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旅游管理學生的職業規劃探索

時間:2022-03-05 06:28:00

導語:院校旅游管理學生的職業規劃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院校旅游管理學生的職業規劃探索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其理論基礎是誕生于20世紀初的生涯發展理論。20世紀60年代以后,其內涵發生了變化,形成了由美國職業指導專家SuperD.E提出的“生涯”概念和EdgarH.Schein提出的“職業錨”理論而發展起來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學說。對肇慶學院旅游管理本科生正處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階段,對其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是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旅游管理本科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對我校2008屆旅游管理本科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初次就業的79名畢業生直接從事旅游行業的有28人,占35.44%;其他分別是事業單位10人,占12.65%;公司企業38人,占48.10%,其中又以進出口貿易、百貨、房地產為主。總之,從事本行業工作的比例僅有三分之一左右,跨行業就業人數比例大。一方面,這說明旅游行業對旅游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吸引力低(這與旅游行業薪金較低、工作時間長、穩定性差和福利待遇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它也說明我們的畢業生不能充分滿足旅游企業的高要求。2009年7月通過對我校旅游管理本科54名畢業生中的42名訪談發現,他們并非絕對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工資水平低,不愿意到酒店或旅行社工作。他們基本不考慮職業方向,只要是待遇好福利好的工作就行。這顯然與學生專業思想不牢固、對職業生涯缺乏深入思考有關,因此,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極其必要的。

二、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問題

對2005級至2008級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調查發現,2005級旅管學生,主要在大一時由輔導員進行過相關課程講座,部分學生參加過學校主辦的職業生涯設計大賽;2006級旅管學生,主要在大一學生填過就業計劃表,大三時安排過就業指導課程;2007級旅管學生,大一時填寫過職業生涯規劃表,但均未進行職業規劃培訓;2008級旅管學生,大一時組織填寫過職業生涯規劃表,安排過就業指導課程,并要求學生以作業的形式上交一份職業生涯計劃書。另外,通過對2006旅管專業26學生的訪談發現,明確知道如何進行規劃和熟悉職業生涯規劃方法的人只有3人,占11.54%。當問及學校是否有必要引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大家均表示贊同。另外,對2006級、2007級學生的調查表明,2006級24名大三學生職業選擇和大一的職業規劃一致的僅僅4人,占15.38%,2007級28名大二學生則為7人,占25%。總的來講,目前,旅游管理本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比較簡單粗放,缺乏持續性,應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大學四年,作為就業方向引導學生學習,以解決目前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未來職業選擇迷茫而又期待的狀況。

三、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與措施

(一)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1.詳盡的專業和行業形勢分析。要求學院在學生入校之初進行詳盡的專業介紹,如行業特點、從事該行業所需素質、行業發展前景、就業形勢,以及各專業細分方向的區別和聯系、課程體系設計和各學習階段的任務,等等,也可請各專業任課老師、旅游企業負責人和其他高校名師分專題講座。

2.挖掘和培養專業興趣。在了解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通過挖掘興趣愛好,初步引導學生向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師生可以在熟悉一段時間后,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實行一對一服務。同時,也要求學生重新審視自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確立職業意想。如英語基礎好可以考慮涉外酒店、英文導游方向的職業或選擇考研等。

3.指導和修正職業生涯規劃。在大二時,學生對專業知識已有基本認識,這時可鼓勵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通過大三的實習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不斷進行修正。如可在取得導游證后試著帶團,經歷了新鮮感后,在確立是否可以將導游或旅行社管理人員作為將來的職業選擇。如大二后想考研的同學可思考自己的數學英語基礎如何、專業知識是否扎實等問題,再確定自己是否選擇繼續深造。

(二)以職業規劃為導向促進教學改革

1.建立三段式教學,明確職業發展目標。第一段為大一至大三上學期,屬于了解和熟悉職業方向的時期。該階段除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外,學院可在大一至大二期間可安排專業基礎課、大三上學期安排專業課程。應抓住學生剛入校時對專業的好奇和熱忱,及早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發展目標;第二段為大三下學期至大四上半學期,屬于熟悉行業就業現狀的時期。可安排學生到酒店、旅行社和景區進行專業實習,時間不低于半年,使學生熟悉旅游行業,為將來就業做準備。第三段為大四上半學期至畢業,屬于鞏固和確立職業生涯期。學生通過實習修正自己的職業規劃。寒假至4月為畢業論文寫作和答辯時間,5月至6月學生可確定工作。

2.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激發職業精神。作為旅游專業任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精神。旅游業對人才素質的特殊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服務意識強,注意儀容儀表,說話文明禮貌,待人熱情,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等。如確定了選擇酒店管理作為職業發展方向,學生就會在平時注意外語的學習,增強口頭表達能力,在實習中為了達到部門主管、經理的職業目標,就會不自覺的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

3.加強課外實習,提早進入職業生涯。國外的旅游院校很重視實踐課程的學習。在瑞士、法國等國的旅游院校中,理論與實踐課各占一半,并且大部分實踐是在一些聯合飯店里,要求學生實習后寫出實習報告,指出該飯店經營過程中的優缺點及改進的對策。若我院實施三段式教學,則在第二階段6個月的實習期中,可以是完整的酒店實習。若實習成績優秀還可以畢業后留在酒店繼續工作,減少工作見習期。當然,考研的同學也可選擇短時間的實習后集中時間復習備考。因此,學院方面應與知名景區和酒店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單位,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