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思考

時間:2022-06-26 10:31:20

導語:中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思考

摘要:近幾年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醫改工作也不斷推進,中醫醫院要在發展迅速的醫療大環境中脫穎而出,不僅僅需要保持良好的醫學傳統優勢,醫院體制改革勢在必行。目前中醫醫院各學科發展存在不平衡的現象,中醫優勢突出的科室在醫院處于領軍地位,中醫優勢不突出的外科等科室相較而言發展滯后,發展較快的學科的發展地位、編制規模、學科優勢、技術力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各學科也已按照學科的優勢和當地患者整體特點調整了專業方向,這些科室有比較好的群眾基礎和科研力量,其發展推動著醫院的發展,目前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利于科室進一步的發展。而發展相對滯后的科室也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扶持,從而達到提升綜合實力的效果。中醫醫院的體制改革也可以建立重點學科獨立發展的模式,集中醫院力量扶持各學科建設。

關鍵詞:經濟背景;中醫院;管理;改革

“院中院”指在醫院內部建立起來的一個“小醫院”,是近年來為了醫院的進一步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的結構和管理模式。建立“院中院”的發展模式,是醫院優化管理資源、加強內涵建設、形成競爭實力的有效舉措。通過“院中院”進一步擴大重點學科的規模,為了適應優勢學科迅速的發展而實施不同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醫療資源更集中,能夠獲得更高的患者滿意度,“院中院”是醫院打造品牌的利器,醫院的品牌樹立好了,綜合實力才會進一步提升。目前以疾病診治為中心形成學科群的“院中院”模式是按臨床路徑的制定綜合多學科醫學技術,向特色專科、優勢專科去發展,打造成為“院有專科,科有名醫,醫有專長”的院中院,發展注重內涵化、精細化。但由于種種原因,與發展迅速的大醫院相比,中醫醫院的“院中院”建設相對滯后,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醫院的發展。根據很多醫院的實踐,“院中院”的特點主要有以下2點:

一、一院兩“制”

首先“院中院”是建立相對獨立的專科醫院,命名上要清晰,需要直接命名為“專科醫院”,一院兩“制”的涵義是指“院中院”在區域上要相對獨立,區域上的獨立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專科醫院,和過去“診療中心”等設立區分開,并且人員、設備等硬軟件設施上都應獨立配置,能保障患者入院出院等全過程中的自主性,具備一個醫院所有的功能。因此“院中院”在結構上要具備一個醫院的基本要素,具備管理領導部門、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配備合理,總院宏觀管理,只管理到“院中院”的醫院層面,在內部管理上,如“院中院”的人員調整、工作安排、管理考評、經濟核算、績效考核等方面,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雖然“院中院”的設立相對獨立,但是“院中院”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另一所醫院,在隸屬關系上完全受醫院的領導。需要執行醫院的規章制度,領導人員需要接受醫院的任命和考核,發展規劃需要納入醫院統一規劃,衛生資源與醫院共享,黨風行風建設接受醫院的檢查考核,“院中院”硬件建設、對外合作項目等大的問題上,都必須經過醫院審批。“院中院”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另一所醫院,在隸屬關系上完全受總院的領導,仍會按照公立醫院的發展模式運行。

二、突出技術優勢

“院中院”不是簡單的科室整合,而是通過最優組合使得學科優勢更加突出。如果在技術上形不成明顯優勢,就不宜成立“院中院”,以免造成資源浪費。中醫醫院雖然中醫藥特色優勢明顯,但是隨著醫院精細化的發展,中醫藥特色優勢不能進一步促進醫院發展,“大而全”的綜合醫院不能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準的診療,反而獨立的專科醫院能集中人、財、物,開展專門的研究,實現目前倡導的“個體化醫療”,再進一步發揮我院中醫藥特色優勢,患者不僅可以專科醫院找到最合適的綜合治療方案,而“一站式”的醫療服務也為患者爭取了治療時間,節省患者精力和費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從而提高學科競爭力和醫院的綜合實力。根據現有研究,評價“院中院”的指標體系[4]主要分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一級指標包括市場醫療需求、人才隊伍、技術水平、醫療工作質量、科研工作、基礎硬件實施。市場醫療需求作為醫院發展的外部環境,對醫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院中院”首先需要認真了解所在地區的衛生服務需要,還要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其次“院中院”的核心是一支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隊伍。因此,在人才培養、選拔、培養、待遇和管理上要把科研業務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醫院戰略發展的突出地位,大力的引進優秀的高層次人才為“院中院”提供人才支撐。基礎設施功能的完備為“院中院”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撐。

建立“院中院”選準目標非常重要,必須有適當的患者資源以及配置合理的軟硬件設施。院中院”管理的獨立性是相對的,必須堅持醫院對“院中院”的領導權,否則就會形成管理失控,反而對醫院的整體發展造成危害。

參考文獻:

[1]]趙升陽.戰區總醫院創建“院中院”的實踐與思考[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7(09):718-720.

[2]尹傳貴,馬幼平,李鳳鳴.以醫院兼并為契機創辦“院中院”的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01(02):57.

[3]李少冬.關于解決“院中院”問題的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2(02):78-79.

[4]張云云,高鴻雁,葉廖沙,程齊波,封志純,韓寧.“院中院”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02):204-205.

作者:高婷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