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論文

時間:2022-08-16 11:17:09

導語: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論文

一、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防止國有資產的損失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并且在市場競爭中憑借巨大的市場份額、依靠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占據獨特的優勢。這主要因為國家是國有企業股份的最大持有者,在經濟體制改革中事國有企業的最大股東,國有資產會因為會計計算的疏漏而流失;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制度的完善,能夠確保企業戰略方向和企業投資決策的正確性,加強企業財務管理。

(二)是各企業的法定義務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必須健全,我國《會計法》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但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僅制定制度是不夠的,企業應當在符合企業實際的基礎上應當有效執行;作為企業的法定義務,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必須建立和履行。

(三)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企業通過實施有效的會計內部監督體制,能夠有效地防止財會人員弄虛作假,避免因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而導致企業決策失誤可能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并通過對會計賬目的定期審查和監督,預防企業的財產損失;另一方面,內部會計監督可以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為相關審計和統計部門,對于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規范有積極的作用。

二、我國當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現狀

(一)企業領導對企業會計監督不重視

財務在企業經營過程的重要性目前已經得到大多數企業領導的認可,特別是企業聘請職業經理人對企業管理,但是職業經理人不會像企業的所有者那樣對企業財務有著直接的關聯,這就可能會出現企業資源浪費而導致會計賬目不清的現象,繼而導致財務體系混亂。

(二)企業內部管理結構的不完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企業管理結構還不夠成熟,處于建設初級階段,管理結構還不夠完善。很多企業內部缺乏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體系,就是有個別企業建立了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也會因為沒有效的制度進行執行和管理,造成企業內部會計信息不真實,使會計監督制度如同虛設,造成企業會計秩序混亂及企業經營不力的現象。

(三)會計監督法律約束機制不健全

有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制定和運行新的財務制度,但并沒有按新財務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但看待新的財務制度仍比較傳統,甚至出現了“新制度、老觀念、老辦法”,使得會計管理混亂。另外,很多企業對會計監督、審計監督概念模糊、理解不深,將審計監督等同于會計監督,而事實上審計監督側重于事后監督,是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而內部會計監督則是事中控制,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對同一經濟事項的監督效果不同。

(四)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更新步伐加快,會計人員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塑造會計業的誠信觀念。如果財會人員本身的業務素質比較低,法律意識淡薄,沒有責任心,加上不能透徹、全面的掌握財經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正確分析和會計信息的真偽辨別能力,就有可能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有的往往包庇發現的錯誤,為了謀取私利勾結不法分子,不顧及企業和國家利益,弄虛作假,這些會計人員都不具備做好會計事項內部的監督工作。

(五)缺少完善的企業獨立會計監督制度

完善獨立的會計監督制度是會計監督職能有效性的需要,否則會導致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執行不力。在發達國家,全面客觀的評價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活動通常會采取委托外部會計監督機構來進行,以使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性進行,并能夠較為客觀真實的進行評價指導,避免了企業內部間的徇私舞弊的弊端,使會計監督的作用得到實質上的發揮。在我國大部分企業中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還不夠完善,不能很好的配合外部第三方對企業內部進行會計監督,缺乏科學有效的會計監督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方法建議

(一)提高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度

企業領導及財務人員需要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的意義及重要性,真正提高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度,并且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中貫徹和落實《會計法》,把企業戰略決策以會計原始性憑證數據為依據,并深刻認識到企業財務管理在糾偏企業發展路線的重要地位,規范企業內部會計行為。

(二)建立獨立的會計監督機構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內部,要建立獨立的內部會計監督機構,對會計的工作質量進行審核監督,并由機構的內部審計人員執行會計監督工作,包括對會計資料進行有力的管理和監督。或者規范化、制度化的會計監督管理,由外部的獨立的會計審計部門和人員以獨立的組織形式進行進行會計工作的監督。

(三)加大執法力度,完善法規制度建設

首先以《會計法》為中心、《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進一步完善。其次,自覺守法,嚴格執法,會計人員大膽地行使會計監督職權,認真履行職責,努力營造領導者遵守,形成良好社會氛圍的會計法規制度。再次,認真貫徹執行制定的法律,增強法律的威懾力,并加大執行力度,對責任人員承擔的法律責任作出具體而明確的規定,使單位領導者、會計人員、審計人員都能權衡利弊得失,促進其自覺遵紀守法,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四)注重和加強財會隊伍的建設和廉政建設

首先企業財會人員要堅持采用會計證上崗原則,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明確規定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并不斷提高財會隊伍素質,其次要求企業嚴格設立各項規整制度和會計法規,并嚴格執行,做到出現問題有人可查、有責可追;最后要幫助財會人員提高工作能力,加強財會人員包括相應財會制度和法律法規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廉潔自律的培訓,灌輸會計人員內部會計監督意識,不斷端正工作態度,加強辦事公正清廉。

(五)健全會計部門內部稽核和牽制制度

企業會計部門應當內部設立稽核制度,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設置職責、權限、以及會計憑證審核的方法等,根據結構形式及各項分工做好稽核工作。同時企業要對錢賬進行分開管理,建立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和內部牽制制度,應規定:擔任出納工作的人員不能同時擔任收入、支出、費用等工作,會計銀行票據的簽發印鑒,必須有兩人分別掌管;兩人或以上人員要分工操作涉及到財物和款項收付、結算工作;參與銀行賬的對賬等相關工作的會計人員不能負責簽發支票、登記現金收支工作。比如企業在物資采購方面,采購部門經理和財務部門首先要審核采購計劃,在安排財務人員進行登記和歸檔資金撥出、采購信息的同時,出納人員要根據審核通過后才能進行物資采購資金的調動和撥款。

四、結束語

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保證企業經濟決策的制定和執行,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各企業應該通過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強會計監督的管理,提高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認識,從而促進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有效實施和企業的發展壯大。

作者:史凱文單位:華電鄭州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