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速公路經濟效益管理對策
時間:2022-03-23 11:21:15
導語:提高高速公路經濟效益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助推地區生產總值(GDP)持續攀升,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設如火如荼。然而,作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最長的國家,我國2013年-2019年高速公路連續7年虧損?,F階段如何提升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顯得極為迫切。本文剖析了目前高速公路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提升高速公路經濟效益的辦法和對策。
關鍵詞:高速公路;經營管理;經濟效益
高速公路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對于緩解交通緊張壓力、提升交通運輸效率、促進高速公路運輸業長期、健康、良性發展,無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者需要不斷創新思維、開拓進取,在提升高速公路服務水平和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經營管理模式,提升經濟效益。
一、高速公路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運營機構臃腫,惰性思維嚴重。從提升效益的角度考慮,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機構應當小而精,追求專業和高效。但實際上,由于缺乏市場競爭,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機構往往比較臃腫,崗位職責劃分也不夠明確,等到有問題發生時,很容易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對于我國高速公路的經營虧損,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因為高速公路的建造成本高達7000萬/公里所致,因此要想盈利,只有等到高速公路建設趨于飽和之時,因為彼時無須大量投入建設,只需維護運營了。而這確實也代表了一部分高速公路管理者的懶惰思維、被動思維。2.管理模式落后,經營手段單一。由于市場導向意識和服務意識的淡薄,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模式往往輕經營重管理,這種落后的管理模式導致重大決策缺乏民主性、科學性,經常是由高管直接拍腦袋決定,決策與實際情況極易脫節。聽不到來自基層和市場一線的要求和建議,這些“紙上談兵”的決策往往會在推行過程中遇到阻力,效果不佳。同時在經營手段方面也很難貼合實際,有所創新,找到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3.文化建設欠缺,績效體系粗放。經營效益的提升,最終還是要靠執行個體(人)來實現。但不少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的文化建設重視不足,難以凝聚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依賴感,導致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夠。此外,由于考核不夠精細化、獎懲沒有制度化,造成員工的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要求不高,出現“混日子”的現象,沒有創新精神,沒有服務意識。
二、高速公路加強經營管理提升經濟效益的對策
1.簡化機構,提升效率。主要是對內部責任相互重疊的組織機構和人員進行梳理,明確權責,確保所有的問題都能問責到人,同時保證最精干的人員數量,以切實提升經營管理的效率,為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組織和人員保障。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優化考核。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使員工有歸屬感更有使命感。同時,績效考核的重點要向經濟效益的提升方面傾斜,挖掘先進典型,樹立正面榜樣,并且在實際的收入待遇上與工作績效密切掛鉤,牢固樹立員工的績效意識和市場意識。3.重視用戶,提升服務。要把高速公路當成產品經營,關注用戶體驗,提升服務質量。要提升經濟效益,高速公路無疑需要吸引更多的交通流量,這就對服務意識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道路的養護必須到位,需要對技術人員和養護人員做好培訓,有問題的路段務必第一時間修復;在媒體平臺上,加大對高速公路的宣傳力度,提升公眾對高速公路服務項目的知曉率和轉化率;服務崗位提倡“微笑服務”,及時幫助過往車輛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用戶對高速公路的認可度。4.用好載體,創新經營。高速公路的車輛通行繳費雖然目前仍然占據高速公路經營收入的大頭,但交通流量的提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例如,節假日期間),同時,這項服務本身的增值服務空間有限。因此,建設好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升用戶體驗,實現效益增值應成為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這就需要通過對服務區的設施改造、業態升級、經營創新,改變以往“停車上個廁所就走”的用戶習慣,以高品質的服務精準滿足用戶的需求:在設施的配備上要做到完備,例如,超市、衛生間、休息區等;在商品的消費上要做到放心,比如對食物、商品做好檢查,保證品質,規范價格;與區域旅游景區實現良性互動,做好廣而告知,導流旅游客源。在經營創新方面,江蘇省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近年來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2020年,江蘇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盈利1.5億元,不為人知的是,在6年前,這個數字為虧損2.5億元。可以說,江蘇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擺脫了存量包袱越背越重的困局,開創了激活內需力、撬動內循環的新局面。究其經驗有三:(1)直面需求,定制消費用好的環境吸引人,用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留住人,用有品質的供給激發消費潛力。江蘇省高速服務區背靠京滬、滬蓉等高速大動脈,車流量巨大,江蘇高速公路出口日均車流量超100萬輛,其中客車占比六成?!耙?0%車輛入區,每車停留20分鐘,每人消費20元”,圍繞“三個20”目標,“十三五”期間,江蘇交控(公司)全面推行服務區改造升級。梅村服務區改造為購物中心,日均??寇囕v從1.8萬輛次增加到2.2萬輛次;芳茂山服務區裝修成恐龍樂園,車輛平均??繒r長從25分鐘延長到35分鐘;陽澄湖服務區變身蘇州園林,日均營業收入增長90%……2019年盈利總額達1.54億元。目前,這些服務區車輛入區率達17%,車均停留時長超過25分鐘,人均消費達7.5元。(2)流量節點,力促增長以優質產品和服務,營造讓旅客能消費、想消費、敢消費的環境,變交通流量節點為消費新增長點。拓展功能、突出特色,營造多維消費場景。從南京到上海走高速,最短距離約300公里,路過6個不同的服務區。因地制宜的主題特色是最大賣點,距上海20多公里的沙溪服務區,正打造250多畝田園綜合體,集農業文化展示、觀光采摘、民宿于一體,計劃一公布就受到上海游客的關注。獨到特色是誘人理由,多樣業態是留客手段。江蘇交控旗下的服務區消費業態已達60多種,多一種業態旅客就多一個停留的理由,不少服務區已從旅游中轉站變成了目的地。(3)持續創新,激發活力從旅客“沒法待”到“不愿走”,“十三五”期間,江蘇服務區營業收入增長近兩倍,年接待量已達4億人次。江蘇服務區的蝶變為深化供給側改革、暢通內循環等帶來啟示。一是適應需求結構之變,才能不斷暢通內循環。廁所從難下腳到智慧化,餐飲從沒得選到可自助,環境從臟亂差到“高大上”,服務從“沒感覺”到以旅客為中心……江蘇服務區瞄準旅客消費升級的痛點、需求結構的變化實施轉型;二是鍛長板、補短板,延展產業鏈創造綜合效益。近年來,江蘇交控在交通投資建設管理領域不斷深耕產業鏈、鍛造主業長板,補上經營服務短板,千方百計提升業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全國同行中唯一一家年利潤總額連續超百億的企業。服務區轉型不僅刺激客流消費,還創造1.3萬個工作崗位,為江蘇交控分流收費員和地方穩就業提供空間,帶來綜合效益。同時,市場導向的服務改革讓服務區有了用戶粘度,為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創造條件;三是引入社會投資,激活市場主體,優化供給結構。服務區改造缺資金,社會資本投資缺空間。江蘇交控引入社會資本,共同改造提升服務區?!笆濉币詠恚瑓⑴c投資的非公主體已超60家,投資總額達10億余元。這些企業不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參與經營,積累了大量經驗和資本,為服務區轉型升級提供基礎。江蘇的服務區經驗也啟示我們,要從根本上提升服務區的經濟效益,需要對服務區的定位、特色和功能有科學的規劃和以人為本的設計。5.控制成本,科學建設。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設,投資金額高,投資周期長。要提升經濟效益,節支也非常關鍵,因此,要不斷優化建設成本的控制。一方面,在工程建設物色優質的團隊,對建設、養護、搶修、中修等工程進行公開招投標,很好地控制項目建設成本;另一方面要嚴把質量關,做好工程建設的質量監督,嚴格驗收環節,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后續維修養護的成本。后期應當加強維修和養護,如期開展巡邏和檢查,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滅危險。6.優化籌資,管控風險。工程的建設不僅要控制成本,同樣也需要優化資金的管理。高速公路的投資規模比較大,需要通過吸收投資或者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資籌資,籌資的風險性還是相當高的,所以在融資的時間周期上需要合理控制,以免發生信貸危機,另外,要充分利用財務杠桿調節投資的收益,確保企業的經營和高效運轉。
三、結語
提升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必須要跟上。通過精簡經管機構、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服務意識、創新消費體驗、控制建設成本、優化資金管理等,從而實現高速公路經營管理的高效化、精細化、專業化,為提升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永勝.高速公路經濟效益管理模式探討[J].青海交通科技,2012(01):17-18.
[2]李繼紅.創新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模式的途徑探索[J].勞動保障世界,2020(18):78.
[3]寧麗燕.廣西高速公路BOT項目服務區經營管理利弊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20(10):203-205.
[4]劉亢楊紹功潘曄.火熱程度堪比景區,江蘇高速公路服務區何以甲天下[J].瞭望新聞周刊,2021-02-01(005).
作者:劉建華 單位:江蘇省通啟高速公路管理處
- 上一篇:互聯網時代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發展探討
- 下一篇:農村公路工程技術管理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