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創新創業學生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1-05 04:04:17

導語:新形勢下創新創業學生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形勢下創新創業學生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條件越來越高,而培養人才的核心是具有獨立創新的能力,當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培養人才的重要保證就是完善、合理的學生管理體系。最近幾年,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的教育管理事業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國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大幅提升。但是,我國應屆畢業生仍然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針對這一現狀,作為培養學生的主要環境,高校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創新創業;學生管理;研究

如今,高校建立健全管理模式,發展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樹立正確的創新能力和擇業觀,能夠積極克服社會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這是當代社會對所有高校的普遍要求。針對這一目標,高校首先應該摒棄陳舊的管理模式,采用新型的學生管理模式,培養與社會相適應的人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社會需求相一致,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在畢業之后將會直接由學校進入社會,所以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與社會的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高校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創新創業指導與教育,另外對學生的管理必須要合理、規范、高效,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根本上解決高校學生的就業難問題。

1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中的問題

1.1管理體系不完善,學生創新精神缺乏

現在高校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學生管理體系不完善、機構設置不規范、管理人員不夠專業等。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的主權受到了嚴重威脅,學校對學生的個性不尊重,什么該管,什么不該管,不能明確。在學校的學生管理機構內部分工不明確,沒有明確的職責劃分,這就直接導致了出現問題之后,各組織之間相互推諉,沒有責任擔當,各個單位之間溝通不暢,消息閉塞,辦事效率低下。主要的負責人輔導員和學生干部之間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缺乏針對性,另外上級部門管轄范圍太廣,直接阻礙了學生的主動性,下級部門只能按照上級指示行事,完全沒有自主能力,這對學生的管理成效有嚴重的阻礙作用。

1.2無法適應網絡時代帶來的新挑戰

當今,信息發展速度十分迅速,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全面的信息時代。先進思想理念的傳播自然也會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傳播,隨著信息時代的進一步發展,網絡媒體已經成了主要的傳播媒介,而主要的使用者就是大學生。大學生的生活可以說是已經被信息網絡所包圍,生活、學習都與網絡息息相關,而網絡的信息平臺也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廣泛的信息知識的獲取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也為大學生提供了開闊視野的平臺,毫不夸張地說,網絡已經是大學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以上所說的都是網絡為大學生所帶來的優勢,自然也有很多的劣勢所在,盡管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開闊視野的機會,讓他們可以盡情與外界交流,但是網絡是具有開放性和自由性的,很多自制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會沉溺于網絡難以自拔,在網絡中泄露個人信息、被詐騙的信息已經屢見不鮮,而大學生又是被詐騙對象中的主要團體。種種現象都表明網絡需要嚴格的規范和管理,大學生也需要具備完善的自制能力。曾有人說網絡對于大學生來說就像是精神上的可卡因,就本人而言,我覺得這是非常有道理。網絡時代具有復雜性,大學生必須明辨是非,準確的對網絡信息的利弊進行區分。所以大學生的管理也應該關注這一點,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1.3管理梯度不合理,缺少經驗管理者

大學生的管理工作梯度不合理,缺乏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探討高校學生管理的現狀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很容易就可發現,直接參與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管理幅度通常很大,很多輔導員在自己所從事的教育的同時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也就是身兼數職,所以壓力是非常大的,不能關心到每一個學生,最終導致學生管理工作質量不理想,這是一個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的重大缺陷。此外,許多教師從事輔導員工作但是并沒有相關的學習管理經驗,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學性和專業性。地方大學招聘的輔導員現在一般需要碩士以上學歷,但也可以接受正在進修碩士學位的輔導員,而通常他們的專業和經驗都是非常缺乏。

1.4學生管理目標不明確

學生管理的目的不明確。目前一些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對學生管理工作內容不清楚。學生管理的原則應該是:“教育是基礎,管理是手段,服務是基礎”,學生管理模式的功能可分為三大類,即教育功能、服務功能和管理功能。教育是大學生管理模式的基本功能,服務是大學生管理模式的基本功能,管理是大學生管理模式功能的必要性職能。在學生管理實踐中,高校工作者經常在管理功能方面忽視了教育功能和服務功能的現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本末倒置,使學生的管理者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實踐時,只能將學生作為被管理的主體,對學生的整體統一強調太多而忽視大學生需要被作為一個個體,最終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扼殺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新形勢下創新創業學生管理模式建議

2.1運用科學管理理念

高校應該改變不合理的對學生的“控制型學生管理”傳統方式,學生才是真正的管理的主體,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以學生為基礎,學生不僅是被管理者,更應該是管理者。在“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中的根源是必須允許個體差異的存在,并能促進柔性管理取代傳統的純控制式管理,尊重學生個性,積極引導他們自我管理、主動積極的學習,對學生、自律管理能力給予充分信任,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從而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2.2加強學生管理隊伍

學生管理隊伍是高校學生管理的主體力量,是對學生的管理活動,其質量的判斷主要取決于從業人員的能力和水平,這些都是與大學生管理的結構和管理的功能相關的條件,將會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因此,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管理的主體,是非常重要的。

2.3實行有針對性的分層式管理與個性化管理

高等學校應摒棄不符合時展的舊的規章制度,應隨時間發展,逐步執行更新學生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按規定落實執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如果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相同的管理措施一樣只會有很小的效果。應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既為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對同一年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根據學生的差異采取不同的執行方式。例如,強調日常行為規范的舉措更適用于大一新生,對于大二和大三的學生而言,側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根據不同的學生個性,不同的發展方向,實施個性化管理模式,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2.4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校必須鼓勵學生在上大學期間,可以充分利用工作學習之余,例如,寒假期間學習實用技能和訓練,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在校園內舉辦跳蚤市場,鼓勵學生把自己不使用的書籍和日常生活用品賣給需要的人,從而提高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經營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校企合作與溝通,讓管理人員定期進入學校,與學生討論溝通,啟發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用到的知識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3結語

我國當前社會正處于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呈現出了更大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目前學生管理模式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但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改善,可見高校十分重視企業管理的創新是必然的,這不僅適應了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也滿足了新的教育管理的要求,同時也滿足了大學生就業的需要。本文通過對高校管理現狀的分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包括更新管理觀念;改變傳統的管理方法,希望通過這些途徑可以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創業問題。

作者:張龍 字海清 單位: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冠鵬.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滕懷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D].天津大學,2008.

[3]孫翔玲,賈天辰.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6).

[4]盧寶臣.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7).

[5]房汝建,朱錫芳,伍婷.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