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管理信息治理探討

時間:2022-08-17 08:30:58

導語:中小企業管理信息治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管理信息治理探討

一、中小企業自身所具備的特點

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是從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規模和經濟活動的數量不大,自身實力一般,公司經營模式和理念單一,抗風險能力弱,在全國企業的數量中占大部分。它創造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確保財政穩定,對于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身機制改動靈活,成立門檻低,同時融資也困難。

二、中小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管理能力受到限制

中小企業在管理方面會遇到資金的不足,容易產生消極懈怠的心態。隨著我國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使得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技術落后,創新能力差,缺乏開發新技術的經費,產品的品牌意識也差,技術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現有形勢的發展。管理不到位,管理機制不健全,容易滋生腐敗現象,人才、技術、資金的缺乏,跟國有企業相比,處在劣勢。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獲取信息能力不強,企業管理者決策時缺乏有用的信息。技術的不足也使得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后勁不足,研究開發經費投入有限,后面的創新受到限制。中小企業沒有強大的背景,在與大型企業競爭時,缺乏雄厚的物質基礎,容易成為某些競爭中的犧牲品。

(二)中小企業立法不明確,管理水平需加強

中小企業在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方面任重而道遠,它們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多為部門行業性法規,協調性和銜接性差,在執行過程中容易發生沖突,使得企業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實施。比如沒有健全法律法規的管制,市場運行容易出現混亂,讓很多非法分子有機可趁,因此我們在立法方面有待加強。

(三)中小企業融資不易,缺乏有效的管理信息

世界經濟處于重要的轉換期,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即是機遇,又是挑戰。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中小企業對就業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一,對GDP貢獻率也超過一半,即便中小企業能夠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發展仍面臨著巨大挑戰,比如融資難、處于經濟鏈底端等。缺錢是中小企業的痛腳,面對如此經濟強壓下,中小企業市場需求不足,經營環境惡化,管理水平有限,管理信息來源有限,導致融資問題越發明顯。融資難,使得更多中小企業貸款,承擔更多的貸款利息,負擔更大的管理壓力。

(四)互聯網來襲,管理需轉型

隨著網絡營銷的廣泛應用,現在大部分企業都有進行網絡營銷,但是企業領導和高層管理人員不夠了解網絡營銷,缺乏計劃性、目標性,對如何開展網絡營銷,利用網絡從事商務活動缺乏認識,既浪費了營銷資源,又無法取得好的營銷成績。有些企業的組織結構不適應網絡營銷的發展,網絡營銷要求組織結構更加合理、責任分工更加明確,在進行商務活動過程中,需要具備敏捷、靈活、快速、高效的特點。而在傳統營銷中,與顧客的溝通主要通過層層分銷渠道,一直到企業的銷售終端—店鋪。這種組織結構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趨勢。中小企業發展需要長遠的戰略眼光,它是一個企業在一定的時間段的全局性方針、路線,包括預期實現的總體目標和為實現目標所采取的手段、戰略部署等。另外,一些中小企業管理層對于網絡營銷存在一定的誤解,網絡營銷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全方位展開服務,不僅可以直接進行網絡銷售,還可以隨時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宣傳,并且網站宣傳的內容和品牌是永久的,但信息也是動態的,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產生變化,它比傳統營銷更加靈活多變。

三、中小企業如何面對管理中的挑戰

中小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挑戰,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如何來面對這些挑戰,又如何在這些挑戰發展自身,使得中小企業具備更強大的競爭實力。

(一)增加技術投入,應對勞動力原材料上漲問題

面對原材料和勞動力上漲所帶來的企業管理出現問題,中小企業必須尋求一條出路—進行技術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用技術來替代勞動力。如果技術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中國有可能掉進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不像拉美國家那樣,經濟命脈掌握在那些大財團手里,這些大財團不會考慮國家利益,中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在自己手里。當然,提高技術水平不能僅靠企業,政府仍需制度一套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體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勞動者素質,重視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實現經濟穩增長。此外,中小企業還應從加強管理入手,降低成本,改善勞動組織,調整工資結構,改革激勵方式,鼓勵創新等。

(二)加強立法,提升管理者的法律意識

強化宣傳教育,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與承擔的社會責任相結合,其承擔的責任與實力相匹配,嚴格落實中小企業的責任范圍及實施狀況。通過網上征求意見與實地問卷調查的結合,了解中小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多方面防范企業存在的風險。政府搭建信息橋梁,挑選一批有社會責任感、高業務水平的律師組建專門的團隊,進入企業進行研究,對企業中需要解決的法律難進行梳理。堅持企業獨立自主決策、市場化原則,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相關知識法律培訓,擴大管理者的法律知識覆蓋面。聘請專門的法律顧問,實行一對一的服務,爭取在中小企業開展經濟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處理遇到的法律問題。擬定專業性服務方案,使得中小企業在涉及重大決策、重要經營活動、重大資產處置等方面能夠及時處理,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三)建立銀行與中小企業的放貸體系

完善中小企業的征信體系,,有助于擴大融資機會。推動無形資產抵押貸款和擔保體系的發展,由于中小企業不動產抵押存在不足,這一方法無疑擴大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信用擔保體系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銀行放大貸款額,支持銀行業務的多層次發展。首先是健全存款保險制度,使得一定限度的小額存款有兌換能力。其次是擴大存款利率限度,對于大額度的存款支付更高的利息。政府對這些的大力支持,可以滿足多方面的社會信貸需求。完善與銀行業相關的法律體系,由于我們一直只有一部商業銀行法,對于其他相關的機構沒有明確的立法。從單一的商業銀行體系向多層次的銀行機構體系發展,需要在立法方面有明確的分類。大力發展科技銀行,做中小企業創新的堅強后盾,比如有貸款方式的創新等。發展多元化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構建開放、有效、安全的資本借貸市場體系,充分發揮中小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等對中小企業的培養和促進作用。企業也注重自身的借貸信用,發揮好自身發展的調節作用,不能只靠政策來扶持,中小企業也要積極配合,兩者的結合才能使中小企業的房貸體系占據優勢。

(四)提升管理者對網絡營銷的認識

網絡營銷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能夠在制定公司戰略計劃時,發揮作用。政府鼓勵中小企業要進行一定的管理知識培訓,國家培養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國家和政府相互合作,既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也能使中小企業持續生存。隨著市場和計劃經濟的持續發展,電子技術的飛速成長,網絡營銷已成為當今企業需要重視的一個平臺,因此產生了許多的網絡營銷理念。企業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對傳統營銷行為進行反思,向網絡營銷學習,創立適合自身成長的網絡營銷渠道。比如分析網絡營銷的宏微觀環境,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來對需求進行市場細分,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市場定位等。企業還應建立科學的營銷組織框架,減少不必要的冗余職員,降低企業管理協調成本,增強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滿足用戶的能力。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增強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切不可投機取巧。我國中小企業在網絡營銷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問題,阻礙了企業前進發展的腳步。如果中小企業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網絡營銷一定會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和更美好的前景。

四、結論

綜上分析,本文提出中小企業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身發展中會遇到的一些挑戰,我們對此針對性的提出了該怎樣解決的方法。當中小企業企業在發展的時候,要向大企業看齊,不要妄自菲薄的認為自己不行,也不要好高騖遠的覺得我就是一個大企業。希望管理者在管理決策的過程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也要意識到自己所具備的優勢,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易東 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