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同管理風險意識的強化

時間:2022-01-19 10:36:47

導語:企業合同管理風險意識的強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合同管理風險意識的強化

摘要:風險是指一個企業面臨的可能使其經營陷入困境的可能性。運用全面風險管理手段來應對風險的發生,其原理是把整體細分為多個部分,全面地進行風險勘測與評價,找出需要進行風險管控的部分,同時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從而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真正發揮風險管理的效用,為企業發展增加一層保障。基于此,本文對企業合同管理風險意識強化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合同管理;風險意識

合同是現代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對外經濟交流的重要手段,合同在產生收益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著風險,合同風險的存在,小則影響企業發展,大則影響企業生存,因此合同管理在企業的運營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企業合同管理中風險控制的意義

由于合同風險廣泛存在于合同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這就造成了企業合同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也就導致了在管理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也開始尋找適合自身的轉型發展,面臨復雜變革的市場環境,企業在充滿機遇的同時,也同樣充滿了挑戰,合同風險控制不僅規范企業經濟活動,維護其合法權益,更是對于提升企業效能具有現實意義。

二、風險在企業合同中的體現

(一)風險意識薄弱。企業之間進行交易,通常以合同達成合作關系。而在實際情況中,企業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合同風險意識,對于合同中載明的條款不深入分析,不審查合同主體是否適格,不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結果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可見,合同風險意識的缺乏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毀滅性的。(二)管理制度不到位。企業制定合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合同管理,防范和控制合同風險,但制度本身的不到位就會形成制度風險。合同管理制度必須是以遵紀守法為前提,以防范企業風險為目的,經過一定的調研以及討論得出的,在施用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遵守合同管理制度,否則一旦在合同環節出錯,極有可能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三)合同履行缺少跟蹤監控。多數企業在合同訂立階段,法務部門的監管通常是直接、有效的,一旦合同進入履行階段,往往就只有合同經辦人和財務部門真正參與了。而在履行過程中,一旦出現合同約定與合同履行不一致的情況,極易隱含法律風險,而法務部門對合同履行的監管,則需要與合同承辦部門和財務部門同時配合,才能實現有效的監管,這也使得合同法律風險的監管難度增大。

三、規避合同管理風險的辦法

(一)提高風險判斷能力。合同是企業之間進行經濟活動的書面表達形式,通過良性合作達到互利共贏,但也容易因為合同而卷入法律糾紛之中。所以合同風險管理最基本的是要提高企業辨別合同是否伴隨著風險的能力。企業相關的負責人員在簽訂合同的過程里,要具備風險意識,善于發現合同中的風險因素,提高辨別合同風險的能力。遇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去請教專業的法律顧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尋求協助,從而提高合同抵御風險變故的系數。(二)優化合同管理資源配置。對于企業而言,良好的合同管控可以為企業規避很多合同風險,企業有必要重視對于合同管理人員的培養,提高他們辨識和應對合同風險的能力,必要時可以聘請企業外部法律專業團隊共同完成或提供咨詢意見。當管理手段無法支撐企業良性運轉時,企業需要著眼于提高整個系統的管理水平,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從而達到健全風險管理系統的目標,也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供助力。(三)做好風險防范。對于企業來說,未知的風險總是讓人始料不及的,與其發生后補救,不如平穩環境中,留有余力給風險管理,這樣才是企業減少內耗、完善整個公司治理體系的有力措施。盡管合同風險存在于合同領域的各個環節,但是通過規范的合同管理流程,采取適當的風險控制方法,使其為企業的安全防護服務,加強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保證大事、小事落到實處,掃清安全隱患,為抵御風險做萬全準備。

四、結束語

當今企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合同管理能力,企業內部的管理決策人員要充分認識這一點的重要性,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尤其是不能忽視合同風險管理的重要程度,有助于推動企業的良性發展,創建一個和諧的行業氛圍,最終有益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創建和諧社會與經濟的穩步前進。

作者:臧蕾 單位: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技能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