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管理制度研究
時間:2022-05-30 11:18:04
導語:森林資源管理制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資源一直都是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其林地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建設用地,因此,對森林資源進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林地是森林資源的基礎,想要管理好森林資源就應當先管理好林地資源,相關部門應綜合考慮生態建設以及經濟建設方面的要求,如何以林地資源管理為中心創新森林資源管理制度,是林業管理部門一項重要的任務。
1以林地資源管理為中心創新森林資源管理的必要性
森林資源是指任何能夠被人類所利用的林地及其所生長的森林有機體的總稱,通常是指喬本植物,以林地和林木資源為主,還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動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環境因子等資源。林地包括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以及各級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森林生態系統是包括森林資源以及一切以其為生存條件的動植物等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森林資源包括森林生物資源、森林環境資源以及林地資源[1]。森林資源的管理的基礎就是對林地資源的管理,林地是森林資源之母,是植物生長的載體,是林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必不可少又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以林地資源管理為中心創新森林資源管理非常有必要,如果林地資源被亂用濫占或者消耗殆盡,那么森林資源將缺少重要的載體,就會隨著減少甚至消失,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森林資源管理,應當重視林地資源的管理。
2建立完善公益性及商品性森林資源管理制度
健全資源管理制度,其主要的內容包括將林地保有量納入森林資源管理當中。林地保有量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產生的碳量應大于該地生活生產產生的碳量,開發使用林地面積必須做到占補平衡,并要通過人工植樹的方法使林地面積增加。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設立森林資源管理績效考評制度,細化各項指標管理,細化林地保護利用的等級劃分,對林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林業局第35號令。應當嚴格執行森林資源地類屬性管理制度,其屬性有兩種,1)生態公益性森林資源,即以生態效益為主,不能直接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自然景觀、美化山川以及保護物種資源等,為此,相關管理部門就應當嚴格控制好公益性林地變成商業性林地,保護應有的公益性林地資源,由國家根據地區的發展水平和工業化程度制定生態公益林的比例以及林地保有量的最低生態紅線;2)商品性森林資源,它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森林資源轉化成商品,以獲取最大經濟利益和社會直接效益為最終目的,合理開發利用商品性森林資源可以提升我國林產工業的效益,從而達到推動森林資源依法管理的社會地位。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林地保有量的重視,利于國家實現對保護森林資源的目標[2]。
3以林地資源管理為中心創新森林資源管理制度的措施
3.1建立健全針對性林地規劃制度。要想使森林資源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協調,實現最大綜合效益,就應當建立健全針對性林地規劃制度。由于林地面積寬廣,地貌類型多樣復雜,就需要深入分析林地的環境氣候、地質類型以及林地生產和工業的分布情況,從宏觀角度科學地制定符合林地資源利用開發的規劃,促進林地資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續性,我國制定的六大林業項目工程就是宏觀的規劃,但宏觀的層次規劃非常籠統,不具有針對性,考慮不到微觀角度上的一些具體情況,如我國的六大林業資源建設項目中的西北及西南等林業環境建設,有一部分地區應當建立人工工業原料林基地,這就需要從微觀角度去衡量思考如何進行合理的小面積規劃,國家制定指令性計劃,并且應當確定好商品性林地以及公益性林地的面積比例,強制生態建設林地與人工林建設林地的面積和規劃范圍。3.2規范林地分類經營利用、保護級別管理和林地地籍管理。現如今,我國的林地實行分級保護管理制度,共分為4級。目前,林地資源的各種開發利用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利益,使得社會更加重視對林地的開發利用,部分投資者更會采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非法使林地資源,林地的商品性日趨火熱,造成林地資源的減少,長此以往,隨短期暴利行為而來的是生態環境的破壞。鑒于此,相關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嚴格規范林地分類的保護利用管理,明確規定哪些林地可以成為商業性林地,哪些林地資源是必須往公益性林地方向建設的,從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林地資源,以確保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保護住林地的生態紅線。生態紅線是建設綠水青山、秀美山川的政策保障,林地的保護利用管理,應與國土部門、建設規劃部門密切聯系并無縫對接才能更好地達成統一的管理。除此之外,林地地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地籍管理是保護林地流通時所有者的權益的一項基本制度,主要內容包括登記、檔案管理、林地統計分析等,這是維護所有者合法利益的有效依據,并且能夠穩定市場秩序,目前各級政府開展的林改工作、設置林改確權辦是十分必要的、及時的舉措。3.3完善制度加強管理技術引進。完善制度,即完善產權交易制度。加強管理技術引進,即加強對先進、科學管理技術的引進。產權交易制度為三方面,1)林地交易資格,交易林地的前提是雙方主體必須具有正規的合法的交易資格,也就是交易的雙方應當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及生產經營的能力[3]。2)林地的交易價格,林地價格實行政府政策性指導與市場調節結合。3)完善林地使用期的政策監督,國家對不經營使用而造成荒廢的林地應制訂監督政策,使林地最大程度地發揮生態效益社會或經濟效益。加強管理技術推進,借助地理信息技術監管林地資源,實現天、空、地三位一體管理,天即是使用衛星遙感和高清技術監管林地資源,空即是把林地資源空間由林業、國土、規劃等相部門建立空間規劃圖層,建立林地資源管理“一張圖”,地即是相關的管理部門。利用衛星反饋的階段性的信息變化,對接“一張圖”后,相關土地、規劃及林地資源管理部門對涉及非法使用林地的變化圖斑及時進行依法處理。現階段,國家對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正在推進,面對基層林業部門技術力量較為薄弱的問題,國家應加強對基層林業部門應用技術的培訓[4]。
4結語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以林地資源管理為中心創新森林資源管理的必要性,并闡述了公益性及商品性森林資源管理制度,針對以林地資源管理為中心創新森林資源管理制度,提出幾點參考性建議。研究中提出的幾點建議,主要圍繞林地資源管理,這對更好地保護利用森林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望此次研究內容能為實際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韓愛惠,曾志秋.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創新林地用途管制——對新常態下林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考[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3(12):233-237.
[2]何文劍,徐靜文,張紅霄,等.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17):128-136.
[3]李彬,安鳳文,張國良,等.強化舉措,開拓創新,全力做好白山市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24(11):45-45.
[4]唐若雨.從貴州兩起涉林刑事案件思考新時期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創新[J].森林公安,2017,36(12):127-128.
作者:周小明 單位:廣西北流市林業技術推廣站
- 上一篇:教學設備管理系統開發與研究
- 下一篇:高速公路財務管理模式綜述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