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整合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3 03:06:00
導語: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整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資源。企業創新活動歸根結底是人的活動,實質上是人力資本存量的釋放。就內部而言,中小企業擁有的創新型人才資源有:創新型管理人才(企業家),他們對企業創新行為及創新文化氛圍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一群體在企業創新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他們是企業各項創新活動的具體實施者,其功能是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獲取創新成果。就外部而言,中小企業可利用的創新型人才資源有:區域內具有業緣或地緣聯系的各類高校、研究機構的研發人才;以項目協作、成果轉讓、技術服務等各種渠道柔性引進的專業人才。
資金資源。資金是中小企業必不可少的自主創新資源。沒有資金的投入,再好的創意也不能完成商業化,實現其市場價值。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來源主要有:企業專門用于技術改造或產品開發的自有資金投入;企業的市場化融資,包括自銀行、基金、證券等渠道融資;政府資金扶持,包括稅收激勵、項目貼補和貼息貸款等,前者屬于內源型融資,后兩者屬于外源型融資。
技術平臺。技術平臺是中小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主要載體和硬件保障,包括研發機構以及各種分析測量工具、實驗試制設備等。中小企業由于受技術水平、企業規模和成本壓力的影響,一般擁有小型的專業化技術平臺,而較大型的公共技術平臺基本上需借助于外部資源。
信息資源。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所需的信息資源主要有技術信息和市場信息,技術信息主要包含技術創新項目所在領域研究動態,與創新項目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他創新主體類似項目的進展狀況等;市場信息主要包括來自于顧客、供應商、競爭對手、供求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的信息。
政策資源。企業的創新活動是在特定的制度和政策框架下進行的。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制度和政策資源主要包括市場準入、市場秩序、市場體系、企業組織等各種制度環境,還包括相關產業政策、技術政策、人才管理政策及各項對科技型企業或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等,政府作為制度和政策資源的提供者在中小企業創新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的整合機制
整合機制所要解決的是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如何共享、優化、提升,本文認為,必須緊密結合本地社會形態、經濟發展水平、區域產業優勢、相關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條件有選擇性地采用。
(一)集群創新
邁克爾·波特用“集群”一詞來定義在某一特定地域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集群創新是中小企業創新資源在戰略層面整合的有效機制,集群結構決定其功能,集群內部運行機制決定其運營的效率,集群的功能和運營效率是形成集群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1.集群創新的形成機理。在集群內部,企業通過地緣和業緣聯系,形成一個由完善、發達的供應商,有經驗、挑剔的顧客群,垂直、水平聯系的眾多企業和各個支撐機構之間共同作用,形成知識、技術創新及其有效的擴散系統。由于企業集群內聚集了許多同質和關聯度很高的企業群體,一旦有新的產品或工藝技術出現,很快就會在其內部傳播、溢出和滲透。企業集群既可以通過內部的細密分工形成一個近距離的集體(合作)創新網絡,又有利于遠距離的創新機構與集群形成技術聯盟,形成產學研的密切合作網絡。同時,企業集群可利用空間接近性和共同的產業文化背景,為集群內特定知識傳遞和擴散提供條件。
2.集群創新的主要模式。集群創新一般圍繞集群內的主流產品逐漸展開,其創新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基于技術軌道的順軌性創新模式,表現為一種持續的創新行為,有利于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二是基于技術平臺的衍生性創新模式,是集群內企業在特定的技術平臺上以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而展開的創新活動。三是向技術關聯領域發展的滲透性創新模式,注重拓寬經營領域,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二)動態聯盟
1.動態聯盟的形成機理。企業動態聯盟又稱虛擬企業,是一些相互獨立的企業通過信息技術連接的、暫時結盟的,成員企業在不同方面貢獻自己核心能力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動態聯盟為企業創新資源外部優化整合提供可能,企業能將創新關注點集中于自身核心能力上,而一些非核心能力則依靠外部的動態聯盟伙伴提供。中小企業可通過組建動態聯盟解決單個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過程中自有資源不足的問題,實現對內、外部資源的最優配置和整合利用。
2.動態聯盟的主要功效。基于動態聯盟的技術創新主要具有以下功效:一是彌補單一企業創新要素資源的不足。動態聯盟以信息網絡為依托,成員企業能快速選用、組合不同企業優質的創新資源,從而彌補自身資源的不足。二是降低產品研發風險。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動態聯盟整合有效資源來提高創新效率,從而規避市場風險。三是提高技術創新的優勢。由于動態聯盟成員企業集中展現自身的核心優勢,從而催化出更強的技術開發能力。四是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聯盟企業由于應用了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針對技術和市場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易于改變的柔性組織結構、資源的高效協調和利用,以及靈活的生產組織方式能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三)“伴生”型創新
1.“伴生”型創新的形成機理。“伴生”型創新是基于產業鏈層次不同企業的合作創新,由于市場需求的多變性導致產品的多樣性。大企業為了擺脫大而全的生產體制束縛必然求助于社會分工與協作,客觀上為中小企業長期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產業基礎和生存空間。而中小企業技術力量單薄、產品單一的特點,決定了其需依托大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各取所需,從而形成了更廣泛意義上產業鏈內的依存關系。2.“伴生”型創新的主要功效。中小企業通過“伴生”型創新,可充分利用分工協作上的優勢,與大企業緊密合作,一方面發揮自身創新機制靈活、市場反應快的優勢,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業的科技、設備、資金等優勢,在合作中獲取技術創新的機會和優勢。同時
,中小企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結成較為緊密的技術合作關系,共同開發產品和市場,從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由此而來,中小企業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金和技術力量,克服單個企業無法克服的困難和危機,取得創新的規模經濟效益。
服裝業是寧波市的主導產業,截止2006年底,全市服裝企業已達3000多家,年產服裝近15億件,銷售總量超過全國的12%。寧波服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完善產業鏈、打造服務平臺、實施整體品牌戰略和培育服飾文化,為中小型服裝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創造環境和條件。從整體上來看,寧波服裝產業創新資源整合具有“伴生”型創新和集群創新相結合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完善產業鏈,為企業整合創新資源拓展空間。寧波服裝產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從輔料加工到服裝設計、生產、營銷配套成龍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服裝行業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注重加強行業的整體規劃,鼓勵各類企業實施錯位發展戰略,基本形成了由大企業、中型企業和小企業組成的層次分明、優勢互補的服裝產業集團軍梯隊。產業鏈的不斷整合完善,使中小型服裝企業能充分利用區域內大企業人才、技術、信息、營銷、品牌的溢出效應,根據自身擁有的資源狀況,找準產業鏈定位,依托大企業,適時整合區域內業已集聚的專業人才、先進設備、資金儲備、營銷網絡等創新要素資源,為服裝產業中小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
打造服務平臺,為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創造條件。一是寧波市服裝行業管理機構和各地服裝行業協會積極為企業創新發展、區域聯動合作、產業要素組合和資源共享提供支持和服務;二是寧波服裝研究機構和服裝院校積極為中小型服裝企業培養和輸送各類專業人才,并提供相關的技術、信息支撐;三是政府有關部門注重為服裝企業的營銷服務,如針對外貿產品生態檢測認定已逐漸成為國際市場準入門檻的態勢,寧波市質量監督局下屬的紡織品檢測中心積極推廣紡織品生態檢測,促進中小型服裝企業外向型戰略的實施。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臺,為中小型服裝企業整合外部資源開展產品、技術、營銷創新創造了各種條件。
實施品牌戰略,為企業開展品牌創新提供助力。目前,寧波服裝產業發展已進入以品牌研發、品牌技術、品牌經營為主的品牌經濟階段。寧波服裝產業的品牌戰略分三個層面推進:一是形成品牌企業群體。一批大企業普遍采用品牌延伸策略,由單一品牌轉變為綜合性品牌,不斷延伸產業鏈,先后推出多種品牌。并通過加強與國際品牌合作,逐漸走向國際化品牌。中小型服裝企業通過區域社會網絡借鑒學習本地大企業創建品牌的成功經驗和技術路線,不斷創建自主品牌。二是推進區域品牌戰略。區域品牌是指產業在區域范圍內形成的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制造生產能力、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的企業和企業所屬品牌的商譽總和,包含區域性和品牌效應兩個要素。寧波服裝業是國內區域品牌的典范,產業集聚和名品薈萃為寧波區域品牌的培育創造了有利條件。寧波中小型服裝企業利用寧波裝這一區域品牌的衍生性、輻射力,推進自主品牌創新。三是培育服裝城市品牌。服裝城市品牌指的是服裝品牌與城市品牌互為支撐、共同推進、相互交融。以服裝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擴大城市影響力、增強城市的活力和創意;以城市品牌豐富服裝的文化內涵、提升服裝的地域特色、集聚服裝的創新元素。寧波的各類服裝節把服裝品牌和城市品牌有機結合起來,逐步打造服裝城市品牌。
培育服飾文化,為企業整合創新資源提供環境氛圍。寧波市重視培育區域服飾文化氛圍,動員社會資源孕育城市的時尚元素和創意元素,為服裝產業發展提供了發展環境。寧波市通過開展時尚論壇、流行趨勢、品牌評選活動、服裝服飾展銷、模特表演等活動,加強區域內外服裝企業、服裝專業人士的溝通交流。同時,通過舉辦群眾服裝展演和各種有關服裝的知識競賽、攝影大賽、海報大賽等活動,擴大市民的參與性。另外,還注重引進、吸納、融合外來優秀服裝服飾文化,如舉辦意大利服裝服飾文化周活動,讓廣大市民領略了浪漫、奔放、時尚的意大利服裝服飾文化。濃厚的服飾文化氛圍培育和激發中小型服裝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熱情,從城市不斷積淀的時尚元素和創意元素中獲得創新的靈感。同時,在企業自主創新過程中,能獲得各方面社會資源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砑糖?產業集群與區域創新系統[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張聰群.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源的整合機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7
內容摘要:中小企業作為維持經濟穩定發展和最具市場活力的力量,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認為,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集群創新、動態聯盟及“伴生型”創新等機制,整合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并以浙江寧波服裝產業為例提出了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整合的一般途徑。
關鍵詞: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源整合
- 上一篇:交通經理部副經理先進事跡
- 下一篇:企業戰略創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