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管理團隊狀態與對策
時間:2022-06-09 03:17:59
導語:職業學校管理團隊狀態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攀登的累”——追求更高的發展目標
這種累有的是主動追求的,也有的是被迫應戰的。總之,是學校或部門為了工作有所作為,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目標,而必須進行的一些研究探索、資料整理、創新創優等工作,且這些工作有一定的困難或復雜性。讓人有一種負重前行、攀登高峰的感覺,似心中的一塊石頭始終落不下來。
2.“轉圈的累”——工作停滯不前
(1)工作思路不清晰、盲目推進、野蠻施工、返工不斷、做無用功,吃力不討好,從而讓人心煩、意亂、身疲。(2)工作進入平臺期,類似于所謂的“高原”現象。工作沒有突破、沒有進展,機械重復的工作,導致工作乏味,沒有新鮮感、且日復一日。始終處于量的積累過程,質的飛躍遙遙無期,前途渺茫,霧里看花,焦躁不安。
3.“內耗的累”——管理團隊內部互相煎熬
(1)同事關系緊張、內部不和諧,導致心情不愉悅,工作很痛苦,經常產生負面情緒,身心疲倦在所難免。(2)團隊氛圍或文化消極,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算的。自己不干,卻對別人評頭論足、說三道四,團隊合作氛圍較差,不是相互補臺,而是相互拆臺。奉行的口號是:我不行絕不讓你行,我不好你也別想好。
二、學校管理團隊感覺身心俱疲的原因
以上的種種跡象,都是導致身心疲倦的客觀因素。從主觀因素分析,導致的因素也有很多,如:個性的特征、個人的修為、做人的格局,抗壓能力的差異等。在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里,理智、情緒、意志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相對穩定,意志型性格特征的人因為行為積極、目標明確、意志堅強,能較好地防御導致身心疲倦的成因,表現出較強的“耐馱性”,而理智型或情緒性性格特征的人對身心疲倦的感受性會更強烈一些。還有個人的修為與格局不同。格局大的人更傾向于從更高的認知層面看待事情的本質,對事情的把控與平衡能力較強,而修為不夠的人思維往往出現偏差,更容易敏感與偏激,所以面對相同情況時的心理反應與感受不同。個人工作能力與心理抗壓能力的差異。工作能力強的人能更好地處理管理工作中出現的矛盾與沖突,舉重若輕,且工作效率高,成效好。反之,因為個人能力不夠導致工作混亂、低效、受攻擊。心理抗壓能力的不同導致個體在面臨打擊、困境時表現出的抗打擊、壓力等差異也比較明顯。
三、如何改善管理團隊身心俱疲的現狀
在這些主客觀因素中,有的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完善機制改變的,更多的因素想要改變,可能是一個龐雜的工程,想要完成恐怕只能再添幾份累。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心理的自我調節有許多方法與技巧,不同的心理學流派還有自己的心理學依據,且操作難度大、效果不明顯。所以,筆者覺得應該用最有效的、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身心疲倦這一問題,思來想去,引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就是要有詩與遠方。
1.要心懷“遠方”
心懷遠方就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因為那里有希望的田野、有收獲的喜悅,如果有些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還不如迎面而上,變消極的“累”為積極的“累”,這樣雖然身體累,但心中是溫暖的或是有慰藉的,病并快樂著、累并幸福著就是這種感覺。過程的苦與結果的甜比起來,結果比過程重要。
2.生活中要有“詩”
這里的“詩”代表一種放松元素、快樂因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營養,用流行的語言,就約等于是心靈雞湯。適當的休閑,適度的交往、適時的旅游都是放松心理,調整狀態簡單有效的方法。當然每個人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喜歡臥石聽濤聲、有人喜歡種菊東籬下,還有人覺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總之是把握好自我調節的節奏,緩解或化解累的狀態。在當今的工作節奏下,導致身心疲憊的因素是客觀存在的,而身心疲倦的狀態是主觀感受的,但是生命的主宰還是各人自己,每個人都必須完成全方位的修煉,全方位的學習,不僅智商要提高,情商、逆商也要加強,才能適應現代學校管理的節奏。
作者:陳 軍 王向東 杜迎新 單位: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本科院校學生管理論文
- 下一篇:林業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創新