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與會計監督探討

時間:2022-11-30 11:04:33

導語: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與會計監督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與會計監督探討

摘要: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我國的現代企業制度也得到了較大完善。當企業的規模開始做大做強之后,會計在企業的作用便愈發突出,其業務也越來越復雜化。其中,在會計監督方面,會計的作用更加重要。然而目前,我國的會計管理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因此,必須在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的前提下,不斷的完善會計監督體制,本文主要分析了現在我國的企業在會計監督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嘗試找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會計監督;難題;建議

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企業一直在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完善自己的企業制度。然而要想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就必須加強對于會計監督的管理。現在很多企業都沒有充分認識到會計監督的重要性這一問題,導致在財務管理中出現了會計信息失真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企業就無法真正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這將影響我國企業的發展,拖慢我國企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

一、現代企業制度下我國企業在會計監督方面的問題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由于相關的法律與制度還不夠健全,導致我國目前對企業的會計監督無法得到真正的落實。從而導致企業對于會計監督認識不足或者敷衍了事。在我國,一般企業中的會計只是會計監督的執行者,根本不具備獨立的地位,一旦企業領導發號施令,會計就不得不去執行。這就使得會計無法完整的行使自己的監督權,淪為了企業管理層的附庸。這些問題都是由于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所導致的,它使會計監督無法真正落實到位,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等惡果,也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以鉆的漏洞。

(二)政府監督不到位

在我國,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都可以行使會計監督的權力,這一方面直接造成了會計監督的多層管理,使政府對于企業的監管政出多門,這就導致我國的會計監督顯得比較混亂,使企業和會計人員無所適從。另一方面,這些部門雖然可以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監管,但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執法權,既不能左右被查企業的人事任命,又無法對出現賬目造假等問題的企業做出真正有力度的處罰。這些情況都導致了我國會計監督領域中政府監督的不到位。

(三)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不健全

我國不少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很多企業對會計監督的重要性也認識不足。很多企業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并沒有一個比較規范的加強會計監督,防止舞弊的標準。即使有一些企業建立了相關的制度,但是在實際上并沒有得到認真落實,只是存在于紙面上。這些情況導致了我國一些企業內部管理比較混亂,另外,在我國很多的企業中,會計并不具備獨立的地位,在工作中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很大制約,無法有效行使其監督權限。這樣尷尬的地位使會計始終無法擺脫企業管理層的控制,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約束,使會計監督形同虛設。

(四)會計人員整體的業務水平與素質有待提高

在我國,對會計人員素質與水平的培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近年來我國很多高等院校都培養出了很多高學歷的會計人員,然而這些人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展現出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有高有低。這是應試教育的弊病,姑且不談。在我國一些企業,尤其是家族式的企業中,會計崗位由于涉及到資金的管理,在一些人眼中是把持財務大權的“肥差”,因此一直是任人唯親的重災區。許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對于會計監督是一知半解,無法有效的執行,還有極個別的會計人員藐視國法,徇私舞弊,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完善會計監督機制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會計監督的法制建設

面對會計監督相關法制不健全的情況,我國政府應采取果斷措施,加快腳步建設相關法律制度。為有效的運行會計監督機制提供相關的法律保障,奠定堅實的法律依據。會計監管機制能否健康有序地運行與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健全是分不開的。要想不斷加強會計監督,我們就需要不斷的對法律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們需要對現有的會計監督制度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力爭建立一個能夠滿足企業越來越多元化的經營需求的會計監督機制。同時,也要使各監督部門的執法權限和執法職責得到有效的確認與加強,使政府能夠在企業管理中充分發揮其監督者的作用。最后,政府需要增加對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對相關企業的責任人進行曝光,以增加其犯罪成本。我國要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并通過不斷的完善會計監督的法律法規,建立統一的會計監督法律體系。從而為會計監督的建設奠定基礎,使會計監督做到有法可依。

(二)健全政府監督機制

政府應建立健全對于會計監督的監管機制,加強對公司資產的監管和管理,進一步減少資產損失。首先,要加強對企業各類資產的監管,加強對于對外投資的監管。對于對外投資,會計主管需要提供準確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之后由員工代表討論決定。最后,要加強對企業對外經濟保障的監督。對于提供財務擔保的公司,需要依據相關法規與程序仔細調查其資產規模和還款能力,以便進一步實施。另外,還應加強對企業成本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保證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規范化。首先,企業應加強對費用的監督。其次,企業需要加強管理,強化營銷成本的監管,特別是各部門對服務行業的費用和支出的監督。加強利潤和利潤分配的監督管理,維護業主權益。企業繼續加強對營業外支出的監督,對私下支出的部分不提供報銷,加強對營業外支出的監管。

(三)加強企業內外部監管

不斷加強社會對企業的審計監督。社會審計監督主要是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真實性,合法性,全面性,以及對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和咨詢,并制定真實可靠的年度報告。為了避免虛假,誤報,企業資產被錯誤評估等問題,保護會計信息用戶的合法權益。政府應該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會計法》中已經對相關部門的權力與責任進行詳盡的規定,并通過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定期檢查,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水平與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以進一步確保會計事務的合法性、公平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確保經濟和商務事項,會計事項,批準人事,經理,財務官等職責明確,確保權責明晰,避免在彼此工作中相互推諉或越俎代庖,其次,對于記賬人員,審批人員,處理人員,財務保管人等進行分工,避免過度集中權利或工作巧合造成的欺詐與重復工作等現象。最后,會計人員和審批人員,經理,財務保管人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相互制約。通過明確每個崗位的工作范圍和重心,然后組織分工,確保每個崗位之間的關系是互相聯系與互相制約的,從何杜絕營私舞弊,減少錯誤的發生幾率。

(四)加快會計隊伍建設,培養高水平的會計人才

加強會計監督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加強對會計人員監督和培養,對會計人員從較高戰略層面進行監督,規范會計人員準入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對資金進行私下挪用,確保不會形成官僚風格,避免企業管理層濫用權力的情況。有效減少會計人員直接接觸資金造成的資金浪費與營私舞弊等現象。同時,需要繼續加強會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明確職責,進一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和審計職能能夠不相互替代,實施集中會計,核算會計信息真實有效。會計中心存儲,財務信息資源共享,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工作。

三、總結

總之,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下,建立健全框架監督制度,是相當有必要的。一方面,要承認我們企業制度在會計監管中存在的問題,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監管,包括法律制度的因素在內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在新形勢下建立新型的“四位一體”的會計監督制度,即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加強政府監督,加強社會監督,加強法律監督。只有這些措施落到實處,我們才能實現在我國建立企業制度和會計監督的最終目標。

作者:趙宏亮 單位:黑河市合作區國稅局

參考文獻:

[1]鄭靈.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J].財經界(學術版),2016,15:279-280+282.

[2]姜妍.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問題及對策思考[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