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區漢英翻譯接受程度調研
時間:2022-07-16 09:49:45
導語:桂林旅游區漢英翻譯接受程度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是現今最大的文化服務產業。旅游翻譯的重要性取決于旅游業的重要性。桂林市作為全國重點旅游城市,每年入境游客接待量居全國前十,其旅游景點的翻譯狀況應得到高度重視。本研究以實證調查形式研究來桂的外國游客對桂林市旅游景點漢英翻譯的接受程度,對桂林乃至我國旅游的翻譯現狀研究具有借鑒意義。
一、研究方法
1.搜集桂林市旅游(漢英)翻譯材料。調查者先通過旅游景點、旅行社、旅游網站、桂林市旅游局等渠道,廣泛搜集了旅游宣傳材料,將其整理分類。總體而言,桂林市旅游宣傳材料的翻譯分為三類:
2.確定材料。經過篩選桂林市旅游局發行的《桂林旅游指南》作為問卷調查語料,具有時效性、正式性和代表性等特點,可證明調查材料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根據桂林市旅游局境外市場科的統計數據,研究者選取了2008年~2010年桂林市各旅游景點接待入境游客量排名的前十大景點為調查范圍。
3.制作調查問卷。研究者將問卷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背景信息問題;另一類是接受度問題,針對所給相關景點英文介紹做出接受程度評價,采用利克特量表,根據接受度高低分為五個維度:(接受度)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完全不能(接受);賦值從1到5。
4.發放調查問卷。調查者在所選取的十個景點對外國游客進行問卷發放,并根據游客時間和配合情況機動地進行個人訪談。調查對象為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游客。問卷實際發放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14份。無效的86份問卷,主要是游客第一語言、時間、填寫錯誤等原因作廢。
二、數據統計分析
(一)背景分析
在214份有效問卷中,男性133位,占62%,女性81位,占38%;受訪者均為以英語為第一語言,主要來自美加英澳新等國。年齡主要集中在30歲~60歲,占總體的68%;在中國多為短期停留,即小于1個月,占總體的73%;來華目的以商務、會議和觀光休閑為主,占總體的91%;旅游方式以自助游居首,占總體的63%,而僅有37%的人群由于語言障礙選擇了旅行社或導游服務。
(二)接受度分析
游客對十景區介紹的總體接受程度為3.39,介于一般和不太接受之間。接受度從高到低依次為:漓江、樂滿地、銀子巖、龍脊梯田、蘆笛巖、香格里拉景區、七星公園和兩江四湖、獨秀峰王城。在接受評價中,僅0.9%的游客選擇非常接受,10.3%的游客表示能較好接受,而38.8%的游客表示不太接受,6.1%的游客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語言表達方面,7.5%的游客認為認為其翻譯得比較恰當,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一般,40.2%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差,平均值僅3.37,介于較好和一般之間。景點描述恰當方面,41.6%游客表示一般,51.4%認為不太好,僅4.7%非常恰當和比較恰當。對我國旅游翻譯的總體情況,11.7%的游客表示較好,53.7%的游客表示一般,27.1%的游客表示不太好,有7.5%的游客表示很差,而認為非常好的比例為0。這說明我國旅游翻譯的接受程度還很不夠,急需提升。
(三)我國旅游翻譯現狀
調查顯示我國旅游翻譯存在的三大問題:
1.我國旅游翻譯材料信息不足、落后,未能提供需要的有效信息,嚴重影響了境外游客對我國旅游業服務質量評價。
2.語言表達存在較多的中式英語,不符合英語本族語游客的語言習慣,嚴重削弱了旅游材料中信息的有效傳達和對游客的吸引力。
3.我國旅游翻譯的統一度有待提高,現有的旅游翻譯材料中存在著許多胡亂翻譯、語法拼寫錯誤等問題,需要加強出版前的核查校審工作。
三、翻譯對策
(一)漢語景點介紹的特點
漢語旅游景點介紹的語言寫景抒情性強,多引用名人詩詞;重視人與景的統一,側重于以景寓情,重在創造一種意境;注重音韻,多采用四字結構和排比手法,但四字結構存在詞義重復、內容不實等問題,其翻譯文本往往令外國游客感到繁瑣冗長,過度修飾,主觀性過強。如:漓江,是桂林風光的精華,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還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聞名于世。漓江自桂林至陽朔83公里水程,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萬點奇蜂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回,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沿途主要有九馬畫山、黃布倒影、半邊渡等美景。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唐代大詩人韓愈曾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來贊美這條如詩似畫的漓江。
(二)英語并行文本的特點
內容客觀,所用文字一般簡練質樸,沒有太多的華麗辭藻進行描繪,語言簡略通俗,一般不帶任何感情色彩,顯得客觀實在;結構緊湊,講究句式結構的邏輯層次和有機組合,語法規則十分嚴格,表現為一種嚴謹的空間搭架式立體結構,體現了英語作為一種“形合”語言。
(三)漢譯英旅游介紹文本的翻譯對策
漢英兩種景點介紹的表達差異具有深刻的文化和社會根源,也體現了兩種語言各自鮮明的風格特點。因此,在進行旅游景點漢英翻譯時,應根據漢英不同的語言文化特點,靈活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需要忠實源語信息時盡量采取直譯的方法,如果直譯的語言表達與目的語沖突或不易為國外游客所接受時,則要采用變通的譯法。
1.直譯法。此直譯法不是逐字翻譯或硬譯,而是用符合英語語言游客習慣的表達,忠實地譯出原文的信息和內容,翻譯過程中可以改變原作的語言形式,但不能改變原文的信息內容,做到內容和意義上的忠實,而不是形式上的忠實。根據目的論的要求,譯文的好壞應該以是否在目的語讀者身上產生同樣的效果和其的接受反應為依據。因此旅游漢英翻譯可以根據英語游客的信息需求,對原文中不適合目的語讀者的信息靈活適當地刪減,而對讀者需要的信息進行增補。
2.變異法。由于漢英語言文化等差異,針對國人的漢語景點介紹不能簡單地對應翻譯為英語,而因充分考慮英語的語言特點和英語民族的文化思維特征,對原文進行適當的調整或改寫。如在樂滿地景區的英文介紹中,對面積單位直接采用了中式單位———畝,而英語游客無法理解此計量單位。英譯文可以根據英語民族的社會習慣,改譯為英畝、平方英尺或國際通用單位平方千米等對應單位,或采用追加標注的釋譯法,將換算信息附注其后。原譯文:TheMerrylandResortcoversanareaofover1,000mu,thelargestofitstypeinSouthChina.Itisratedas“Dis-neyland”inChina.ThewholeMerrylandholidayresortwasbuilttosurroundthenaturallakeSpiritLakewhichoccupied780mu.改譯:TheMerrylandResortcoversanareaofover1,000mu(1mu=0.667km2),thelargestofitstypeinSouthChina.在旅游翻譯過程中,譯者首先要注意目的語讀者的語言和文化習慣,注重對英語并列文本的積累和研究;其次,根據目的語習慣進行譯前或譯后調整、增刪;再次,在翻譯過程中,多咨詢英語語言人士,譯后請外籍人士進行校檢改譯,減少中式英語表達,增強譯文可讀性,實現旅游信息功能和目的的等值翻譯。
- 上一篇:婦聯系統考核意見
- 下一篇:婦聯志愿服務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