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效生產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02 10:23:00

導語:企業高效生產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高效生產探討論文

摘要:本文以煉化行業重視設備全過程管理,創建效益型設備管理模式為主題,從重視設備前期管理,實現投資最大回報;強化設備中期管理,確保裝置高效運行;優化設備后期管理,進一步挖潛增效等內容進行了綜述。對設備管理、保障安全、高效生產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煉化設備全過程管理高效運行

設備是現代企業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完成生產任務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很多企業設備管理工作和內容仍然停留在只重視在用設備的使用、管理、維護和檢修上,或多或少有輕視(或忽視)設備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的傾向,或者說,存在“以修代管”的傾向。然而隨著經濟體制、市場動態的不斷變化,設備管理的內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管理目標由單一的保證完成生產任務轉向為實現企業總的經營目標和經濟效益,即技術指標與經濟指標相結合。

因此,我們設備管理工作者要緊緊圍繞生產實際,結合本崗位工作特點,確立切合實際的管理思路,構建新的煉化設備管理理念,并逐步實現在追求傳統管理指標“設備完好率”的基礎上,更要追求能進一步反映和體現設備價值形態、重要程度、可靠度以及企業總體運行水平的管理新指標——“機械耐用度”,創建效益型設備管理模式,為實現裝置安全、長周期運行,企業效益最大化提供物質基礎。本文僅從強化設備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入手,對創建效益型管理模式進行了商榷。

1重視前期管理,實現投資最大回報

設備前期管理是設備綜合管理的“龍頭”,是從項目規劃、更新改造、設計選型、購置安裝、效益評估入手,圍繞企業生產在技術上先進、經濟合理、安全環保等綜合因素做文章,以實現投資最大回報。因此,設備管理部門必須重視設備的前期管理,盡早參與,從專業上把好關、選好型,并遵循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則,對設備的可靠性、適用性、安全性提出要求。為日后設備使用、維護檢修、備品配件通用和技術改造等方面打好基礎,確保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同時,也可避免在使用中發生因選型不當、盲目決策造成新增設備低效或閑置、或檢修中出現備品配件不通用、難組織、延誤檢修和開工時間等問題。

2強化中期管理,確保高效運行

2.1推動全員參與,重視使用管理

設備使用管理是設備全過程管理的重要環節,主要是指對設備使用、維護階段的管理,這一階段是充分發揮設備效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重要時期。因為設備在使用中,由于受到各種力、使用方法、工況介質等因素影響,其性能和技術狀況會發生變化,從而逐漸降低工作能力。要控制和延緩設備工作能力的下降過程,就必須根據不同設備工作條件及結構特點,掌握劣化規律,創造適合不同設備工作的環境條件,正確使用設備;同時,按照設備允許的工作規范,控制設備操作中負荷和各項參數的變化,精心操作和維護設備。所以,必須發動全廠與設備有關的各環節人員共同努力,大力推行全員、全過程管理,加強“基礎工作、基層管理、基本工訓練”的三基工作,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必見成效。即:

(1)對操作人員來說,首先要加強責任心:因為設備操作人員是設備運行和日常維護保養的責任者,是設備系統的使用者,對設備最熟悉,巡回檢查最經常,發現問題的幾率最大。所以,重視操作工在設備管理中的地位,教育操作工愛設備、管設備,嚴格按“十字”作業、潤滑油“五定”、“三級過濾”等要求去做,堅決做到不超溫、不超壓、不超負荷。只要這一層面的工作做好了,整個企業設備管理工作就主動了。

(2)對維護檢修人員來說,要對所維護設備進行認真的巡回檢查,嚴格執行設備維護檢修規程,嚴把檢修質量關,減少返修率。并引入檢修精度、設備耐用度等指標作為衡量檢修能力和檢修水平的參考依據。

(3)對管理部門來說,管出水平、管出效益是目的,分級管理、強化監督、堅持定期檢查、考核、獎懲和貫徹規章制度是手段。因此,要有明確的規劃和打算,把效益型的設備管理理念滲透和體現在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全廠設備上,并從技術參數、基礎資料、備品配件、圖紙方案、檢修維護等內容做好工作,力爭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2.2科學維護檢修,優化技術性能

設備修理是恢復設備技術性能的基本手段,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因為,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因部件運動、外界因素造成的損耗,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不正常現象,這些隱患如不及時處理,勢必造成設備過早喪失性能,甚至造成嚴重事故。所以,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優化改善設備運行條件,就能防患于未然、消除設備的突發性故障和控制設備漸發性故障,避免不應有的損失。搞好設備維護檢修一方面要處理好生產任務與設備維護、保養、修理之間的關系,特別對生產任務繁重的設備,更應重視維護保養工作,抓好日常維護與檢修,堅持狀態檢測和特技維護,以防止設備失修,避免過剩維修,從而減少和避免事后維修和搶修的比率,延長設備效益壽命,提高設備創效的能力。

同時,在確保各裝置安全、平穩運行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利用裝置檢修和技術改造的時機,注重優化、改造和更新老設備,優化和改進老工藝,使企業在用設備臺臺完好,在修設備臺臺修好,備用設備成龍配套,為裝置高效生產提供可靠保障。

2.3深化基礎管理,為企業增加后勁

設備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基礎扎實,才能創出高水平,實現高效益。對此,設備管理工作必須把夯實基礎當作大事來抓。首先必須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體系,明確設備管理任務,努力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設備管理人員、維修人員和運行操作人員,保證設備管理目標和企業總的經營目標的實現。二是推進制度化建設,有效規范操作者行為,確保設備平穩運行,規范保修人員的行為,保證設備維護保養到位。三是完善基礎資料,不斷優化和創新,實現設備操作標準化、設備本質安全化、設備運行合理化、努力追求設備的零事故、零缺陷;同時,注重應用先進技術,強化狀態檢測,分析研究設備運行、磨損動態,及時制定可行的措施,有效提高設備耐用度。

3優化后期管理,進一步挖潛增效

設備后期管理是設備管理工作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不斷探索和實踐,盡力盤活閑置設備、優化配置、合理調劑和利用,同樣會給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幾年來,南陽石蠟精細化工廠積極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挖潛增效,對技改工程閑置設備和日常裝置改造淘汰下來的不適應設備,努力盤活和盡量利用,特別遇到裝置改造和生產突發問題時,為確保系統正常生產(不停工),對閑置的、符合技術要求的設備及時調劑和利用,一則緩解了生產燃眉之急,同時節約了購置費用和時間。

4結束語

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保障設備安全、經濟運行,促進企業效益穩步增長,這不但是煉化行業創效的基礎,也是任何企業所共同追求的目標。所以,設備狀況的好壞同樣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好的產品是由好的設備生產出來的;節能降耗、安全生產有賴于設備這個基礎,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也是由設備來承擔的。因此,重視設備全過程管理,才能實現企業高效生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