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術在學生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7-15 10:17:19
導語:信息化技術在學生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的是“人治”,也就是說整個管理工作依托的是眾多分散式的學生管理部門以及各類專責人員。在這種人力密集型的管理方式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尤其學生數量增長之后,這個問題將更加突出。除此之外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由于缺乏有效直接的信息傳遞手段,經常會出現雙方信息傳遞滯后,管理人員難以聯系到學生,學生有各類問題不知道該具體找哪個部門。諸如此類的問題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痛點。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出現,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機遇。高校應該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將信息化技術與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努力探索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的發展方向[1]。信息化管理技術主要是指依托互聯網以計算機軟件技術為主要手段進行各類管理信息的收集與傳遞,它是現代信息化技術與先進管理理念相融合的一個產物。在學生管理工作上采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實時性、有效性和廣泛性,解決高職院校中學生管理工作的眾多難點和痛點,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
首先,對于學校來說,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降低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技術的進行管理信息傳播廣泛而靈活,也可以為管理者們提供更加有效多變的方式進行管理信息的收集與傳遞,相比于傳統管理方式,只需要較少的管理人員利用這些技術手段便可以進行有效而廣泛的管理;而且這些技術手段也可以為管理者和學生之間提供一個直接的信息傳遞工具,省去大量的中間節點,有效提高管理信息的傳遞效率,解決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的滯后問題縮短管理周期,并且降低由于中間節點過多出現信息不準確的可能性;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在處理分析數據方面的優勢,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實時監控,實時分析,提高決策能力和水平,在出現問題時進行快速響應,為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應用信息化管理也是為了適應現代學生的特點。當今的高職院校學生,大都屬于95后甚至00后,這些學生成長在信息技術已經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從小就接觸認識各種電子產品、網絡等信息化技術,對其接受度和依賴度非常高。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學生進行管理恰好能投其所好,和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接受和依賴相契合,從而在進行管理工作時能得到學生的配合與支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生們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技術手段很方便快捷地從管理人員那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此之外這些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由于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一個關鍵階段,在進行是非判斷價值判斷時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需要對其是否正確成長的動態進行實時跟蹤反饋。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實時特性便可以起到這關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可以在比以往更短的時間里掌握學生的動態,在基于大量管理數據的分析基礎上進行預防措施,有可能在嚴重問題發生之前便可以獲取到相關信息以便及時處理。
3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實現手段
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主要是指依托校園網,以計算機、手機等終端設備為節點載體,通過各種管理軟件等將學生與管理人員緊密聯系起來,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這樣一個”端到端“的管理網絡直接從學生那里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將信息以最少的中間節點傳遞到學生那里。當前的學生管理工作主要圍繞學生的相關信息管理以及信息交互等。學生信息管理工作采用信息化技術主要是將學生的學籍管理、獎學金管理、成績管理、就業管理、宿舍管理、繳費管理等通過計算機技術建立一個面向學生和管理人員的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相關人員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信息的收集和交互,可以摒棄掉以往學生需要填寫各種各樣的表格,找各類管理人員簽字、蓋章等煩瑣的信息收集交互手段,大大縮短了整個過程的周期,節省了時間成本開銷。學生只需要在相關的網站上進行信息上傳與獲取,管理人員便可以在后臺對這些信息進行統計、分析處理,為決策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對學生進行科學化的管理,使各類資源能夠及時共享,從而形成系統化、科學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2]。信息交互是指為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建立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學生管理工作的形勢越來越嚴峻[3],而且95后甚至00后的學生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在價值觀未成形之前對事物缺乏客觀判斷,逆反心理比較嚴重,文化基礎差、有一定的自卑感、人生目標模糊、自我約束力差,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迫切需要一種新的高效的信息交互手段便于相關管理人員或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相關動態,便于及早地發現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介入,對學生提供所需的幫助。同時有了這樣一個交流平臺,管理人員或老師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信息,學生也可以便捷地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可以讓各方快速聯系到自己想找的相關人員,管理人員、教師可以快速聯系到特定的學生,學生也可以實時進行問題的反饋,降低互相之間的溝通成本。
4未來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
從管理的角度講,未來學生管理工作應該優化管理流程,減少管理上存在的冗余環節,將職責劃分清楚,避免交叉重疊帶來的管理資源浪費以及管理流程過長帶來的效率低下。當前的學生管理工作雖然已經應用了部分信息化技術,但是應用的程度還是比較低的,還是存在不少環節需要大量人力資源去人工操作執行。因此未來的學生工作應該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最大程度的擺脫人工管理,以前需要人工去做的工作盡量去依靠計算機執行,提高管理效率,將大量的人力資源從煩瑣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學校節約管理成本,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傳統的信息化平臺主要以計算機為主,由于計算機具有體積大、不易攜帶移動的特點,因此使用較為受限。隨著無線網絡的進步和智能化移動終端設備的發展,智能移動終端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大力發展以移動終端設備為載體的學生工作信息化管理技術成為未來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方向,相比于以計算機為載體,智能移動終端便攜性更好,使用更為廣泛,更加方便快捷,可以使整個管理網絡聯系更加緊密,各類受眾不需要去找一臺聯網的計算機,只需要在智能移動終端的應用軟件上進行相應操作便可以完成相應的管理活動。未來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需要這樣,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步和革新不斷豐富自身的發展,與信息化技術一同進步。大數據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清華大學信息化技術中心袁芳指出,大數據也給高校帶來了挑戰與機遇,學校里面的每個學生和老師,每天都產生著大量的數據,當這些數據的總量達到一定的數據之后,就可以進行有意義的分析挖掘工作,而這些信息能反映學生的思想情況,以及各種日常動態。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管理,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4]。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將這些新興技術應用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當中,首先可以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對中國眾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信息建立一個大型全面的包含海量數據的數據庫,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其進行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然后將數據特征交給AI識別決策,可以使整個學生管理工作真正的離開“人治”,減少其中人為干預、人為決策的因素,例如學生的獎助學金評定,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標準,但是在真正評定時難免會有弄虛作假、拉票等不公平公正的現象存在,利用大數據加AI,我們可以在對學生各方面數據進行集成匯總的情況下,利用預先訓練好的人工智能去決策,到底哪些學生應該獲得獎助學金,使獎助學金的評定更加公平公正,而且也可以大大縮短整個評定過程的周期。
5總結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利用逐漸興起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發展相應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去進行專業學生管理工作,圍繞學生的相關信息管理、信息交互等建立專業的信息化平臺,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為高校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是當前的信息化技術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仍存在應用程度低、利用不夠充分等問題,需要優化管理流程和架構,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平臺,并且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步,對其應用也該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將新的信息化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實踐,例如智能終端設備、AI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所有的這一切努力與嘗試都是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為學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為學生保障好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促使學生各方面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藍歡玉.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J].廣西教育,2018(7).
[2]王偉.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現代交際,2017(20):135-136.
[3]劉月.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以貴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交際,2016(8):173-174.
[4]王婧.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與對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28-130.
作者:王丹陽 劉靚雯 雷鳴靂 喬 紅 單位: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淺談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創新策略
- 下一篇:轉制科研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