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教育與管理策略探討
時間:2022-10-15 08:44:05
導語:初中生教育與管理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如今,初中教育事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初中教育與管理追求學生個性發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人性化管理體系。為了不讓學生產生明顯的叛逆情緒,教師在展開學生管理工作時要注重尊重學生,本著耐心、細心、人性化的角度服務于學生管理工作。這樣,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認同教師所提出的管理決策,從而主動遵照學校管理章程,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一)針對學生犯錯,寬容但不縱容。初中時期的學生因為在思想和行為上較為叛逆,所以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可能欠妥當,容易犯錯。而當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出現錯誤時,教師需要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錯誤,根據初中生所犯錯誤的大小,對于未涉及到原則的問題,盡量以包容的心態處理學生所犯錯誤。而對于一些原則性錯誤教師便不能一味縱容下去,而是要堅定立場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幫助學生規范自身德行。眾所周知,現代的初中生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各種各樣新鮮的事物吸引著學生的關注度。對于社會上紛繁復雜的事物,以初中生的年級來講來不具備足夠甄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再加上網絡之風盛行,有很大一部分初中生群體過度迷戀網絡,沉迷游戲。久而久之,初中生的學業便會荒廢。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引導,深度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狀態,并在錯誤發生之后,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學生,幫助學生及時走出思想和行為誤區。(二)防治結合,標本兼治。初中生所犯的錯誤可大可小,影響范圍也無法確定,因此教必須有這樣的認識,即不要做事后諸葛。不僅要對學生已經犯的錯誤進行妥善的處理,還要預估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潛藏的錯誤及風險,從而將不良因素有效地扼殺在搖籃之中。也就是說在針對初中生開展教育工作時,教師需要做好預防工作,實現防治結合,以此達到治標治本的目的。首先,在針對初中生展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備技能便是充分了解各個學生的基礎情況,包括家庭情況、交友情況、學習情況等。教師可以選擇與其它科任教師交流,從側面打聽問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其它學科課堂上是否搗亂、曠課等。其次,教師也可以直接與學生和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家、在校的行為表現有無不同之處,并掌握學生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困難。教師需要針對一些特殊學生展開特別關注教育,并為他們建立成長檔案,定期觀察他們在校期間的素質表現是否有所改善。同時,進入初中時期的學生對兩性關系有一定認識,而網絡環境信息復雜,教師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上網情況,引導學生科學上網,學會甄別網絡不良信息并加以規避。一旦發現有學生在網絡平臺上接觸不健康、或者暴力性內容時,教師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思想引導。此外,教師應針對初中生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開展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比方說,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主題班會,圍繞學生上課搗亂、曠課、不尊重教師等問題進行探討與交流。同時,定期組織家長會也會很有必要的,與家長協作共同促使針對初中生的教育目標達成一致。此外,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廣播和新媒體,向學生宣傳和傳遞正確價值觀。(三)合理冷處理,強化激勵效果。中學生逆反心理極為嚴重,如若教師一味嚴格要求、指責學生,肯定會讓學生的行為表現更加偏激。因此,教師應當掌握教育要領。首先,當學生犯錯或者表現出不好的行為時,作為教師一定要在態度上保持冷靜,切不可過于聒噪。先就學生參與的事故起因、經過與結果進行全面了解,在此可以詢問其他旁觀者,以確保所獲得事件信息準確,確保后續事件處理決定公正。教師要將事實、道理擺在學生眼前詳細分析給學生,讓學生打心底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學生從內心信服教師的處理決定。同時,教師除了做好冷處理之外,還要適當鼓勵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魅力,從而想方設法讓自己變得更好。當學生在課堂學習或者在某一方面表現良好時,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及時的表揚,讓學生逐漸建立起優越感。像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每次在進行班級衛生打掃的時候都很賣力。此時,教師便可以就該名學生進行點名表揚。作為教師,應當發揮著亦師亦友的作用,既要向學生傳遞知識,也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幫助學生健全思想品格。
二、當代初中生管理對策
(一)健全班級管理體制,規范學生工作。體制能夠有效規范行為,任何一所學校,無論是在辦學還是在教學活動中都必須擁有規范的體制作為支撐。因此,學校需要根據內部學生的實際情況健全學生管理體制,明確管理目標。教師在管理學生時應當注重學風、班風塑造,構建多種激勵體制。比方定期評選三好學生、道德標兵,以此激發學生的斗志,并以高昂的熱情參與到自身素質建設與行為規范當中。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制定管理體制,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為他們順利進入深度教育做好鋪墊。此外,教師不光要注重課堂紀律維持,更要引導學生在課余生活中做到禮讓他人、謙卑謹慎,降低打架、斗毆發生的可能性。(二)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管理相融合。教師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應當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基礎學習信息,包括學生在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秩序表現、作業表現等情況,展開綜合性、系統性的管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自信,讓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越來越好。在教學工作中應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構建輕松、愉悅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中表現的更加放松和自然,更樂意自主、自覺地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同時,教師要本著發展的眼光開展學生教育與管理活動。既要保證學生的個性發展,又要確保班級秩序良性發展。(三)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組織多樣化實踐活動。良好校園文化環境能夠使學生的品格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學校應加強內部文化環境建設,教師根據學生興趣需求積極組織多種課外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讓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生活更加有意義。首先,學校需要完善內部教學硬件建設,引進先進教學設備,優化學生學習環境。其次,注重軟實力建設,即加強校園綠化、詩詞文化環境建設。此外,教師需要組織多種有意義實踐活動,比如帶領學生探望當地的孤寡老人,為空巢老人表演節目。在清明節組織烈士陵園掃墓,在植樹節組織學生參與校外植樹活動。以多元化的實踐活動為載體,實現初中生的德育教育。
三、結論
綜上,生活條件優越雖然增長了初中生的見識,但是在家長無盡的寵愛下,初中生在性格上也變得更加自我。為了讓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教師應當本著尊重與人性的態度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施管理。這樣,學生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下的學習和成長,安全、健康地度過叛逆期、青春期,從而為今后接受更深層次的教育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張勝軍.注重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與疏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44.
[2]黃學南.實踐教學中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大眾,2016,(01):149.
[3]姚雙萍.加強當代初中生教育與管理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28.
作者:劉永麗 李承濤 單位:1.山東省寧陽縣第二十中學 2.山東省寧陽縣磁窯鎮教育辦公室
- 上一篇:強化企業財務內控精細化管理關鍵要點
- 下一篇:酒店會計教學策略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