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預警機制完善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23 02:18:00

導語:旅游預警機制完善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預警機制完善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自2000年實行“黃金周”長假制度以來,假日旅游迅速興起,國內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升溫以至火暴,閘涌式的大眾旅游成為很多旅游者慘痛的記憶,因此眾多的旅游者出游心理與行為變得更加理智。人們希望象收看天氣預報一樣收看旅游預報,做到人沒出門、心中有數。建立和進一步完善現行的旅游預報制度,加快旅游預警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發展我國旅游業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

關鍵詞:完善旅游預警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旅游預警制度基本上是個空白,旅客出行處于盲目狀態。隨著大眾旅游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延長假日時間以來,旅游者對旅游預警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家旅游局與國家統計局于2001年開始聯手建立的國內假日旅游信息預報,在每個“黃金周”期間,在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向游客預先全國數十個景點兩三天之內的多種旅游信息,對旅游景區景點的旅游人數、接待能力進行預測、預警,并進行動態跟蹤、監測。此舉對大眾化旅游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旅游預警制度是為準確提供旅游的發展態勢信息,引導和方便人們假日旅游,促進各地旅游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推動假日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組建的一種信息系統。該系統主要以一定的標準監測、統計重點旅游城市和旅游風景區以及境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住宿設施狀況、旅行社組接團、當時客流量以及民航、鐵路、水運等相關旅游信息,并向全社會公開。旅游預警制度的建立,將有效緩解旅游者出游難的問題,既可以規范經營者,又可以正確引導消費者。

旅游預警機制有利于破解假日旅游難題

每年“黃金周”期間,由于信息不暢,各大旅游景點人滿為患,旅客擠不上車,訂不上票,住不上店的現象十分普遍。熱門旅游景點人滿為患,新開發景點因缺乏知名度而門可羅雀。節后,各地旅游投訴大幅上升。此外,許多旅行社對各景點客流量很難做到心中有數,因為除冷僻新線路外,一些熱門線路客流量很難估計,而且各地旅行社的組團計劃一般都有一個提前運作的周期,在有關旅游信息預報前組團計劃就已制定,旅行社對于已經簽定的合同不能隨意毀約,組團計劃與成團事實往往形成反差。

為了加強對旅游高峰客流量的管理和引導,合理分流客源,使知名旅游景點不致因游客過多而帶來服務質量問題,又能讓新景點提高知名度,從而在總體上進一步做大假日旅游市場,建立國家、省、市三級旅游預警系統,是破解假日旅游難題的必要措施。預警制度要解決的癥結主要有三個方面:

旅行社組團難

每到長假來臨時,許多人認為,由于散客在吃、住、行等方面苦不堪言,出游最好找旅行社。應該說,旅行社在旅游旺季不存在“吃不飽”的問題,但事實是各旅行社普遍出現“吃不飽”,報名人數比平時減少,長假前三四天,一些旅行社手中空置的票額多得被迫降價銷售,甚至出現因人數不足游客退團、旅行社不組團的現象。旅行社吃不飽的根本原因是報價太高。“黃金周”期間,很多旅行社鉚足了勁要“抓住機遇”,狠狠地賺一把,把自己擺在賣方市場的地位,平時可以打折的機票價格開始不打折,火車票手續費高得嚇人,各條旅游線路紛紛漲價。旅館房價在漲,交通費在漲,一些景點門票也在漲。漲價使一批游客打了退堂鼓,部分人被嚇得不敢出門,捂緊錢袋,“黃金周”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游客買票難

“買票難”是眾多出行者最頭疼的一件事,為一張機票或火車票,到處求人幫忙,或者不得不從票販子手里買票。上了車,遭遇的很可能是“艱難的旅程”:人擠人,無座位,無開水……可謂是花錢買罪受。旅游者有了一次這樣的經歷,就會形成每次出游的心理障礙。

最近的幾次“黃金周”開始前,由于交通運輸部門預先做了安排,交通的“瓶頸”已經打開。但是,另一個問題依然讓出游者吃不消:小范圍交通依舊擁堵不堪。在景區景點內,人流擁擠、停車困難,游客排隊買門票,需要花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浪費了時間,游興大打折扣。

預警調控難

“黃金周”之前,各級旅游組織紛紛公開景區情況的統計,覆蓋面幾乎達到所有旅游城市的同旅游相關的具體情況。政府部門希望借助這一指揮棒,為旅游者提供服務。但游客首先發現,這個預警信息不夠真實、全面。比如,許多游客從預報上發現某地的旅館“未滿”,興沖沖跑去,的確“未滿”,但是早先200元一間的標房已漲到400元甚至更高,即使“未滿”,誰敢久留?還有,某日的預報說,此處人滿為患,彼處人卻不多。那么后幾日,許多人可能不去此處改去彼處,結果彼處的人多起來,此處的人反倒少了。對于一些政府部門來說,這根指揮棒在客觀上會失靈。一方面是有車族和自助游的散客越來越多,政府不可能將規定時間段內所有旅游者的行蹤納入其中;另一方面,則受交通狀況、預報的密度以及各景區、景點是否愿意準確匯報人流情況等因素的制約。與以前相比,最近的幾個“黃金周”許多景點未出現“井噴”現象,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對以前出游的“慘痛記憶”。如何幫助旅游者恢復被挫傷的積極性,為旅游者提供準確的旅游信息,準確的旅游預警是可行的辦法。

旅游預警制度有利于保證國內旅游正常運營

一些言過其實、不切實際的虛假旅游預警信息嚇得旅游散客擔心吃、住、行、游無著落而不敢出行,也使旅行社損失不少。旅游預警反倒起了反作用,這顯然與其建立的初衷背道而馳。究其原因,在旅游高峰到來之前,各級旅游部門所的信息大多只是旅行社的訂票訂房統計,并不是組團數字,在游客真正出行前仍是虛擬狀態。由于有的游客被不準確的信息嚇退,到頭來,許多旅游景區景點的實際進場游客只達到其接待能力的一半甚至更少,生意還不如平常,造成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是因為旅游預警信息產生了盲區,出現了與市場脫節的現象。

由于我國假日旅游預報機制建立時間不長,可能存在數據采集面較窄,,數據重復統計并欠準確等情形。就當前的國內旅游形勢而言,遠程游客減少幅度較大,民航、鐵路和全國各主要景區,均“吃不飽”而使收入大減。不少游客也抱怨,由于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而未能按原計劃成行。城市周邊游的火爆,卻成為旅游的主流,盡管旅游人數和收入都增加了,但也掩蓋了錯誤信息誤導帶來的遠程游客大幅減少的問題。

旅游業是一個很脆弱的行業。政治、經濟、疾病,乃至自然氣候等不確定因素都可能成為制約旅游市場發展的羈絆;而準確的旅游預警則能讓人們比較明確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真實情況,不僅使游客們能未雨綢繆,也避免旅行社陷于被動。在我國剛剛興起黃金周旅游熱潮初期,國內一些旅游景點曾因為人滿為患而出現過混亂局面。后來,國家旅游局迅速出擊,建立起了全國假日旅游預報制度,為旅行團、旅游點管理、旅客出行提供了及時而準確的信息,旅游景點的混亂場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對旅客來說,有了可以隨時查閱的旅游預警信息可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恐慌;對旅行社來說,及時準確的旅游預警信息更是他們變被動為主動的源泉。旅游景區景點根據有關預警信息對客流量的正確估計和判斷,有利于景區景點采取相應對策,維護正常運營。

旅游預警制度有利于控制和減少風險

隨著中國公民出境者越來越多,出境旅游安全已經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除了交通事故外,旅游者也越來越熱衷于探險游,或單槍匹馬的背包游,旅游期間可能遇到危險處境或身體突發急病等情況,身處人地兩生的異地他鄉的旅游者往往束手無策。如果旅游者事先得到預警信息,在應付各種令人頭疼的問題的同時,就可以大大地減少傷亡和損失。近幾年,發生在泰國的“登革熱”事件、印尼旅游勝地巴厘島針對外國游客的爆炸案、菲律賓的人質危機、美國“9.11”恐怖事件,2003年中國的“非典”和2004年一些地方的“禽流感”等,仿佛給中國旅游業提了個醒。一些專家已呼吁中國盡快建立出境旅游安全預警相關制度,以應對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和外國旅游者來華旅游人數迅速增長的局面。

由于沒有完善的出境旅游預警系統的幫助,一些已經投入了財力、物力準備開辟境外旅游新線路的旅行社,遇到突發事件如疾病、瘟疫、戰爭、暴亂導致游客臨時退團的情形,即使已經與旅游者簽定了合同,也會“被迫”毀約,致使“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旅行社損失巨大,而且旅游者也因為退團而損失了手續費和定金,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可見,由有關部門對境內外一些影響旅游的事件,如疫情、戰爭、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予以并警示,有利于旅行社預見問題并采取積極措施。此外,這也是對游客知情權的一種尊重。像美國、日本等一些旅游發達的國家,已經成立了專門機構,來進行出境國家的旅游預警,如當地的安全狀況、疫情狀況、交通狀況甚至投資狀況、法律環境等,進行綜合的預報。我國在黃金周期間,已經成立了“黃金周部際協調辦公室”,應該說,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建立旅游預警系統的重要性,但是這主要是針對國內旅游而言的,而且還不夠成熟。

目前世界上的出境旅游預警系統大致分為“健康預警”和“政治預警”兩類。前者如疾病、瘟疫,后者如國家關系緊張、斷交等。隨著中國旅游目的地的不斷增加,“出境旅游安全預警”——這個許多旅游者原本認為事不關己的東西,已迫在眉睫。

旅游預警制度有利于旅游糾紛的合理解決

自2001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旅行社的投保行為和保險公司的責任進行了明確的劃分。該《規定》要求由旅行社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相應保險費,一旦發生事故,則由保險公司代表旅行社賠付旅游者。旅行社投保的責任范圍包括:旅游者人身傷亡;旅游者因治療支出的交通費、醫療費;旅游者行李和物品丟失、損壞或被盜等賠償責任。旅行社投保責任險的金額不低于國內旅游每人責任賠償限額8萬元,入境、出境游每人限額16萬元。

旅行社責任險投保人是旅行社,承擔的是由于旅行社的責任造成的游客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相關費用的賠償,賠償由保險公司給付。而旅途當中,個人選擇不在行程安排之內的如騎馬、漂流等有危險的項目、離團出行不慎發生摔傷、交通事故及其他傷亡意外和財產損失,則不在旅行社責任險的賠償范圍之內。而人身意外保險則包括了這些內容,但這是由游客自主決定購買的險種。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國內游客購買意外險。還有一些旅行社,提醒出境游游客為自己上一份“緊急救援險”。

讓保險公司為游客出行的風險“埋單”,既在情理之中,也是旅行社的如意算盤。如果赴已經有戰爭或將采取軍事行動的國家旅游或進行商務活動,游客可能會遭到拒保。因為戰爭屬于“除外責任”,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可以不接受這些游客的投保或者不承擔責任。隨著保險內容的細化,凡是有一定危險的旅游項目,也被一些保險公司劃出責任范圍。如在旅行社購買責任險時,行程中的“極限運動”如潛水、蹦極等,將被劃出保險范圍。在出境游中,“意外”已經成為困擾旅行社出境游業務的致命傷,如一些很難預料的恐怖事件、投毒、搶劫甚至劫機事件、因為當地旅游設施不完善而造成的意外事故,還有財產遺失和突發性疾病的困擾等。對于到哪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境旅游,可以拒保或者追加保額,各保險公司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關于國家安全危機的信息,哪個部門說了算,發生什么情況才算戰爭,沒有特別權威部門來評定。這些情形往往成為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容易引起保險糾紛,旅游者的保險權益得不到保障。

對于可以拒?;蛘咦芳颖=鸬男袨椋kU公司不能自己說了算,應該由權威機構的旅游預警信息作為可以拒保或者追加保金的客觀依據,一般應以國家旅游局、外交部或國務院的信息為準??梢?,官方的、權威的出境旅游預警信息對于合理判斷旅游風險的大小,解決出境旅游中的某些旅游保險糾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旅游預警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鞏固和提高國際形象

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大力倡導發展旅游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構筑新的支柱產業,全國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旅游業明確定位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第三產業的先導產業或龍頭產業。中國的旅游業已經步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同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旅游業已成為第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產業。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球國際旅游者將達到16億人次、國際旅游消費將達到2萬億美元,其年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4.35%和6.7%,遠遠高于世界財富年均增長3%的水平。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國家和第四位的客源輸出國。

目前在我國的國內旅游方面,黃金周的旅游預報發揮的作用可謂越來越大,而且日趨成熟。但是在針對越來越多的出境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旅游預警方面,卻與我國日益提高的旅游大國地位極不相符。目前我國尚未完全建立起成熟的出境旅游預警相關制度,而一些旅游大國都已經建立了旅游目的地國家的預警系統。正是這些預警系統的存在,為這些國家的公民出境旅游做了很好的指南。中國要成為旅游大國,提高旅游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應該“三管齊下”,相應的,建立與完善各級各類旅游信息預警制度勢在必行。

在現有的節假日、雙休日“出行參考”的基礎上,建立和進一步完善旅游預報制度尤其是出境旅游預警制度,不僅可以減弱旅游活動的季節性,緩解或消除供求之間的矛盾,有利于旅游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且有利于加強旅游經營和管理,有利于設施設備和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將發展旅游業的成本降到最低點;更有利于旅游服務質量的提高,使旅游市場真正進入買方市場。

參考資料:

1.王興斌,假日旅游潮的特點與對策[J],旅游產業規劃指南,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

2.蘇琳,下個假日您還出游嗎[N],經濟日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