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17 03:29:44

導語: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論文

摘要:企業的投資是其經營活動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市場的多變性、不可預測性等因素給投資活動帶來了較多的風險。怎么有效識別投資經營環節中的風險,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避,降低企業投資活動中的成本,是國有企業在經營中的一大難題。本文首先對于風險以及風險管理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對國有企業在投資環節中遇到的風險進行了分析,最后對國有企業有效降低或避免投資風險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

一、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1.風險和風險管理(1)風險的含義對于風險這一詞,其來源是在西方經濟理論中,在19世紀的時候古典經濟學們就給出了風險的概念,他們認為風險主要就是指經營活動中的負產品。20世紀以來,對于風險的定義不下于數十種,但是具體什么是風險,至今還是沒有一個人們認可的精確定義。一般來說,風險就是指在投資的環節中,可能遭受到一些不確定的相關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也就是導致投資者受到收益損失的不確定性。風險的本質也就是對客觀事物發生的不確定性,同時,這種不確定性的來源主要有內部的不確定性和外部的不確定性。(2)風險管理的特點風險的形式有很多種,通常主要包括自然風險、政治風險、人為風險、經濟風險、財產風險以及責任風險等等,這些風險總的來說都是有著相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客觀性、可控性和可變性等等。(3)風險管理的概念在馬克思的哲學中,認為物質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但是能夠被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但是實際上,風險也是這樣的。風險就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夠被人的意識所改變,但是其是存在著規律的。因此,總的來說,風險是不可能做到絕對杜絕的,但是可以結合有效的管理來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在企業中,風險管理就是指經濟的主體對于企業經營活動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相應的識別、量化、分析,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面來盡最大的努力把控風險,來花費最小的成本費用來試試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最大程度地保障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安全性。

二、國有企業的投資風險分析

國有企業在投資的環節中,對于風險進行清晰的辨別,是有效提升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1.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的成因。投資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在投資的策略上面產生失誤而導致企業的資金面臨風險的可能性,一般來說,這個風險主要是由四個方面構成的:投資主體所處的生產結構方面的問題、決策失誤問題、執行工作不到位以及錯誤經營。首先,投資主體所處的生產結構在國有企業中主要是指企業進行投資活動時選擇的投資項目所處的行業類型,現階段市場中的投資主體相對較多,很多的國有企業在經營環節中開始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來進行分散化的投資,這樣的投資方式雖然有利于分散風險,但是也導致了整個投資項目的間斷性,使得企業難以進行有效統一管理。決策失誤是指國有企業的管理者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在項目的投資環節中,對所投資的項目可行性的判斷存在著相應的失誤。這種失誤會使得整個的投資項目在進行的初始階段就處于一個劣勢,相應的后期數據也會失去其原有的投資價值,給整個的投資項目帶來較嚴重的影響。執行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在企業的投資活動中是一個可控的因素。一般來說,導致國有企業執行能力較弱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的結構過于臃腫,管理人員過多,企業在員工的權責方面沒有一個清晰的劃分等問題,推遲了整個投資計劃的有效進行,導致企業投資項目的成本相對上升。錯誤經營的現象主要是在投資的前期,對于投資項目缺乏明確的認識,沒有仔細了解市場的發展趨勢,導致項目在運行環節中漸漸不符合經濟市場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生產材料成本的上升,技術的更新以及匯率變化等因素,造成企業的投資成本不斷上升,預期利潤相對下降,這部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引起的,主要屬于系統性風險,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做好積極的防御措施。2.國有企業投資面臨的問題。(1)投資缺乏科學長遠的規劃企業進行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自身已有的資產來進一步提升其價值,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也是這樣。目前,國有企業在決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資金比較充裕,一般選擇采取投資活動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但是一些國有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的環節中,缺乏必要的科學規劃。一般國有企業投資會首先對市場進行分析,然后選擇適合自身的投資項目,但是很少有企業能夠把自身的實際發展和企業的投資項目加以結合,從而造成較多的資源浪費。(2)對外投資項目的質量較低在跨國性指數(TNI)中,數據顯示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質量和水平是比較低的。國有企業的國際化程度普遍較低,尤其是在員工的國際化、管理層面的國際化以及董事層的國家化等。這些都導致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環節中難以進行科學有效的投資規劃,市場的低熟悉度、投資環境的復雜化都給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帶來了較多的苦難。

三、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的管理策略

投資風險管理策略是指根據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環節中面臨的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運用科學合理的風險防控手段來有效降低企業的投資損失。結合前文中國有企業在投資環節中所遇到的問題,本文主要給出以下幾種方法來加以解決。1.風險規避和控制。在企業投資風險的管理中,風險規避是一個常用的手段。這種方法主要是依靠企業的管理層的市場經驗。在企業的投資項目運行環節中,如果將要出現較大的風險時,管理者可以結合自身的經營經驗來對企業當前的投資策略進行科學合理調整,保障企業面臨的風險最小化。在國有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如果企業的管理者已經對投資項目中的風險有了一個比較清晰明確的認識,及時結合已制定的方案來對風險進行減小和損失成本會降低,在對原有的投資項目不進行改變的時候,把整個投資項目的投資風險盡可能降低到最小,在進行詳細的成本核算后,為了及時止損,甚至可以放棄已進行投資的項目。2.風險自留和轉移。企業在面對投資環節中的風險時,采取自留的方式就是對風險進行接受。在面對一些難以有效避免的風險時,采取事先制定的措施來對風險進行降低,在不影響項目整體運行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舍棄一部分。企業需要積極面對項目中的風險,不逃避責任,不畏懼損失,以較高的執行力來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在國有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這種方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采用轉移風險的方法就是在企業整個的投資項目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來減小風險的策略。在進行項目經營的初始階段,通過建立起一整套的風險管理體制,做到整個項目的收益最大化。在進行風險管理機制的時候,主要的步驟就是:(1)首先明確管理部門的具體責任,對于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配備相應負責人員。同時,還需要對管理人員的風險責任意識進行培訓,幫助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工作的環節中做好風險規避的措施,提高其風險管理的水平;(2)落實風險承擔者的收益回報。這個工作主要是對項目中的風險承擔者的一種物質以及精神上面的獎勵。通常來說,風險和收益都是共存的,在企業的投資管理中也是同樣適用。只有給予企業投資中風險承擔者合理的回報,才能有效激發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動力,降低企業投資經營環節中的風險;(3)把握風險承擔者的地位。在企業的投資經營中,給予風險承擔者合理的權利,能夠有效推進工作的全面開展,這項工作的目的也是將企業的經營權更好地從政府主導的局面中分離開來,形成在法律的層面上,依舊受到政府的管制,在投資項目的經營環節中,有著充足的自主權,從而使得企業地投資更加市場化,合理化。3.加強海外投資環境的風險評估。國有企業的市場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國內,更多的應該是關注到整個全球市場。想要有效的擴大自身的投資能力,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做好海外投資環境的風險評估工作,找到和企業發展相關的投資項目,借助于國外的風險管理模式,促進企業投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結論

國有企業在投資風險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提高企業的整體收益,科學地把控企業的投資風險,同時,在風險的管理方式上面,可以學習國內或者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方式,借鑒其優秀的管理策略,了解企業在面對投資風險時可能面臨的難題,找出自身經營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國有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符合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采取科學化的措施來加大整個投資項目中決策的準確性,有效降低企業在投資經營環節中的風險,來保障國有企業投資經營的利潤最大化以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吳妍.國有企業境外投資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0):31-32.

[2]王建剛.構建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的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3(2):87-89.

[3]劉金海.中國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與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2(4):76-77.

[4]朱冬輝.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若干問題的研究[J].南方金融,2001(7):32-34.

[5]王剛.國有企業基建財務風險管理初探[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4(1).

作者:葉莉 單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