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工程長效管理創新途徑
時間:2022-01-21 09:34:26
導語:農村水利工程長效管理創新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指出了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由于各方面原因,普遍存在精放經營、掠奪式經營等問題,缺乏認識,忽略長遠利益。基于此,從目前我國農村水利長效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開展農村水利工程長效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農村水利;長效機制;監督管理;途徑創新
1引言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是發展農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響到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加強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樹立長效意識十分重要。
2農村水利工程長效管理現狀
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水利部門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從長遠看還存在一些不足,嚴重地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從各地的情況看,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呈現出以下幾種狀況。2.1長效管理意識淡薄,投入少難以全覆蓋。長效管理意識淡薄主要表現在各地縣、鄉(鎮)兩級政府對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認識不高,認為聯產承包責任制落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靠市場,由農民自己掌握,對農村水利工程的依賴降低,從而導致時期冬春兩季組織的農田水利工程維修和建設也不同程度間斷。即使在清淤除草的過程中只除掉雜草和污染物,這樣只能在短時間內起到作用,難以讓農村水利工程長期發揮效益。與此同時對農村水利工程日常管理的費用也在減少,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由于認識和資金的雙重不足,管理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盲區。進入新時期以來,各地水利部門雖說做了大量工作,但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許多好的方案也無法落實,許多管理目標也難以落實到位。近年來,隨著中央及省市各級政府對生態文明工作的重視,每年都在不斷地加大投資和管理力度,對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維護責任進行了強化,但是基層管理單位并沒有將農村水利生態管理完全落實到工作之中,其效益差強人意,更談不上進行長效管理[1]。2.2長效管理職責不清,機制缺失工程損壞。農村水利的特點是項目較小且較為分散。雖然省、市、縣(市)水利部門都非常重視,但是他們遠離農村水利工程,只能將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權移交給工程所在地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其管理效果已經大打折扣,不如過去的集體管理。隨著我國農村的村鎮逐漸合并,各級干部人數在逐步減少,村鎮在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上也出現疏于管理現象,加上村鎮調整后人員變動大,新的責任制沒有及時落實,甚至出現了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真空,導致一部分農村水利工程損毀,抗災救災能力下降。特別是農村土地實行二次流轉后,各地村鎮沒有及時調整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簽訂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管理責任狀,明確長效的職責分配和獎懲制度,同時對農村水利工程受損部位及時維修,以便正常運行[2]。2.3長效管理缺少技能,統籌不夠效益不好。農村水利工程牽涉的工程類型很多,蓄、引、提、排等工程設施都有,各地的情況不一致,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特別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靠市場調節,地方政府無法控制,不同作物生育周期不同需水量也不同,不同年份用水也不相同。土地實行二次流轉,大量農田向種田能手和種田大戶轉移,農業種植結構又出現了新的情況,一些地方的土地承包經營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在農村水利工程運行中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造成對水利工程的損壞,迫使水利工程不能發揮效益。特別是一些排澇抗旱泵站、小水電站的日常運行管理需要一定水利知識和機電技術,而這些專業技能正是基層水利項目管理人員中欠缺的,加上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沒有長效機制和計劃,致使長效管理效益難展現,表現出不高的效益[3]。
3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有機構無人員,專業能力較弱。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經歷了新中國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其根據類型和大小的不同,都存在著完整的機構,并明確規定了這些機構分別屬于省、地、縣、鄉哪一級管轄,省、市兩級管理的機構無論是人員還是經費上都有保障,其管理水平也比較高。而縣、鄉兩級特別是鄉管農村水利工程就困難了很多,隨著老代水利人的退休,許多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站點出現了人才斷層,幾乎沒有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這些崗位,即使在當地找到了管理人員,由于他們的文化水平低,缺少專業培養過程,他們在專業能力上顯得格外薄弱,很難承擔起農村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和管理,使得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難以發揮效益[4]。3.2有計劃缺方法,管理效率過低。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內容多、困難也多,許多責任者在每年的年初都會按照水利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制定每年的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運行、維護等計劃,而做好這些工作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作保障,除省、市管理的農村水利工程在經費上有保障外,縣鄉兩級特別是鄉鎮管理的農村水利工程在經費上是沒有保障,一旦缺少經費的支持,年度計劃就會落空。而縣鄉兩級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類單位目前整體上缺少專業技術人員,許多地方可以完全沒有,因此每次行動都難有好的方法去管理和維護農村水利工程,讓日常的管理工作難以達到效果,出現管理效率過低的現象[5]。3.3有數量輕質量,技術含量不足。就目前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看,管理不規范和技術上不強等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性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管理缺乏詳細計劃,管理精細程度不高。二是農民用水爭搶混亂,損毀農村水利工程設施想象時有發生。三是工程老部位沒有得到及時維護,或者說維護質量不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目前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實際情況看,雖然缺少經費,缺乏技術,所以在各地政府和水利部門的雙重監督管理下,縣鄉管理的農村水利工程每年也會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開展一定數量維護活動,在維護的過程中卻常常忽視質量,或者說在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中不講科學、不吸收新技術,以應付檢查和低標準運行為目的,嚴重影響了農村水利工程的運營[6]。3.4有教育少效果,理念比較落后。有教育少效果是指水利部門每年都會組織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偶爾也會對鄉鎮、村兩級分管領導進行培訓,這些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其效果并不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思想上的認識問題,從而一直以來都可以看到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理念比較落后。一是培訓時間不夠,不管是省級,還是市、縣兩級水利部門組織的培訓,一般為1~2d,最多的為5d,短時間的培訓難以讓管理人員、特別是沒有經過專業學習的管理人員系統掌握農村水利知識。二是培訓內容單一,沒有針對性。現狀的培訓都是委托某個培訓機構來實施,每次培訓都會請一些教授或領導作專題介紹,而他們的講授很難切入農村水利工程的實際需要,無法全面轉變觀念[7]。
從目前農村水利工程長效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看,要想改變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實現質的飛躍,必須開展創新,結合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實際,我國新時期農村水利工程長效管理創新的途徑有以下幾條。4.1明確一個重心,推進農村水利產權創新。明確一個重心就是要抓住“農村水利工程產權”這個核心,充分利用明確農村水利工程產權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搞好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一是堅持“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分割、劃分、定位現有的農村水利工程產權,確定投資人的產權。二是積極推行多種產權模式,對現有農村水利工程設施采取承包、轉賣、租賃、入股等多種方式進行運行管理,充分發揮農村水利工程的長期效率。三是堅持依法治水的原則,將各類產權的農村水利工程納入法制的軌道,讓水生態、水環境、水效益得到保護,并健康地發展,真正實現農村水利的長效管理[8]。4.2抓好五個重點,推進農村水利設施改革。農村水利工程設施的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想達到長期效果,必須在管理中抓好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1)全面宣傳發動,提高全員認識。把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著力點放在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上,通過大量的宣傳工作從根本上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認識,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搞好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2)制定優惠政策,發揮農民作用。地方政府,特別是縣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優惠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自覺地投身到農村水利工程管理。(3)抓好兩個典型,發揮帶頭作用。各地水利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農村水利工程工作中,要切實抓住好壞兩個典型,全面推進農村水利工程的長期健康發展。(4)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各地政府特別是縣鄉兩級政府要加強對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領導,并列入年度考核。同時在人員、經費、時間上給予大力支持,確保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5)加強監督管理,確保改革效果,具體地講就是職能部門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全面監督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確保改革的質量和效果[9]。4.3把好五個關口,推進農村水利體制完善。推進農村水利工程體制改革,必須把好5個關口。(1)資產評估關。絕不讓國家和集體的資產流失,同時充分考慮農民的實際承受能力。(2)公平競爭關。對需要進行拍賣、承包、租賃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施張榜公布,按照自愿、公開、平等、競爭的原則進行處理。(3)簽訂合同關。農村水利工程設施一旦交易成功,必須依法簽訂合同,報上一級水利部門備案的基礎進行司法公證,明確相關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確保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長效性。(4)監督檢查關。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堅決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分級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監督檢查,杜絕粗放經營和掠奪式經營,確保長期發揮工程效益。(5)資金管理關。堅持分級管理,分級使用,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的原則,成立同級農村水利資金使用委員會,請農民參與資金的使用監督,確保全面資金用在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上。4.4協調六個關系,推進農村水利持續發展推進農村水利工程的持續發展,必須協調好六個方面的關系,從根本上實現由部門管水向社會管水的過渡。(1)要協調好所有權、經營權與管理權的關系,讓農村水利工程正常運營。(2)協調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社會治水管水的積極性,實行全民管水。(3)協調好水利改革與農村改革的關系,堅持農村水利為農村經濟發展作貢獻。(4)協調好保值增值與滾動發展的關系。積極鼓勵經營者在確保農村水利工程完好無損的基礎上,對經營的農村水利工程設施進行更新、改造、配套,進一步提高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5)協調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堅持走群眾路線,尊重群眾意愿,妥善地處理好農村水利改革與穩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關系,全面實現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高度統一。(6)協調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既要注重短期經濟效益,又要兼顧長期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10]。
5結語
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長期效益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條塊結合、部門聯手、長短結合、堅持不懈,才能發揮正常的效益。
作者:龍振華 賀榮兵 王國霞 毛羽飛 單位: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地質勘查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 下一篇:廢鉛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