淡薄并且體制不健全,在國際競爭中容易被其他國家找到漏洞,激發更嚴重的問題。

(三)風險管理投入不足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主要是以營利為目的,總是希望創造出更多直觀的財富,因此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其產品最核心的價值———知識產權往往被忽略,歸根結底還是企業對知識產權的管理投入不足造成的。尤其是當企業的經驗范圍不斷擴大以后,知識產權這種與企業盈利不直接相關的內容更加難以引起管理層的重視,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容易觸碰到法律的邊緣,存在誘發法律風險的可能。

二、加快管理體系建設的措施

通過對目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能夠幫助我們加快對管理體系的構建,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構建外包型管理體系

外包型的管理體系顧名思義就是要從外部尋找管理方法,也就是說企業把知識產權管理方方面面的業務外包給企業以外的,具有專門技能的其他企業或者專門的機構來承擔,幫助企業來進行法律的風險管理。外包管理一般包括對產權的采購進行管理、對合同制定的管理以及對相關財務制度的管理。構建外包型的管理體系,是許多企業首選的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系對企業自身來說,運行比較簡單,遇到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內容的時候,會有專門的人員來處理,這就大大降低了法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要促進知識產權戰略的發展,企業必須要對法律風險樹立起良好的意識,因為企業是風險管理的主體,企業對法律風險管理樹立了正確的意識,才能更好地促進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因此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到,首先要對委托管理的機構進行考察,確定機構對法律風險管理的專業程度,只有機構的業務水平足夠高,企業遭遇風險的可能性才會越低;其次,還要對機構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管,確保其工作效率,最終使企業在知識產權的競爭中不受侵犯。

(三)提高風險的診斷與管理能力

不管企業對風險管理外包還是依靠企業自身的相關工作人員,都必須提高其對風險的診斷以及管理能力。一方面風險管理人員要對交易雙方知識產權的現狀進行調查,同時面對不同的交易要主動去了解相關領域知識產權的知識和情況,以幫助企業分析交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侵權行為,從而及時調整交易狀況,避免遭遇風險。另一方面,相關的風險管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對企業其他人員的培訓,使其他工作人員也具有法律的基本知識,從而提高企業整體應對風險的意識以及水平,在企業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其他工作人員也能夠輔助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小結

總之,目前各國經濟都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并且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保護自己產品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要避免侵犯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所以必須對知識產權的法律風險進行管理,構建一個合理的管理體系,以幫助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文超.基于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企業知識產權風險管理[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14(12):68-73.

[2]高航,高爽.基于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法制博覽,2016(03):207.

作者:卞華鋒 單位: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