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電排站工程管理模式
時間:2022-01-25 08:25:34
導語:試議電排站工程管理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電排站現行管理模式分析
1行政歸屬管理模式問題。從行政歸屬角度講,大、中型電排站一般由市、縣水利或水務部門管理,小型電排站歸鄉鎮、村管理,由于各電排站排漬區存在交叉重疊現象,在電排費收取方面也就存在一些問題,如同一排漬區既有大型電排,也有小型電排,收費的分配就成為一個問題。2自運行管理與委托管理模式。而就電排站管理形式而言,主要有自運行管理與委托管理兩種形式。自運行管理是指工程運行與日常維護均由電排站負責,也就是電排站在所有管理事務上擁有完全的主動權,但是這種管理模式運行成本較高,對各方面專業人才的要求較嚴格,而且小而全的模式管理事務非常繁雜。委托管理是指電排站管理單位將其運行與日常維護業務委托給專業公司,這樣管理單位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核心業務,如開拓經營性業務等。但這種模式依賴于承包公司,對電排運行與日常維護控制力差,如果因故必須更換承包方時代價很高。3管養一體化和管養分離模式。若從管理、養護和維修分工角度來看,有管養一體化模式和管養分離模式。管養一體化模式就是管、養、修全包模式,出自計劃經濟時期的一種管理方式,雖職工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較強,但也存在職責不清、機制不活的問題,由于缺少外部競爭壓力,內部不易產生激勵、監督機制,容易滿足現狀和不思進取。管養分離模式是將電排站的管理與養護工作從機構、人員、經費方面加以分離,管理機構得到精簡,管理效率提高;而養護機構專責養護、維修,專業能力也得到提高和加強。但管、養分離,也易造成管、養脫節和管、養雙方相互推諉責任的不利局面。
2.加強電排站工程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1整合資源,統一管理。鑒于同一排區有歸屬不同行政的多個電排站狀況,不僅不利于維護和管理,而且影響更新改造的進程。若能將一個地區的多個電排站兼并為一個總電排站,實行統一管理,則可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首先,電排站所從事的是非盈利性的公益事業,如果不采取排澇措施,受影響的將是這一地區的經濟民生,所以遇澇即排不是哪一個行政區屬的責任,而是共同責任。采取統一管理模式,可以對區內資源進行整合,有些太陳舊落后而沒有維修價值的泵站可以撤并,集中財力和物力更新改造有價值的重要泵站。其次,電排站合并后可以統一調度和優化管理。對于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狀況,可以實行人事改革,精簡機構,提高管理效率。例如采用管養分離的模式,組建技術水平更高、專業化能力更強的維護檢修機構。再次,可以開展多種經營,利用人員優勢從事其他水利經營業務。2加大公益項目投入,提升電排技術水平。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動化監控技術已為許多行業所采用,并發揮出了高效、安全、可靠的優勢。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泵站早已采用了自動化監控技術,泵站管理人員少且精,管理費用大幅下降。電排技改需要大量的資金,僅靠電排站正常預算費用遠遠不夠,對于水利公益項目中央和地方都應加大投入,使電排站的更新改造可以盡快實施。按照輕重緩急、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各個電排站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升級改造工作。電排站采用自動化監控技術后,可以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或“無人值守、有人巡視”的新型管理模式,通過優化調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3轉變觀念,創新理念,選用先進的管理模式。電排站的傳統管理模式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機制不活、效率不高,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容易滿足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因此需要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管理理念,積極嘗試和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以達到提高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可考慮在工程的運行管理與日常維護工作中采用委托管理、管養分離結合的形式,通過揚長避短、互通有無的方法,克服傳統管理方法的不足。例如在建設階段,業主將電排站的運行管理委托給富有管理經驗的專業公司,同時在委托過程中安排并鍛煉自己的專業隊伍。4出臺相關支持政策,解決電排經費問題。國外泵站的運行經費是通過受益者支付(如稅收支付)或政府撥款的形式解決的,資金非常充足;而我國很多地區電排站的運行經費是靠收繳排灌費完成的,不少電排站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其實,作為公益工程完全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我國許多地區也有條件做到這一點,因此應出臺政策加以支持。一方面可以解決了電排站經費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減免農村電排費對農業加以扶助和支持,因為農業是弱質產業。由此產生的社會效應必然是良性和有益的。
3.結語
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優化管理,實現管理效益最大化和運行成本最小化。電排站既是公益性項目,服務于社會和民生,就更應當為社會著想,勇于創新管理體制,采用更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作者:潘偉盛單位: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水利排灌養護站
- 上一篇:考究企業經濟管理模式
- 下一篇:探究新農電技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