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應室在醫院感染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7-09 03:49:57
導語:消毒供應室在醫院感染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消毒供應室管理現存問題的思考,明確消毒滅菌期間各項原則,再提出相應的醫院感染管理整改措施,以供借鑒。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作用;對策
醫院感染管理為現代醫院管理的核心課題,居民及社會關注度也隨之提高。消毒供應室為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是存儲、發放及供應醫療器械的場所,其無菌質量和醫療質量、院內感染率等因素密切相關,個別情況下還會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即做好醫療器械和無菌物品管理,是消毒供應中心的首要職責,更是杜絕醫院感染的根本。綜述如下:
1消毒供應室管理現存問題
(1)職業防護認識不到位。對于消毒供應室醫務人員而言,多存在醫院感染認識不到位的現象,特別是在長時間、高負荷運轉模式下,往往會降低自我防護意識,且難以規范把控自身行為,出現銳器廢物刺傷、化學品污染或燙傷、粉塵吸入等狀況,極個別情況下還會出現病原微生物感染。(2)整體布局不合理。現代醫療模式下,消毒供應室各區域功能劃分尚未明確,且實際屏障不足,極易出現逆行、交叉等狀況,導致工作混亂且管理無序。另外,部分醫療機構消毒設備較為陳舊,缺少專業換管腔清洗水槍、氣槍和滅菌設備。(3)外來器械、一次性無菌物品管理不到位。諸多情況下,醫院外來器械均是由商運輸,再經消毒供應室清洗、包裝和滅菌等操作,發放至各科室。但部分商由于消毒滅菌知識不到位,難以做好交接工作,且無法完全提供相關器械憑據,為醫療服務埋下隱患。而在一次性無菌物品中,由于缺少質量檢測合格單、檢測報告等相關信息,甚至在個別廠家中,僅提供消毒合格證,也會面臨醫療風險[1]。
2消毒供應室消毒滅菌原則
(1)處理。各診療器械、器具或物品均應倡導“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則,若為氣性壞疽、朊毒體、不明病原體導致的器械污染問題,應滿足WS310.1規定。(2)消毒。醫療器械和物品清洗完成時,應開展消毒工作,常見機械熱力消毒、75%乙醇消毒、酸性氧化單位水消毒等。以濕熱消毒為例,若溫度為90℃,消毒時間≥1min;若溫度為80℃,消毒時間≥10min。(3)干燥。借助干燥設備對器械和物品予以干燥處理,但應依據其材質調整最佳干燥溫度,若為金屬類溫度可控制在70-90℃,若為塑膠類溫度可控制在65-75℃。(4)保養。器械表面、關節和齒牙等部位,應保持光潔,切勿出現水垢、污漬和血漬等殘留現象;若存在銹跡應及時清除;若表現為器械損傷、重度銹蝕,應立即維修[2]。
3消毒供應室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幾點措施
3.1增強對醫院感染控制意識。若要杜絕根源上醫院感染問題,應將其納入消毒供應室的基本工作要求,常見《醫院感染管理細則》、《醫院感染技術規范》等,使醫務人員能夠在正確認識到醫院感染問題的前提下,對自身行為予以規范把控,這也是護理質量提高的關鍵。針對醫務人員專業知識不足、單純性機械操作的現象,應全方位倡導無菌理念,以潛移默化、行為約束等諸多層面,再聯合技術操作規程、質量檢驗標準等內容,評估醫務人員各項工作是否滿足既定要求。3.2穩控消毒供應室流程。消毒供應室應位于醫院合理區域,確保和各科室、各單位距離相近,且周圍環境時刻保證清潔衛生,杜絕污染問題,即消毒供應室應為獨立區域。除此之外,應時刻確保室內光線柔和、通風、寬敞明亮,墻壁或地面等區域應定期消毒;科學區分各功能區,如污染區、無菌區、清潔區等,且規劃相應行走路線,禁止跨區域或跳步行為,還可預防交叉感染[3]。3.3落實消毒滅菌原則。(1)再生物品管控。若要做好此類物品的無菌管理,應穩控“清潔”關卡,全方位落實回收、分類和去污、去熱源及精洗、干燥、檢查、包裝及滅菌等工作,若某環節出現遺漏、處理不到位的現象,必將會影響滅菌效果及質量,引起難以預料的后果。(2)落實健全化消毒滅制度。對于消毒供應室而言,各醫務人員均應持證上崗,且預先施行崗前培訓工作,以便能夠在爭取認識各類消毒滅菌規范的同時,熟練運用滅菌器。例如:步入無菌室時,應徹底洗手、保持衣帽整潔、戴口罩,落實消毒隔離體系;醫療物品發放過程中,應反復核對藥品名稱、滅菌日期和有效期,詳細檢查指示帶是否出現變化、包裝是否完好等;若為無菌用品,一旦發放無論是否使用,均不可再次出現在無菌室,應依據規范合理消毒滅菌后使用;無菌室每日清掃(濕式清掃法)2次,空氣消毒機消毒時間不可少于4h[4]。(3)增強“下收下送”質控。作為無菌物品杜絕污染、增強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收下送”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意義不容小覷。即應以分人、分車原則為準繩,無菌車倡導全封閉式管理,污染車倡導半封閉管理;無菌物品發放期間應落實“三查七對”的理念,且時刻保證清潔衛生,消毒清潔過程中可使用含氯消毒劑(500mg/L)。(4)全方位評估滅菌效果?,F代醫療模式下,無菌物品滅菌效果監測方式較為多樣,如生物/化學監測、B-D試驗及工藝監測等;無菌物品裝載時,禁止超過存儲柜90%,但也不可低于存儲柜10%;滅菌各環節應詳細記錄,且以月為單位,施行嗜熱脂肪桿菌芽孢菌測定,保證滅菌合格率在100%[5]。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管理為醫院管理的組成核心,不僅和醫療質量、護理質量密切相關,還決定著患者生命安全。消毒供應室為醫院感染管理的首要載體,承擔著清洗消毒、滅菌等諸多工作,更是醫院管理的根本。若要從源頭上把控消毒供應室各項工作質量,倡導無菌物品管控原則,則應在做好多層面管理控制的前提下,增強醫療及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左靜.醫院消毒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對院內感染發生率的影響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02):156-156.
[2]牛曉琳,沈新玲,帕麗古麗•那吾爾.手術室醫療器械嚴格質量管理對醫院感染的防控作用[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20,24(01):91-94.
[3]李麗娣,賴紫嫻,潘文慧.PDCA循環管理對降低醫院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感染率的效果分析及其對策[J].抗感染藥學,2019,16(11):1913-1916.
作者:吳小華 單位: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上一篇:供應鏈管理系統在制造業的應用
- 下一篇:淺談自閉癥患者社會保障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