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時間:2022-07-16 09:23:32

導語: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摘要: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資產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順應政策制度改革方向,針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此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加強措施

根據頒發的《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要求,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應重視固定資產管理,深刻貫徹落實“過緊日子”的理念,在明確自身資產存量的基礎上合理配置資產,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督管控,以此盤活和高效使用固定資產。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固定資產是其開展各項業務活動或其他活動的重要基礎,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尤其必要,這對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公共服務職能有重要意義。為此,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應從思想上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解決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避免資產流失或浪費等問題出現。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缺乏整體的規劃,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統籌,尤其是不重視固定資產全過程管理,以致于管理各個階段難以有效銜接,無法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同時由于缺乏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能夠有效銜接新舊制度,尤其是在固定資產核算管理方面,未能嚴格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更多是關注固定資產的購置,對于資產折舊等方面未能進行有效的會計處理。另外,固定資產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先行的財務管理體系中也未針對固定資產管理作出詳細的規定,在完成固定資產購置后,往往只是簡單地進行會計登記及資產成本核算,導致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結構并不合理,固定資產使用效率較低。

(二)內部控制缺失,固定資產管理失控

內部控制缺失也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會涉及到資產采購、驗收入庫、領用保管、日常維護、報廢處置等多個內控環節,但是由于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協作,導致固定資產管理信息不完整、更新不及時,也未能與業務系統有效銜接,以致于固定資產管理常常處于失控的狀態,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管控

行政事業單位應在明確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基礎上,提高重視程度,并根據財政部下發的《通知》要求,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完善相應的管理體制,做好內部管控工作,發揮內控作用,從而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效果。首先,在明確管理目標的基礎上,落實相應的管理責任,通過加強頂層設計,積極主動承擔固定資產管理的主體責任,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內部個人身上。同時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細則,確保各項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及落實,進而提升固定資產使用的高效性。其次,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及工作特點,科學制定固定資產管理的辦法,并明確細分管理要求,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登記管理、核算入賬、領用保管、日常維護保養、報廢處置等多個環節工作,確保各部門管理職責有效落實,做到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清晰、管理規范、責任可查,從而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效果。最后,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根據《通知》規范要求,加大內管控力度,尤其是要重視加強固定資產分配、使用及處置等關鍵環節的管控,同時加強單位內外部各個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溝通機制,打破信息壁壘,從而形成管理合力,進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成效。

(二)理清家底,做好固定資產基礎管理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還需要在家底清晰的基礎上,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資產登記、核算、盤點、權屬管理等多項工作。首先,對于固定資產的登記管理,可通過卡片19管理的方式,對長期占用但權證手續不全的固定資產進行控制管理,如果進行了固定資產轉讓出租,則應單獨登記和維護管理。做到一物一卡、不重不漏、登記到人。當然,在運用卡片管理方式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應保證卡片信息的完整性和合規性,能夠清晰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及使用信息,與此同時也要重視動態化管理,及時更新信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信息能在資產年度報告中準確真實的反映。其次,在固定資產核算入賬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應嚴格按照新政府會計準則的內容及要求,加強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尤其是要在動態化管理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會計處理,加強審核,確保管理賬簿與管理卡片信息一致。再次,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也要定期清查盤點單位固定資產,掌握單位固定資產基本情況的同事,確保賬實一致。與此同時,應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合理進行固定資產價值的計量評估,在經過審批后再登記管理,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這需要明確原因,并規范進行固定資產的處理,確保單位固定資產能有效盤活。最后,固定資產的權屬管理也是重要的基礎工作,具體包括土地、房屋、車輛等產權證書的管理,要在動態化管理的基礎上做好信息變更管理,避免存在權屬不清的情況。

(三)加強規范化管理,提升資產管理效能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在家底清晰的基礎晚上,合理分配固定資產,這期間相關審核部門要加強監督審核,原則上固定資產資產不得進行重新購置、建設和租用,必要情況下則需要相關法律規定執行,并做好驗收和入賬等銜接工作。另外,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實際發展需求,在觀察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的基礎上,合理制定固定資產配置標準,遵循節約原則,合理進行固定資產的分配。其次,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加強固定資產的使用管理,原則上各單位之間不得相互占用,但若存在固定資產出租轉讓、對外投資的經濟活動,也應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程序及管理規定操作。對于內部領用,也要制定完善的固定資產領用機制,確保領用信息完善,與此同時也要嚴格要求領用人加強固定資產的愛護和管理,確保資產的完整性,若有損壞的現象,要及時報修。再次,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強化固定資產的處置管理,及時按照規定流程處理,若有長期占用的情況,應在規定權限內進行處置,并且處置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尤其是價值高的固定資產,應采用公開拍賣等方式處理,而處理產生的費用,則需要按照稅收管理制度及時上繳國庫,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

(四)嚴格落實問責機制,強化監督檢查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保管不善、使用不當等問題,應嚴格落實問責機制,要落實損失賠償責任,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規定落實責任到具體的責任人身上,使其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監督檢查,可通過建立績效管理機制,實現固定資產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并設置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配置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運用具體的績效指標對固定資產配置、使用、處置、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情況等進行實時跟蹤管理。另外,在固定資產監督檢查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常態化監管,并在此基礎上認真落實監督職責,確保固定資產基礎工作有效開展及固定資產高效實用,從而保證固定資產完整性和安全性,進而實現高效運轉。

三、結束語

總之,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結合自身實際,落實科學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機制與辦法,明確管理責任,強化規范化管理,以此提升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成效,進而更好地為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責和事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牟彥彥 單位: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