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及團隊績效考核指標研究

時間:2022-05-07 11:35:32

導語:家庭醫生及團隊績效考核指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醫生及團隊績效考核指標研究

摘要: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不同,我國尚未形成統一的家庭醫生績效考核體系。現今涉及家庭醫生、團隊等人員績效考核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歸納、總結的資料較少。本研究復習2010—2020年我國涉及家庭醫生、團隊等人員績效考核指標的文獻,對具體考核指標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出的框架主要為從數量和質量上考核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家庭醫生績效考核指標以及從團隊建設、人才培養、合作能力和滿意度上考核的家庭醫生團隊績效考核指標,旨在為探索建立有效的個人和團隊績效考核體系提供幫助。

關鍵詞: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團隊;績效考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國家,已經在國家層面建立了統一的家庭醫生績效考核體系,雖然各國側重點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從公平性、服務質量、服務效率、投入和產出及社會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評價[1]。我國社區衛生服務起步較晚,且各地區經濟、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不均衡,尚未形成一套國家統一考核標準,即使同一省內3個不同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體系也不盡相同[2]。既往的一些研究更多的是針對機構績效考核體系開展的,現越來越多涉及家庭醫生、團隊等人員的績效考核問題[3]。為了解、借鑒各地區好的經驗,本研究對2010—2020年我國涉及家庭醫生、團隊等人員績效考核指標的文獻進行歸納、整理,旨在為探索建立有效的個人和團隊績效考核評估機制、促進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衡發展、政府部門及機構做出決策等提供借鑒和幫助。

1家庭醫生績效考核指標的設置

近10年來,家庭醫生簽約成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重點工作之一,且我國社區衛生服務定位主要為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因此,盡管各省市對家庭醫生及團隊績效考核指標不盡相同,但框架主要為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3個部分,分別從數量和質量方面進行考核。

1.1基本醫療

1.1.1數量考核門診服務人次是所有績效考核的必備指標,相應的一些診療,比如換藥、測血糖、心電圖、中醫體質辨識和藥品不良反應上報等常計入其中[4]。合理診療如費用控制、規范用藥等是常用的績效考核指標。胡俊峰等[5]對家庭醫生崗位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中,合理診療涉及到門診服務次均費用低于區域平均水平、門診藥品收入占門診收入的比例、抗生素處方比例和靜脈輸液處方比例;楊金俠等[6]結合鄉村醫生特點,還增加了激素處方比例;在《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中,中醫藥服務也列入其中,指標涉及中醫診療人次占比、提供中醫醫療技術方法種類、門診中醫非藥物療法治療人次占比等[7]。對于有床位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住院有關的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費用增長率和收支結余率等也是考核指標[2]。重慶市將家庭醫生能力作為績效考核指標之一[8],根據醫生不同能力,如實際完成拆線、婦檢、小清創縫合、大清創縫合、燙傷換藥、淺表包塊切除術、手法復位和蠟療等情況,給予不同的績效分值。隨著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的推進,與此相關的一些指標常常單獨核算,如簽約對象門診人次占門診總服務人次比例、簽約對象在家庭醫生就診次數占本中心就診總次數比例[5],家庭病床建床數、出診次數、管理率和雙向轉診率[9],健康咨詢也逐漸成為考核指標[10]。1.1.2質量考核基本醫療中質量考核更多集中在處方抽檢合格率、醫療文書抽檢合格率、院感發生率、醫療投訴、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和不良執業行為等[1,5]。

1.2基本公共衛生

1.2.1數量考核各省市基本公共衛生考核指標大致相同,主要涉及健康檔案、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等[7,11]。1.2.2質量考核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要求,填寫資料的規范性常作為考核指標[12]。隨著慢性病管理細致化,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管理的內涵也提上日程。胡俊峰等[5]構建的績效考核體系中,包含高血壓患者過去3個月至少測量過1次血壓的比例、最近一次血壓值小于140/90mmHg的比例和35歲以上簽約對象過去12個月測量過血壓的比例;糖尿病患者過去3個月至少測量過1次血糖的比例、糖尿病管理對象最近一次血糖值小于8.0mmoL的比例、糖尿病管理對象過去12個月檢測過腎功能和(或)尿微量白蛋白的比例、過去6個月測量過糖化血紅蛋白的比例和糖尿病管理對象過去12個月檢測眼底的比例。

1.3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除遵循上述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考核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績效考核仍有一些特殊指標。1.3.1數量考核簽約數量,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和慢性病等重點人群簽約率,家庭病床數,均是績效考核必備指標[5]。常用的績效考核指標還包括首診率、續約率、簽約后就診的人次、復診率、上轉率、下轉率、預約率和上門提供服務的次數等[9]。1.3.2質量考核家庭醫生對簽約居民熟悉程度,提供的服務,服務效果,及簽約居民等對家庭醫生認可度、粘性和服務評價等,常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考核指標。徐蕾[13]等在家庭醫生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研究中,考核到家庭醫生對簽約居民熟悉程度,包括掌握轄區人口數、掌握居民戶數、掌握轄區重點家庭戶數和了解轄區突出重點健康問題,及時更新慢性病隨訪信息、評估手冊完整性。簽約后提供個性化服務是常用的考核指標,如對簽約對象健康狀況評估、健康干預指導、提供24小時電話咨詢和簽約對象的慢性病篩查等[5]。在簽約后的服務效果中,包含了簽約居民健康狀況改善情況、醫療費用增長情況[9],門診就診人次變化,簽約居民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知曉率、健康教育普及率、簽約對象健康知識知曉率和簽約對象健康行為形成率[5];來自團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委會對家庭醫生的評價[13]和居民滿意度等[5]。

2家庭醫生團隊績效考核指標的設置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多以團隊形式完成,近年來探討團隊績效考核方案的研究越來越多,主要涉及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3個考核指標,與個人績效考核指標類似。除這些指標外,團隊績效考核更多的集中在團隊建設、人才培養、滿意度和合作能力上。

2.1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

主要指標有:團隊工作制度和方案、團隊構建、成員分工是否明確、團隊成員學歷和職稱,團隊成員知識技能培訓、進修機會等[14];還包括團隊是否開展特色工作,如心理干預等[15]。更多的研究將指標進一步細化,增加是否有其他專業人員參與團隊服務,本科及以上學歷全科醫生構成比,中級及以上職稱全科醫生構成比,成員在社區工作年限構成比[16-17];簽約居民數量和團隊成員比例、團隊成員具備能力和職業資質[18];制定團隊個人績效考核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團隊服務流程和規范以及督導評估標準等[17-18]。

2.2團隊合作能力

羅曉露等[19]研究中,構建了團隊合作和協作的指標,包括:是否以團隊合作形式對簽約對象開展有計劃、有秩序的服務;團隊是否追蹤簽約對象轉診或會診資料;團隊是否定期評估簽約對象健康管理計劃;團隊是否協調其他資源為簽約居民服務。將一些效率指標作為團隊合作能力的考核指標,如各類報表上報及時率和準確率、上門服務及時率、異常信息反饋及時率和上報信息被采納率[15]。

2.3滿意度

多維度滿意度考評是團隊績效考核方案必備指標,余昌澤等[17]研究中涉及供需雙方滿意度,即居民對團隊服務滿意度,團隊成員對工作環境、待遇和職業前景滿意度。還包括來自街道、機構負責人和團隊成員間的滿意度評價[14]。2010—2020年我國家庭醫生及團隊績效考核指標研究進展——談思雯等。

作者:談思雯 尹朝霞 常巨平 李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