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物資管理意義綜述

時間:2022-05-15 06:04:00

導語:施工企業物資管理意義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企業物資管理意義綜述

1物資管理概述

企業在生產經營實際中所用到的原材料統稱為物資。物資管理的定義是公司或者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對涉及到的物資進行控制和管理,管理過程涉及物資的采購程序、使用過程和物資儲備。企業實行物資管理是為了減少生產運營成本,提高物資使用率,節省資金投入,提高投資收益,使企業獲得預期的利潤,提高企業的市場地位,提高競爭力。企業的物資管理包括幾個重要程序,例如在物資采購之前要制定詳細的物資采購計劃,然后按照物資計劃進行采購,物資采購回來以后經過驗收合格后,投入生產使用。考慮到物資的采購周期和實際生產情況,企業要對物資進行定量的儲備。由此可以看出,企業的物資管理過程涉及許多程序和環節,是一個復雜的管理系統,而不是簡單的買賣行為。物資管理涉及的程序和環節,相互影響又相互支持,任何一個程序和環節出現失誤,都會制約整個物資管理,都會對企業的生產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要想提高物資管理質量,就要重視對中間程序和環節的控制。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運行了二十幾個年頭,物資管理也早已從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模式中走了出來,早已改變了過去的配額制度、定量制度,已經可以依據靈活多變的市場來優化配置資源,使物資在各行業間自由流動。企業也采取了新的物資管理手段,提高了物資的流動性和物資的使用率,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保證企業的生產運營能夠有效進行,使企業利益最大化。目前在施工企業中,物資成本已經成為企業生產運營成本的一項主要內容,物資成本、人工成本和機械成本構成了施工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物資管理的效果好,就會為企業減輕成本壓力,創造盈利條件,反之,則會增加企業額外的開支,降低預期利潤。所以,施工企業要想取得預期利潤,就必須加強物資管理。由此可見,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如何加強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

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要重點對以下幾個環節進行管理和控制:①施工前的物資計劃制定環節;②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價格管理控制環節;③施工過程中的物資使用環節,此環節中最重要的是對物資的監控,監控材料實際消耗量與設計量是否相符;④施工結束后對剩余材料的管理環節。控制好了這四個環節,才能保證對物資的有效利用,才能降低物資成本,提高施工企業的盈利空間。

2.1施工前的物資計劃制定環節施工企業在工程開工建設之前,都要組織技術部門對需要用到的材料設備制定詳細的材料計劃,并將材料表提供給物資部門,由物資部門審核后進行采購。物資部門接到技術部門提供的材料計劃后,會依據不同的用途對物資進行分類,制定分類的物資采購計劃。物資采購計劃制定完畢后,要依據市場價對物資采購計劃進行費用核算,并將核算金額報給預算部門審批。物資采購計劃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施工企業的投資成本。在制定物資計劃的時候,要熟悉各種材料和設備優缺點,要熟知材料和設備的供貨廠家,要建立合格供方評價資料,對長期供貨并且物資質優價廉的供貨廠家,要加大合作力度,在制定物資計劃的時候,優先選擇這些廠家。在物資計劃中,對物資分類的分類應本著按用途按專業分類的方式。比如施工項目中用到的電氣元件,就應劃歸到電氣物資類。這樣有助于搭配采購,固定優質供貨廠家,縮短物資采購時間,有效保證施工工期。制定物資計劃的時候要對每一種類的材料制定總量計劃,明確每一種材料的總量,做到限額發料。施工前的物資計劃制定,也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工期情況來制定。由于受施工企業資金情況、場地庫房等條件的限制,施工中所需物資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采購到位,而是按照施工進度要求,分期分批的進行采購,這就需要制定動態的物資計劃。物資計劃應采取周計劃、月計劃、季度計劃的方式來制定,按照施工現場實際進度,對物資計劃進行調整。所以,在施工前要做好物資計劃制定工作,實現充分對物資的充分利用。

2.2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價格管理控制環節物資采購是施工企業的主要財務支出,做好物資采購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企業的投資成本,因此在物資采購中應該對物資價格進行有效的控制。目前企業通常采用的物資采購模式為:①招標采購;②貨比三家,詢問不同廠家價格,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選擇價格最低者;③自主定價,對常用的且已經掌握市場價格的物資實行自主定價機制,將價格限制在一定范圍內,淘汰供貨價格高的廠家。詢價機制的主要優點在于可以對物資的供貨廠家進行廣泛的詢價,通過價格比較來選取最終的供貨商。這種比較除了比較物資的價格外,還要對物資的各項特征進行比較,例如物資的質量、物資的售后服務、供貨商的實力、采購款的付款方式等。通過比較,才能知道到底哪家供貨商供應的物資質量最好、售后服務最完善、信譽最佳,以此來作為物資采購的依據。自主定價機制,主要是針對施工企業物資種類多,采購次數頻繁,采購成本不易控制而制定的。對部分物資進行自主定價之前,要由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部門做深入細致的市場調查,對所需采購的物資價格做深入的了解,并分析行業規律。調查完價格之后,再由施工企業根據自身需求情況,制定既符合自身利益又能讓供貨商接受的物資價格。施工企業采取定價機制后,可以改變物資采購的被動方式,降低物資采購成本,實現施工企業與供貨商雙贏的局面。在保證物資供應的前提下,又降低了企業的物資采購成本,為企業獲得預期利潤提供可靠支持。由此可見,物資采購過程中,價格管理是關鍵。采取有效的價格管理機制,能夠節約企業資金投入,改善物資供應環境,保證企業收益最大化。

2.3施工過程中的物資使用環節在施工過程中,物資管理尤其重要。物資進入施工現場的時候,要先組織檢驗部門對材料進行驗收,對材料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檢驗,質量不合格的堅決予以退貨,數量不夠的要責成供貨商予以補齊。施工現場要建立材料發放回收制度,材料發放和回收的時候,領用人要在發放記錄和回收記錄上面簽字,保證對材料的有效使用。對施工中出庫之后剩余的材料,要執行退庫制度,避免材料浪費。在材料發放的管理中,要控制單次領料的數量,嚴格按照施工工序需求進行領取材料,避免超工序領料的情況出現,在材料的源頭上把好發放關。在材料的使用過程中,物資管理部門也要進行跟蹤管理,要根據施工計劃分析計算材料的理論消耗量,將理論消耗量與實際消耗量進行比對,查看差額是否為合理范圍之內,如果超出合理范圍,就要分析其產生原因,避免對材料的超額使用。物資部門可以與施工技術人員結合,制定材料日消耗表和月消耗表,按照消耗表對施工人員進行考核。對節省用料的行為予以獎勵,對浪費材料的行為堅決進行處罰。對施工剩余材料要及時進行回收,回收后根據用途進行二次利用。施工現場的材料擺放要根據現場地形實際情況,以方便施工為原則進行擺放,避免材料的再次倒運,同時在施工安全許可的范圍內盡可能的靠近裝卸設備,方便材料搬運。在施工現場,材料庫房或料場一旦確定之后,輕易不再進行變更,盡可能避免材料庫房或料場的搬遷,節省有限的人力和設備資源。施工現場的材料庫房和料場位置的選取,還要保證道路通暢的要求,要方便材料的裝卸,并且符合材料保管的各項要求,比如防塵防潮防雨等。所以,在施工中要做好材料使用的管理工作,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降低材料成本。

2.4施工結束后對剩余材料的管理環節施工結束之后,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部門要協同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對剩余材料情況作全面的統計,做到不浪費一項材料。對存在遺留工程的施工現場,要有施工技術人員計算好剩余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將這部分材料預留出來,放在施工現場妥善保管。其他的材料由物資管理部門履行材料回收程序予以回收,保證材料有效利用。為達到工程完、場地清的施工目標,在尾項工程完工前,物資管理部門就要與現場施工人員結合,將尾項工程可能用到的材料進行精確的計算,盡量減少施工現場材料的擺放,提前著手清理施工場地。施工結束的時候,要對施工的輔助材料進行清理,看是否具有使用價值,具有使用價值的要回收進行二次利用。對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廢鋼筋和廢鐵等廢料也要查看使用價值,經鑒定不具有使用價值的要馬上清理出場地,保證施工現場的整潔。一般的施工項目都存在設計變更的情況,由于設計變更增加了材料的使用,會剩余部分材料,所以對于這一部分材料也要進行有效回收和再利用,履行回收和退庫程序。施工結束后的材料管理很關鍵,不但關系到材料的回收利用,還關系到施工現場能否及時按規定時間清理完畢。所以,施工結束后要對剩余材料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管理。

3物資管理對于施工企業的意義

物資管理關系到企業的成本核算和預期利潤,企業的物資管理措施得力,才能起到降低生產成本,獲得預期效益的目的。施工企業中的成本主要分物資成本和人力成本,物資成本占主要比例,所以施工企業應該切實加強物資管理,實現對物資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降低施工中物資的消耗,提高物資的使用率,降本增效,實現施工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據權威部門測算,施工企業的物資成本占總成本的55%~65%;甚至有些項目達到70%以上,如果不加強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將制約施工企業向前發展。如果不對物資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施工企業就有可能在施工項目中無法獲得預期利潤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所以說,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至關重要。在施工企業的物資管理中,只有對施工前的物資計劃制定環節、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價格管理控制環節、施工過程中的物資使用環節、施工結束后對剩余材料的管理環節進行有效管控,才能真正實現保證施工質量、減小投資成本、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