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失效原因與對策
時間:2022-04-26 10:48:34
導語:企業內部控制失效原因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我國企業逐漸向現代化規模發展,基于此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與制度完善尤為重要。但當下我國部分企業存在內部控制失效等情況,出現該問題對企業良性發展與內控穩定尤為不利。所以,本次研究以企業內部控制為案例,對其失效表現為原因進行闡述,結合問題現狀提出優化措施,將鞏固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法性明確,為企業穩定發展與規模擴大打下基礎。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失效
企業內部控制是當下我國企業生存發展重要保證之一,更對企業長遠戰略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然而現階段有關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原因與對策研究相對較少,基于該問題現狀,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如構建現代化內部控制體系、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內控環境等,本次研究對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原因與對策進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一、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具體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企業會計信息出現失真情況。當下我國市場經濟建設迅速發展,企業作為市場經濟及社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諸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實際問題。其中,企業內部控制失效對企業生存發展與規模壯大影響頗大。企業內部控制失效主要是指企業內控機制、管理及監督體系崩潰,無法從時效性、功能性角度出發,更無法對企業內部管理與財務信息進行科學管控。通過分析后發現,會計信息出現失真出現是企業內部控制失效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會計信息是企業綜合財務能力、資金運行、融資及債務情況的客觀反映,該信息主要反映了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發展態勢。政府機構、社會公眾、合伙人、債券者可以通過企業會計信息進行掌握了解,最終采取必要決策手段。而一旦企業會計信息出現失真問題則會導致企業失信、隱瞞及誤導等風險信號出現。不僅對企業自身發展不利,也直接影響到相關合作人、關聯方等多方利益群體,極易導致造成企業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急劇下降。造成該問題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人為問題,因個人素養及不良目的,造成大量虛假賬目、數據信息出現,如篡改會計數據、隱瞞或進行收入及利潤虛報、人為捏造會計事實、成本計算無章可循等。第二,企業制度問題,部分企業沒能提升對內控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制度方面極為松懈、肆意,缺乏最為起碼的規范控制。有的企業過度注重生產效益、營銷層面、市場占有,對最為起碼的內部控制問題不重視、不管控,導致上述問題出現。(二)費用支出出現失控情況。企業在日常運行及經營中往往需要對相關費用進行支出,費用支出看似簡單,但以企業為核心的費用支出卻相對復雜。企業費用支出往往需會計或財務部門進行上報、審批、監督,具有一定的流程化特點。但部分企業主管基于基層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對各部門及相關基層機構進行財務權限釋放,給予一定的財務支配權力。但由于缺乏更為時效、完善的監督機制與管理架構,導致相關部門在費用支出方面極為肆意、盲目。主要體現為上報形式化、審批應付性、監督忽略化,進而形成較為嚴重的連鎖反應,使企業費用出現較大浪費或貪腐問題發生。當然在企業采購環節中出現費用支出失控也較為常見。采購工作往往是企業費用支出重點流程之一,因缺乏有效管控及采購人員思想問題,造成吃回扣、做假賬、瞞上級等情況發生。這些都是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具體表現。造成該問題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缺乏財務監督及權限管控,加之基層管理人員思想意識薄弱,受金錢利益誘惑影響,造成貪腐情況出發。另外,企業審批流程及監管過于松懈也是造成費用支出出現失控重要因素之一。
二、企業內部控制失效具體應對措施
(一)構建現代化內部控制體系。第一,在內部控制管理中應該深化責任義務,對內部控制崗位進行定位、定崗,并對主要負責人進行明確,即崗位職責機制建立,如出現問題則會在第一時間內追查到指定責任人。同時,在責任義務機制建立中也需要對各部門、各機構進行有效關聯,對各部門之間的工作職責與具體義務進行劃分,劃分標準必須明確、嚴謹,不可肆意進行、盲目開展。在部門之間關聯方面可以采用信息化模式,強化關聯的時效性、功能性。第二,制定嚴格的內控管理制度。制度的有效實施可以為企業鞏固管理功能、規范管理流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以會計信息及管理為例,需要對會計制度進行重新制定,強化細節控制、量化管理。其中,會計工作人員作為會計信息管理的重要主體,其自身素質與專業水平對信息可靠、精準影響頗大。所以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與工作態度進行規范也十分重要。可以從管理人員權力制衡入手,對權力進行平均分化,避免權力過于集中與“一言堂”形式出現。第三,完善監督機制,通過有效監督可以對企業諸多弊端、問題等進行震懾。在監督機制完善中需要從企業內部全面入手,而不是區域性、階段性,針對內控失效的問題節點采取實時監督策略,例如同級可以進行監督、上下級可以進行監督、跨部門可以進行監督等,監督主要內容包括貪腐問題、態度消極、濫用職權、違規操作等。第四,建立審計委員會,企業應該將審計工作進行重點建設,在各基層部門審計機構之上建立審計委員會。有利于對各審計部門的實時監管與監督管理,使審計工作不再像以往那樣馬虎、應付,而是有序、規范,全面提升了企業內部控制效能。(二)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內控環境。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及規模壯大與自身文化緊密相關,發展企業文化的目的性在于優化企業管理與鞏固內控需求。所以在該過程中企業需要從自身角度出發,對在經營、生產、運行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發展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具體如下:第一,建立公平、公正原則,公平、公正是企業管理中最為基礎的道德底線,通過理念宣傳、思想教育等方式,讓企業職工明白自身付出與收獲是相等的,企業不會因某一人影響而出現特權、特殊待遇等情況。職工會在工作中更加愛崗敬業、奮發努力。第二,經常組織文化活動,通過定期舉行文體活動,可以讓企業文化在最短時間內灌輸到職工腦海中去,在活動及團建過程中應對企業理念、發展目標、管理模式等進行詮釋,并最大限度對職工內部控制意識進行強化。此時職工會在文體活動中感受到企業的文化魅力、核心精神,認為自己是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員,進而為企業內部控制做出應有貢獻。第三,注重以人為本理念執行,人才培養及引導教育是企業規模壯大的基礎,在內部控制優化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人”的作用影響。因此,需要建立獎懲機制,對基層各部門中的人員表現進行實時了解、全面掌握,建議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工作人員實際表現進行數據采集、評估分析。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讓其全身心投入到內部控制工作中去,進而起到鞏固內控時效、提升內控質量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原因與對策進行分析研究,從多方面、多角度對當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具體表現與原因進行論述,并結合實際情況與發展需求,提出相關優化對策,主要包括:構建現代化內部控制體系、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內控環境等,將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進行闡明,為企業良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宇.淺析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對策[J].西部皮革,2019(10).
[2]溫健.企業財務內控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J].知識經濟,2019(11):97-98.
作者:施榮開 單位: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處
- 上一篇:企業管理中目標成本管理應用研究
- 下一篇:企業信息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