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和評價體系分析
時間:2022-08-21 03:11:24
導語: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和評價體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不僅為社會帶來了經濟發展,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社會和人們對環境問題愈發重視,使得綠色建筑得到了人們的認同。文章將對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的管理和評價體系進行分析。
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觀念的影響下,各行各業對于環保型發展有了更多的嘗試和應用。綠色建筑的出現為建筑行業帶了巨大的變革,同樣也是機遇和挑戰。
1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管理
1.1綠色建筑的開發階段管理。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的開發階段是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綠色建筑的首要環節。在綠色建筑項目進行規劃的前期,要將市場需求、經濟環境等社會因素進行調查了解,還要對工程項目周邊環境進行分析和研究,為今后的綠色建筑工程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依據。再結合建設項目的目標和實際條件,為綠色建筑工程制定有效的實施方案和計劃,并協調各環節、各部門的工作,科學、合理地進行綠色建筑的前期管理工作[1]。1.2綠色建筑的計劃階段管理。綠色建筑在理念上注重對資源的回收利用,并且提倡使用再生能源。因此,在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的計劃階段管理,要在理念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并利用綠色建筑在環保資源上的優勢,通過新型能源、新型環保材料以及先進節能技術的使用,對綠色建筑工程項目進行計劃階段的有效管理。在滿足社會和客戶需要的基礎上,保證綠色建筑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且保證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1.3綠色建筑的施工階段管理。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的施工階段,是真正開始實施建設的關鍵階段。在這一環節上要注重各部門和各施工環節的有效、緊密協作,加強對綠色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員的管理,對施工的具體流程和方案,以及工程中的設備和材料進行管理。嚴密把控各環節、各部門的施工工作,對其進行實時監督和檢查,確保綠色建筑質量,對現場安全隱患問題進行解決。靈活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力度和范圍,保證綠色建筑工程的正常開展和順利進行[2]。1.4綠色建筑的使用階段管理。健全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的使用階段管理,對綠色建筑在投入使用的狀態進行管理,建立完善的綠色建筑監管系統。將其在使用階段的表現和各方面環節進行把控,適時的對綠色建筑中的設施、材料進行維護工作,充分發揮監管系統的作用。建立應急機制,在綠色建筑投入使用階段,進行定期檢查,并制定預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系統,及時有效的排除建筑隱患和建筑問題。
2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評價體系
2.1評價指標。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不同于普通建筑項目的管理模式,除了要在管理上增加環節和力度,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建設工程評價系統,用來對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進行評價。將綠色建筑管理的效果,作為評價系統的運作標準和基礎,在管理效果中發現問題。為了更好的進行綠色建筑管理工作的評價,需要把握三點原則:①科學性原則:要對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體系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此作為評價體系的標準,將建筑各項管理指標,與實際管理中的操作,進行科學的對比和分析。②綜合性原則:要將評價指標深入到綠色建筑施工的各個環節當中,結合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用評價指標來衡量每個環節的管理工作,將評價指標作為管理工作實施的優劣標準。能夠有效的將管理工作進行下去,提高管理的效果和作用,并在不良評價指標中,發現綠色建筑管理存在的問題。③時效性原則:把握評價指標的時效性,在綠色建筑工程項目完成前,對管理工作進行評價分析,能夠有效的保證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完畢以后,對管理工作進行評價,也可以起到借鑒、學習和反思的作用。因此對于綠色建筑管理的評價指標,要根據實際需要來把握時效性,有效、合理的運用評價體系[3]。2.2評價體系的構建。讓綠色建筑全周期壽命建設工程管理,充分體現出綠色建筑的理念,是綠色建筑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在綠色建筑的功能和作用方面,更要將環保理念充分的融合,同時在建筑的設施和作用上,進行環保、綠色理念的體現。并運用評價體系,將綠色建筑的管理進行監督和指導。在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的實踐中,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指標,主要包括資源、技術、材料、環境和經濟指標等,在綠色建筑工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和需要,對評價體系的結構進行分層、分級的分析方法,針對實際的管理工作,進行評價等級的劃分,從而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
3結束語
加強對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含義的認識和深入了解,對建設工程管理和評價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構建和完善,可以將綠色建筑的優勢和作用進行發揮,堅持和積極的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立柱.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管理和評價體系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2):44.
[2]陳健.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管理和評價體系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4):244-245.
[3]胡艷致.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建設工程管理和評價體系[J].建材與裝飾,2017(52):161.
作者:劉文濤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 上一篇:EPC項目承包方合約管理要點
- 下一篇: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